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桩总权丧失事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桩总权丧失事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黄宁伟与蕙人公司之间的矛盾,形象地体现了经销商与厂家之间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戒备的关系。在经销商与厂家的斗争中,吃亏的以经销商居多,经销商与任何厂家合作,要将自身利益放到第一位,防备厂家“一阔脸就变”。

得偿所愿

黄宁伟是湖南株洲市较早的服装批发商之一。在最初的批发生意中,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短暂的辉煌后,黄宁伟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在思量着如何突围,实现第二次创业。

2002年春天,宁波蕙人服饰有限公司(化名)前来株洲寻求商。经朋友介绍,黄宁伟认识了该公司的业务代表。蕙人服饰是女装公司,在国内小有名气,产品远销欧美,是一家前途看好的明星式企业。能够成为蕙人服饰公司的商,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正在寻找新项目的黄宁伟当即提交了申请。蕙人公司对他的实力和销售网络进行了详细考察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半个月后,黄宁伟按照约定前往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尽管黄宁伟走南闯北多年,但面对眼前整洁的工厂、先进的生产线和络绎不绝前来提货的车辆,他多少还是有点吃惊。没等参观结束,黄宁伟就迫不及待地拿出50万元的现金支票,签订了100万元的订单。

人心总是不能满足的。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黄宁伟要求公司将湖南、江西两省的独家都交给他一人打理。没想到公司婉拒了黄宁伟的要求,只允许他做湖南省的总。不过公司答应黄宁伟,在未找到江西总之前,他可以向江西开展业务。

蕙人公司生产的服装款式新颖、质地优良,很快就打开了湖南、江西两省的市场。拥有湖南市场总权,同时也扮演江西市场实际总角色的黄宁伟,受到湘赣两省商家的追捧,不断有人找他要求开办县市专卖店。更令黄宁伟欣喜的是,订单进货与以前“赊购赊销”这种不负责任的经营方式大不相同,必须对市场趋势、商品流向、消费者心理、信息反馈都有详尽准确的了解,这使他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这一年,在前后不到10个月的时间,黄宁伟足足完成了近600万元的销售额,比他以前两年的营业额还多。

渐生怨气

良好的发展势头让黄宁伟对这桩生意更是看好。2003年春节刚过,他就急不可耐地带着80万元现金支票飞赴宁波。这次,他希望除了续签2003年的合同外,还能拿下江西省的总权。

作为公司位居第三的商,黄宁伟远道而来,自然得到蕙人服饰公司的高度礼遇。蕙人公司林总经理对黄宁伟在过去的一年里所取得的成绩大加赞许,黄宁伟趁机向林总提出,希望公司能将江西省的独家全权交给他。原以为凭着自己的业绩,取得江西省的总权应是一桩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令黄宁伟意想不到的是,林总不仅拒绝了他的要求,还遗憾地告诉他:“黄总,我们实在无法满足你的要求,公司已经确定了江西省的独家商。”

林总的话无疑给黄宁伟当头一棒,将他击懵了。半晌,他缓过神来,据理力争:“林总,我已经在江西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较完善的销售网络,而且运作良好,将湖南、江西两省交给我有什么不可以,为什么公司还要另选他人呢?”

“黄总,我们当初就有言在先,在公司未找到江西省的总之前,你可以先向江西开展业务。现在,公司在江西省的独家已经确定,因此您必须立即撤出该省的业务。”不论黄宁伟怎样讲道理、摆事实,林总却认定公司自有公司的规定,对他的请求就是不同意。

其实蕙人服饰这样做只是基于公司整体战略上的考虑,并不是针对黄宁伟的个人行为,但黄宁伟却不这么想,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怨气,愤懑之情油然而生。表面上,黄宁伟还是客客气气的,毕竟蕙人是他全部的利润来源,他不敢轻易得罪蕙人,但暗中他却下定决心,要找个机会,好好教训对方一下,出出心中的怨气。

痛失总

机会终于来了。2003年7月中旬,湖南连降暴雨,洪水泛滥,造成公路、铁路多处塌方。结果,黄宁伟7月初就订购的80万元服装,直到8月才到货,比预定时间足足晚了10天。

那段时间,分销商、零售商每天像催命一样,追问黄宁伟什么时候才能到货,尤其是那些开车大老远跑来运货的客户更是怨声载道。为了稳住自己的销售网络,黄宁伟对他们管吃管住不说,还赔尽了笑脸。最后总算有惊无险,虽然蕙人公司延误了发货日期,但整批服装还是很顺利地销售一空。

一个月后,蕙人公司按合同向黄宁伟催要货款,但黄宁伟却借口公司没有按期交货,违约在先为由,拒付剩余的一半货款。整整40万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第二天一早,林总便乘机飞抵长沙。

“你们的货离我订购的日期足足晚了10天,错过了销售旺季,现在还有一大批服装压在仓库里,没发出去呢!”黄宁伟态度强硬地说,“余款只有等服装全部销售完后才能支付。”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不是公司过失造成。”林总没想到黄宁伟会来这一招,寸步不让地回应道。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3天后,林总出现在他的店铺里:“这两天,我详细调查了你们湖南市场的销售情况。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我们的产品深受分销商和消费者的欢迎……”黄宁伟暗暗叫苦,他万万没有料到对方会来这一手。果然,林总话锋一转:“据我调查,这次延迟交货,给你所造成的损失不过几千块钱的招待费罢了。”

“但做生意关键的是讲信誉呀。”尽管黄宁伟还想申辩,但已明显的底气不足。

见黄宁伟还是得理不饶人,林总也咄咄逼人地问道:“那黄总您认为我们该承担多少损失才合理呢?”

“按照合同规定,起码也要赔4万元。”

“顶多5000块钱,一分钱也不能多,否则我方将终止合同,另寻总。至于这40万元货款,我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林总还没忘了特别提醒一句:“别忘了,合同是在宁波签约的,归宁波管辖。”

黄宁伟本来只是为了出出心中的怨气,并不想把事情闹大。如今见事情搞糟了,他不得不见风使舵,停止讨价还价,乖乖地将40万元双手奉上,并亲自将林总送到机场。

原以为此事就这样过去了,然而,令黄宁伟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意外地接到从宁波发来的传真,公司决定停止同他的一切业务往来。

尽管黄宁伟极不情愿,但他只能在分销商的惋惜声中独自懊丧。接下来的日子里,黄宁伟也主动同一些厂家联系过,希望加盟做他们的湖南总,但每次在拍板的最后关头,这些厂家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原来,他与蕙人公司的争端在市场上传开了,有厂家代表明确告诉他,不敢与其合作,担心他会在关键时刻敲竹杠,也对自己来这么一手。

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过去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大多改弦易辙,黄宁伟每天守着他的服装店面,苦苦寻觅着新的商机。

编后

经销商与厂家关系怎么处

经销商(商)与厂家的关系,用两个词来形容,就是鱼与水,矛与盾。之所以说鱼与水,是因为经销商与厂家谁也离不开谁。厂家需要经销商将产品推向市场,经销商需要通过经营厂家的产品才能实现利润,双方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之所以说矛与盾,是因为双方在相互利用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斗争。一方面,厂家对经销商始终抱着一种矛盾的心理。经销商实力太弱,不利于厂家产品的销售;经销商实力太强,则又担心其反客为主,国美就是一个典型。不仅是一般的生产厂家,就连长虹、TCL这样的“大鳄”,见了国美也感到头痛。相比之下,厂家更担心的是经销商实力壮大以后主业前行,即从单纯经销走向产、销一体化,挟渠道优势与自己展开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光会“一手硬”的厂家往往不是“两手都硬”的经销商的对手。赫赫有名的联想、紫光最初都是从二级经销商起身,由贸而工,由单纯经销变成产、销一体,打败对手,终成大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生产商忘不了这些教训。

另一方面,经销商对生产厂家也抱着同样的矛盾心理。作为经销商,当然都希望厂家实力越快壮大越好,品牌声誉越快提高越好。厂家实力壮大后,可以为经销商打市场提供更多的广告支持,在返利、返点等方面也会有更多优势,产品会更好卖。另一方面,随着厂家实力的不断壮大,品牌声誉的不断提高,愿意经销其产品的商家势必越来越多。随着选择机会的增加,厂家对原来一起打江山的经销商的“忠诚度”必然降低。老经销商担心厂家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找机会收拾自己,也是有道理的。

事实上,厂家是有动力这么做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伴随着经销商的更换,在提高产品出厂价的同时,也会大大降低对经销商的返点和返利,相应也就大大提高了厂家的收益。所谓无利不起早,厂家不可能白白看着收益“流失”无动于衷。一些厂家在实力壮大以后,会干脆踢开经销商,自己来做终端,或者只保留二批、三批,不再搞总与总经销。在生产厂家方面,管这叫渠道扁平化或渠道下沉。在成千上万商和生产厂家中间,我们很难找到有哪两个能够生死不渝,患难以共,白头偕老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句话用在经销商与生产厂家之间,真是再恰当不过。

黄宁伟与蕙人公司之间的矛盾,形象地体现了经销商与厂家之间这种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戒备的关系。蕙人不愿意将湖南、江西两省的权全部交给黄宁伟一个人,一方面确有可能是出于公司既有的战略安排与战略规划,比如,一省只设一个总,一个总只能一省市场,不便在黄宁伟身上破例,以免引起其他省市经销商的不满;另一方面,更大可能是蕙人公司吸取了其他生产厂商的经验教训,早就在着力防备经销商对渠道的过度控制,以至形成“奴大欺主”的局面。之所以不肯在湖南总的基础上,再授予黄宁伟江西总资格,就是出于这种防范心理。黄宁伟趁机“刁难”,只不过进一步坐实了蕙人公司的担心,并促使他们采取了更为激烈的措施。将黄宁伟湖南总资格一并取消,一可以杀鸡给猴看,二可以永绝后患,对于蕙人公司来说,正好一箭双雕。就黄宁伟来说,因为看好蕙人公司产品,想将市场控制面扩得尽量大一些,以便多赚一些,此乃人之常情。正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不想多赚钱的商人同样不是好商人。与此同时,黄宁伟尽力扩大对渠道的控制,未必没有存着一个增加筹码,以便与蕙人公司讨价还价的想法,而后者正是蕙人所忌讳并一直严加防范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发生矛盾与冲突,便成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表面上看,黄宁伟被取消蕙人产品的经销权是由于其“趁火打劫”,但事实却植根于此。即使不发生黄宁伟拒付货款并索要高额赔偿这件事,双方从合作走向分裂也是迟早的事。合久必分,几乎是所有中国经销商与生产厂家都走不出的宿命。

从总体上分析,在经销商与厂家的斗争中,吃亏的以经销商居多,这是因为厂家占据着产业链上游,对处于中游和下游的经销商有着一种天然的优势。所以,经销商与任何厂家合作,要将自身利益放到第一位,要防备厂家“一阔脸就变”。经销商保护自身利益也是有方法的,在尽量做到双赢的前提下,第一,要将以利润为中心的思想转向以市场权力控制为中心。对于一个有远见的经销商来说,短期利润高低并不重要,市场权力尤其是渠道控制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有了市场控制权,在与厂家的斗争中就占据了主动,不愁对方不将大把利润送给你。第二,要重视与厂家的沟通。与经销商呈多层级分布如总经销、二级经销(批发)、三级经销(批发)、零售终端等一样,厂家在市场权力分布上大多也呈现出多层级的特征,从总经理、副总经理一直到销售公司经理、大区经理、省区经理、片区经理。作为一名总经销商,不但要注意与厂家上层搞好关系,对其下层,如省区经理、片区经理一样要搞好关系。在与厂家权力结构下层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对方的个人利益。要在厂家上下级之间搞好平衡,要学会关键时刻如何让对方相互制约。第三,要培养契约意识,重视契约。黄宁伟吃亏就吃亏在契约意识淡漠。如果黄宁伟当初与蕙人公司签有合同,双方白纸黑字写明,自己投资开发江西市场,开发到何种程度蕙人公司必须授予自己江西市场的总经销权,如果不授予自己江西总经销权,则蕙人公司必须予自己何种数额的赔偿,这样,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了。黄宁伟之所以急切想报复蕙人公司,原因无外乎觉得自己在开发江西市场时投入巨大,最后却落了个“牛打江山马坐殿”的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钱财损失不说,还在同仁之间、在厂家面前丢了面子,心里一口气咽不下。这也是一个人正常的反应,怪不得黄宁伟。第四,在当前厂家普遍采取渠道下沉策略的情况下,单个经销商控制的市场面积和渠道都大为缩小,经销商之间更要注意团结,合纵连横。在厂家新的渠道策略面前,单个经销商的力量是薄弱的,很难有多少话事权,但是大家如果能够团结起来,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在这一方面,黄宁伟其实还可以有一个办法,即寻找一个可以控制的亲信力量去开拓江西市场,自己成为一个影子站到后面。这样一来,既不破坏厂家的渠道策略,不至于引起厂家的猜忌、戒备,自己又可以收到实际控制之实。这个办法说起来不甚光明,但并不违反商业道德。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经销商的经验亦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