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记叙文的“以虚补实”举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记叙文的“以虚补实”举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记叙文要通过记人叙事表达主题。仅摆出真实的人和事,让读者通过熟知去领会、接受主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艺术手段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动情、明理。“以虚补实”就有这种作用。

联 想

就事写事,必然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有些事件涉及的范围不广,不易创造美妙的艺术境界,难以调动读者感情。这时可以运用联想法,使内容更丰富,形象更生动,如在巴金的散文《灯》中,由眼前的灯联想到“远古的火炬”;在秦牧的散文《土地》中,由眼前的土地联想到晋公子重耳逃亡时重视土地的故事,说明“土地”的宝贵。这些联想使关于“灯”或“土地”的论述更深刻,从而深化了主题。联想出来的“虚”形象有时很美、很动人,可以补充“实”形象的不足,使“实”形象更完整。如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中,作者在读到的诗歌《沁园春 雪》时是这样联想的:“他们从这里看到了决定历史命运的真正力量,听到了革命进程的脚步声音……诗的每一个字,如同火炬一般,燃烧起来。刹那间,整个前沿阵地一片通明!”这里“听到了革命进程的脚步声音”“火炬一般,燃烧起来”“刹那间,前沿阵地一片通明”等,以“虚”形象补充了“实”形象,有利于调动读者的感情。

心理活动

描写心理活动比较自由,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可以再现形象,可以补实际的不足。如鲁迅在《一件小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这里用虚写的形象与实际的形象作对比,以示“我”的自责,使读者感觉亲切。

梦 境

梦原本是虚幻的,任何生动的梦都是虚假的,但用梦来反映人物的追求、理想,却能收到美妙真实的效果。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的结尾:“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人本不能变成蜜蜂,但梦中这个变化,就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甘于奉献的高尚精神,这样主题自然就鲜明了。

议 论

就事写事,往往难以使人认识深刻,但若加以精辟议论,便立刻能使其升华,意义不同一般。如在刘宗明的《一件珍贵的衬衫》中,作者是这样写的:“然而,从这件小事上,我看到的是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这使一件平凡的衬衫(实事)升华出不平凡的意义(伟大),主题更深刻。

传 说

在记叙现实事物的基础上,引用一些传说,就会发现该事物的历史背景,让人想到历史渊源,从而显示出该事物的意义。如吴伯箫的散文《难老泉》中为了说明“难老泉难老”,在介绍“难老泉”来历时,引用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饮马抽鞭,柳氏坐瓮”的故事,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展示出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优良传统,加深了“难老”的意义。

写 景

记人叙事时,进行一些恰当的景物描写,或表明发生的时间,或渲染当时的气氛,或烘托形象,或揭示事物的意义,均可补充“实”的不足。如郭少华的散文《温馨的风》的结尾写道:“哦,好一片花涛香海。丽日当空,迎面缓缓送来一阵温煦而芳馨的风,那风,直扑到我怀里,一路疾苦,简直爽然若失了。”作者特意描绘的这个景是与情交融的,以此景完善了“实”的记述。

抒 情

在叙写事物时,用抒情手法引导读者入情入景,能迅速激起读者的感情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如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从头到尾充满激情,如“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作者抒发的这种热爱英雄、热爱祖国的激情,补充了事实的记述,使英雄、祖国在读者心中形象更崇高、更伟大。

总之,记叙文中以虚补实、实虚结合的办法很多,具体操作时需依情况而定,不可牵强,画蛇添足。记叙文记事太实不好,但太虚也易空泛,所以以虚补实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