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深化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深化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的师生提供了展示真才实学的舞台。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片面追求成绩、急功近利等弊端,与举办技能大赛的初衷相违背。文章对此展开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71-03

一、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初衷及积极效应

目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形成“普教看高考,职教看技能大赛”的局面。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展示职业教育的丰硕成果,为师生提供展示平台,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教发展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提升社会各界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技能大赛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动下,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旋律。特别是参赛学校片面追求技能大赛的成绩,急功近利。使得大赛的公平公正受到严峻的考验,与举办技能大赛的初衷有一定的偏差,其效度令人质疑。

1. 技能大赛有“精英化”趋势,未能真正做得“全员参与”。通过优异的技能大赛成绩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且可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解决招生难。为此,部分学校狠抓技能大赛,为了夺得更多的金牌,关注极少数学生,把优质资源率先用于大赛,重点放在几个尖子选手的强化训练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技能的培养。技能大赛未能带动全体或大多数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成为了“锦标竞赛”、“精英竞赛”,丧失了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即享有教育资源均等和教育成果的均等,与 “教育面向人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相悖。

2. 技能大赛参赛项目设置不够健全。职业教育涉及专业多,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我国幅员辽阔,各省的支柱产业结构和经济状况不一,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各省参赛项目各有偏重。但是,近几年国家级技能大赛以加工制造类的竞赛项目较多,文科类偏少,而某些地区的学校由于本地专业所限,未能开设与省赛、国赛相同的竞赛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这些专业的学生的积极性。

3. 功利化思想导致部分专业削减。部分学校参赛就是为了得奖,最好是少量的投入获取大的回报。一旦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就会直接砍掉本校师生在该项目的参赛权,甚至连该专业的相关实训也被迫大幅度削减、直至停掉。譬如,某校数控车项目的赛事的投入,一年下来仅耗材就投入一二十万元。而大赛结果出来后,学校领导发现投入很大,不仅没有金奖,而且获奖层次还没有文科类竞赛项目的高,数控车项目的一年投入抵得上财经类若干年的投入。参加这样的项目不仅没有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且还给地方财政带来压力,同时地方政府对学校这类资金投入大的实训项目申报也提出质疑。不仅造成学校参赛项目的选择性弃赛,而且导致该专业的实训被迫中止。技能大赛不仅没有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还使学生失去了应该有的实训机会。

4. 技能应赛式教育未能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技能大赛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对于支撑实际操作的理论知识及相关人文素养关注较少。很多职业院校为了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锻炼选手比赛中需要的操作技能,被迫放弃了相关理论的学习。这与职业院校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存在较大偏差。

5. 信息不透明与“公关”使得比赛失去公平性和严肃性。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把技能大赛的奖牌数和名次作为考核学校的主要指标之一,导致一些学校不惜代价争取好的名次,再加上一些比赛项目信息公布时间较晚、不够透明,而这些信息又会对竞赛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这就使得部分学校绞尽脑汁地对大赛进行“公关”以获取更多大赛信息。特别是在一些主观性评判较强的项目上更易出现不正之风,给大赛的公平性和严肃性造成恶劣的影响,挫伤参赛师生的积极性,偏离了举办技能大赛的本意。

三、对技能大赛改革的思考

1. 依托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人人参赛机制。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中职系统”)全面覆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装备管理、师资管理等五个方面的信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实现学生信息的高度集中和系统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台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各校把学生的信息和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全部上传到中职系统并及时更新。为此,在原有中职系统开辟技能大赛专栏、依托中职系统开展和监督技能大赛,从而促进大赛的全民性、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人人都享有受教育和分享实训资源的权利,学校不能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和其独特的性格,只抓参赛学生的技能训练,忽视其他学生的技能教学。应该借助中职系统开展技能大赛,实施人人参赛。

(1)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生名册,督查各校每名学生参赛项目。

(2)比赛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技能比赛,第二部分拔高层次比赛,这样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随机了解各校的技能水平,督促学校注重每一位学生技能培养。譬如,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国家级竞赛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教育部从各省中职系统中随机抽取各校申报或系统生成参加该项目的4名学生参加考查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研究赛,把学生的成绩记作“y1”,第二部分是各省自己挑选高技能学生参加展示赛,成绩记作“y2”。把成绩“y1、y2”按一定的权重进行总评,从而分析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在该省实施情况。由于参加研究赛的4名学生是从中职系统中随机抽取的,营造一种人人参赛的氛围,并促使每一所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关注所有学生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建立起人人参赛机制。

2. 依托网站将大赛信息公开化。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职业院校通过这一平台来展示和交流办学成果。举办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提前半年把下一年技能大赛的理论内容和实践要求在网站上对外公布,让每一位学生了解本专业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因为自己可能成为校级、市级、省级乃至国赛的研究赛的参赛选手,学生就会重视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技能的提高。而职业院校会更加注重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另外,电视和官方网站直播技能大赛中的所有展示赛,让每一位职业院校的学生观摩和体会本专业优秀选手高超技艺。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使之明白自己平时学习、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通过观摩本专业选手的操作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裁判评分现场的直播,专家对选手失误点和优秀创意的点评,直击其本质,使广大师生感觉醍醐灌顶,解决困扰已久的问题,这对于提升我国劳动者的素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直播进一步加深了职业教育对社会各界的影响,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创新设置技能大赛项目。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设置上,各省、市除了对接国赛外,还可以根据各省、市的地方特色设置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比赛项目,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项目体系,实实在在地落实“层层有选拔,专业全覆盖”的大赛理念,通过比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强项,增强自信心。另外,国赛中能否增加一些邀请赛:①各省可以申报一些反映地方或民族特色的赛项,向全国人民展示学生风采;②对于一些职业学校引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的“先进性”项目也可以举办邀请赛,起到引领全国,展示才艺,落实专业全面覆盖的作用。让技能大赛成为每一位职业院校学生的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