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研究大学生竞争态度人格关系。方法 采用竞争态度量表和大五人格问卷对哈尔滨市5所高校35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良性竞争与外倾性、自觉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过度竞争态度与神经质、外倾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开放性、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外倾性,宜人性是预测大学生竞争态度的稳定因素。另外竞争态度在性别、专业类型及年级方面也存在着差异。结论 大学生的竞争态度与人格存在着相关关系。

【关键词】 大学生;竞争态度;大五人格;相关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on Attitude and Big Five Personality of Undergraduates. Liu Jingwei, Liu Aishu. Education Department,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on attitude and personality of undergraduates. Methods Competition attitude questionnaire and Big F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were administrated to 351 undergraduates fiom 5 universities in Harbin. Results Correlation between positive competition attitude and extraversion, conscientiousness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ositive competition and agreeableness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xcessive competition attitude and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xcessive competition attitude and openness, agreeableness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And extraversion and agreeableness are the stable factors to the competition attitude of undergraduat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mpetition attitude are found in gender, major and grade. Conclusion There is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on attitude and personality of undergraduate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Competition attitude; Big five personality; Relationship

竞争是指人们在活动中欲使其成绩超出对手的一种行为,而支配这种外显行为的内在动机即为竞争态度。目前,对竞争态度的分法普遍认可的是过度竞争态度与良性竞争态度。过度竞争性在Honey(1937)的著作中就曾被提及过,并将其定义为个体为了提升自我价值而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1]。Sampson将其称为“极端的个人主义”。过度竞争者的特点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喜欢与别人竞争,超越于别人之上,在竞争过程中,对对方采取敌视的态度,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竞争胜利后的成就感,而是在竞争中凌架于人的虚荣感。良性竞争态度被Sampson称为“整体的个人主义”,并认为具有良性竞争态度的人的竞争观是在与他人的共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参与到一些共同的探索活动中以实现这些目标。良性竞争者的特点在于他们并不把竞争视为争名夺利的活动,而是希望能在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并使其能力得到提高。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竞争态度?岑延远,聂衍刚(2005)[2]的研究表明,文化教育程度,遗传,人格,个体素质都影响着人们的竞争性。李林,陈国鹏(2001)[3]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文化教育水平对过度竞争有着影响。大学生的过度竞争性较高,研究生其次,中等文化的过度竞争性较低。此外,还有研究发现,A型人格在所有情况下都有一种热衷于竞争的倾向,一种对得到别人的承认和不能超越自己的持久的欲望。在Ross R,Rausch M(2003)[4]的研究中发现,在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的关系中,宜人性与过度竞争性存在负相关,与良性竞争不存在相关,外倾性与良性竞争存在正相关,与过度竞争不存在相关。另外,对大学生的竞争性的研究还有吴键,石凤研等人(2007)[5]采用匈牙利科学院心理学家Marta编制的竞争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的竞争认识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①大学生认为竞争是“激烈,残酷,对抗”等;②大学生认为竞争的主要作用是动力,压力和机遇或挑战;③大学生对竞争性质的认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岑延远(2006)[6]对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心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外显竞争与内隐竞争的表现具有一致性,同时,内隐竞争倾向还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Ross R,Rausch M(2003)[4]作过大五人格与竞争态度关系的研究,本文主要就大学生的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的关系进行探讨,以验证中国大学生的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结论是否与国外此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致。

1 对象和方法

1.1 被试 在哈尔滨市5所高校中随机选取被试,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有效率73.13%。大一学生91人,大二学生77人,大三学生164人,大四学生12人,缺失7人。文科生130人,理科生214人,缺失7人。男生112人,女生232人,缺失7人。

1.2 工具

1.2.1 竞争态度量表 陈国鹏,陆鹃等人以Ryckman编制的“过度竞争态度量表”与“个人发展竞争态度量表”为蓝本修订了中国版的《竞争态度量表》[7]。此量表具有27个题目,良性竞争态度的测题占14个,过度竞争态度的测题占13个。计分方法采用5点计分法。

1.2.2 大五人格问卷 大五人格问卷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神经质(Neuroticism)、外倾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自觉性(Conscientiousness)。每个维度具有12个测题,反向计分题占27个。计分方法采用5点计分法。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竞争态度差异 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竞争态度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在良性竞争态度和过度竞争态度上,均是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但只有良性竞争态度与性别有显著性差异,而过度竞争态度与性别没有显著性差异。

2.2 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的竞争态度差异 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竞争态度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良性竞争态度与专业类型有显著性差异。理科专业的学生的得分要高于文科学生,而过度竞争态度与专业类型无显著性差异。

2.3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竞争态度的现状 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竞争态度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在4个年级中,良性竞争态度得分最高的是大一学生,其次是大三学生,最低的是大二学生。并且有显著性差异。而在过度竞争态度中,大二学生得分最高,大三学生得分最低,但差异并不显著。由于四年级人数过少,在这里不作分析。

2.4 大学生的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对大学生的竞争态度的2个维度与大五人格的5个维度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良性竞争态度与外倾性、自觉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与神经质、开放性的相关不显著;过度竞争态度与神经质、外倾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开放性、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与自觉性的相关不显著。

分别以竞争态度的2个维度为因变量,以大五人格的5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在良性竞争态度上,外倾性、自觉性、宜人性入选回归方程,能预测良性竞争态度的28.3%的变异量,其中外倾性和自觉性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宜人性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在过度竞争态度上,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外倾性入选回归方程,能预测过度竞争态度的38.1%的变异量,神经质和外倾性对过度竞争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宜人性和开放性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3 讨 论

3.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竞争态度上的差异 李林,陈国鹏等人[3]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竞争态度进行了研究,即被试的文化程度最低为中学,最高为博士,被试的职业分别为工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医护人员。其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因素对被试的良性竞争态度有影响,男性得分高于女性,而男性的过度竞争性得分和女性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男大学生良性竞争态度高于女大学生,而在过度竞争态度上,性别差异并不显著。所以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表明竞争态度的性别差异具有跨年龄一致性。

3.2 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竞争态度的差异 在良性竞争态度上,存在着显著的专业间差异,理科生的得分要高于文科生;在过度竞争态度上,不存在显著的专业间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理科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思变能力比较强,在竞争活动过程中能进行理智地判断,从而表现出对自己最有利,而又不损及他人利益的行为,以免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而文科生可能表现出的更多的是感性的一面,有时做事只求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及竞争对手,所以导致文科生的良性竞争态度低于理科生。

3.3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竞争态度上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良性竞争态度上,大一学生的得分最高,大三学生其次,大二学生最低。而在过度竞争态度上,大二学生的得分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这可能是因为大一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生活在校园中,人际关系的圈子只局限于同学,教师,父母,与社会的交往甚少,不涉及那么多争名夺利的事情,进入大学后,这种特点依旧在大一时保持,而且在大一时的理想与抱负都很远大,因此在良性竞争态度上的得分普遍都很高。而大二的学生经过大一一年的交往,人际关系逐渐地复杂起来,活动也逐渐多起来,因此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大家都倾向于通过各种途径为自己争得最大的利益,从而使得大一学生的良性竞争态度下降,过度竞争态度上升。有研究发现,学生会干部的过度竞争要比普通学生的得分高。而到了三年级,大家开始对自己的未来生涯开始规划,各自进行着所需活动,目的只在于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不涉及到相互利益的争夺,从而使过度竞争态度下降,良性竞争态度回升。

3.4 大学生的竞争态度与人格的关系 Ross R,Rausch M[4]的研究表明:良性竞争与外倾性存在正相关,与宜人性不存在相关;过度竞争与外倾性不存在相关,与宜人性存在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良性竞争态度与外倾性、自觉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与神经质、开放性的相关不显著;过度竞争态度与神经质、外倾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开放性、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与自觉性的相关不显著。因此在良性竞争态度与外倾性的关系和过度竞争态度与宜人性的关系上支持了Ross R,Rausch M的观点,但良性竞争态度与宜人性的关系和过度竞争态度与外倾性的关系上却与Ross R,Rausch M的观点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中国文化下的宜人性是指乐于助人,一般注重合作而不强调竞争,不喜欢为了利益与别人进行争斗,因此无论是在良性竞争还是过度竞争上,他们的得分都比较低。而自觉性和外倾性的人由于他们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好交际,精力充沛,乐观,友好,自信[5],这使得他们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不盲目,最重要的是在竞争中能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因此他们的良性竞争态度发展得很好,但是如果外倾性过高,就可能导致良性的竞争态度向过度的竞争态度转化,在竞争活动中为了取得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去损害他人的利益。神经质的人对外界具有不信任感,容易体验到消极情绪,因而处处与他人竞争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超越于他人之上,体验这种凌驾于别人之上的优越感。从而使得过度竞争态度过高。开放性的人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他们在竞争中的目的在于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为了最终的胜利结果进行竞争,所以此种类型的人的过度竞争态度较低。

(致谢:非常感谢陈国鹏老师提供《竞争态度量表》,使论文得以完成)

4 参考文献

[1]Ryckman M, Thornton B.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the Hypercompetitive Attitude Scale: Validity Tests of Horney's Theory of Neuro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94,62(1):84-94

[2]岑延远,聂衍刚.论个体竞争性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3):125-128

[3]李林,陈国鹏,王卫.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竞争性.心理科学,2001,24(2):221-222

[4]Ross R, Rausch M.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Five-Factor Mode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chievement Orientation.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3,137(4):323-337

[5]吴键,石凤妍,臧传丽,等. 当代大学生对竞争认识的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07,30(2):293-296

[6]岑延远.大学生内隐竞争心理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探新,2006,26(3):65-68

[7]陈国鹏,李鹃,陆芳.《竞争态度量表》中国版的修订.心理科学,2003,26(2):332-333

[8]Jerry M. 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第6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23-124

(收稿时间:200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