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湖十景 第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湖十景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湖文化景观中最享盛名、最具影响力的题名景观——“西湖十景”成型于南宋年间,出现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登峰造极的宋代(公元11-13世纪),据明朝《天水冰山录》记载,早在北宋时张择端就曾画过《南屏晚钟图》,由此可知至少在北宋时期西湖景观中就已经出现了以“四字”命名的景点了,西湖十景最终形成系列并付诸文献记载的是约成书于1239年的《方舆胜览》,其卷一中明确记载了“西湖十景”的十个景名:“西湖,在州西,周回三十里,其涧出诸涧泉,山川秀发。四时画肪遨游,歌鼓之声不绝。好事者尝命十题,有日: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自此,“西湖十景”由南宋画院宫廷画家的因景作画到因画名景,成为了西湖景观的核心要素。

清代康熙时期,起初延续南宋西湖十景的名称。康熙皇帝钟爱西湖山水,曾先后五次南巡至杭,逐品题西湖十景,改“两峰插云”为“双峰插云”;“雷峰落照”为,“雷峰夕照”;易“南屏晚钟”为“南屏晓钟”。浙江地方官吏先后将御笔所书景名刻于石碑,分别立于十景所在位置,并建亭恭护。至此,苏堤春晓、双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平湖秋月、南屏晓钟、三潭印月、雷锋夕照、断桥残雪这十景之名从过去仅在书上有所记载,成为实际而明确的景点标志。

“西湖十景”在中国原创的“题名景观”设计史上,开创了以四季景物为主题的观赏特性,而最早将西湖四季风景描绘出来的则是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宫廷画家刘松年。

刘松年,钱塘(今杭州)人,因住在清波门外,时人称为清波刘。生卒年不详。南宋孝宗淳熙年问(1174-1189年)为画院学生,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升为画院待诏。刘松年是南宋西湖绘画中较有影响的一位画家。他终生与西湖为伴,醉心于描绘西湖美景,画过大罩表现西湖山光湖色、烟岚墅园的山水画,其中的《四景山水图卷》。对西湖四季中湖光山色的自然变幻,有着极其细贰生动的传写。此图绢本设色,共四段,分别描绘了西湖春、夏、秋、冬四时之景,并配以水榭屋宇,穿插人物活动。第一幅,春暖花开,堤边庄园,桃柳争艳,游人兴尽而归;第二幅,夏日炎炎,柳岸水榭,荷叶田田,似有“曲院风荷”之境;第三幅,秋高气爽,枫染霜红,主人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秋意无限;第四幅,冬风凛冽,大雪纷飞。四景季节特征鲜明,充满诗情画意。刘松年的西湖图多表现西湖的园林亭墅和文人贵族的闲适生活。其工整、细腻、严谨的表现手法,笔法劲挺、精细修润的画风,成为西湖绘画中个特色鲜明的标志。明代鉴赏家张丑也有诗赞曰:“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卷》开启了从不同季节、不同观赏角度发掘西湖之美的先河。“春则花柳争妍,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瑞雪飞瑶。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者亦与之无穷矣。”

西湖景观的整个形成与演变至今的过程,包括疏浚与造景结合、“点景题名”等文化传统,在中国的宋、元、明、清乃至当今脉相传,呈现出少有的景观发展的持续性。201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是对现代人保护西湖的认可,更多的是对古代先贤们营造西湖景观表现出的无限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