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鼻内镜手术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鼻内镜手术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甲肥厚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厚患者术前给予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3~5 d预防感染, 应用呋麻滴鼻液连续3 d滴鼻, 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可于常规麻醉后利用鼻内窥镜系统及监视系统实施手术治疗。结果 31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100.00%。1例患者发生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 经分离后痊愈, 1例患者发生鼻中隔血肿, 经对症处理后血肿消失, 并发症发生率为6.4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手术切口小, 术后并发症少, 操作简单, 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厚;鼻内镜手术;临床疗效

本文将对河南省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31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患者给予临床分析, 从而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疾病临床疗效, 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均经临床鼻内镜检查及CT检查确诊为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厚疾病, 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 年龄19~55岁, 平均年龄(34.61±1.06)岁, 病程3个月~19年, 平均病程(7.63±1.25)年。

1. 2 方法 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厚患者术前给予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3~5 d预防感染, 应用呋麻滴鼻液连续3 d滴鼻, 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可于常规麻醉后利用鼻内窥镜系统及监视系统实施手术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进行Killian手术切口(于皮肤黏膜交界处), 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棘前黏膜或棘突黏膜手术切口, 若患者鼻中隔发生明显前方右偏, 可实施右侧切口。将黏膜切开后, 使手术切口侧黏软骨膜分离, 之后将发生偏曲部分进行切除(如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犁骨等), 完成后将黏膜复位, 常规缝合手术切口。之后将部分发生肥大的鼻甲切除, 或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 使用凡士林纱条及膨胀海绵对患者双侧鼻腔内鼻中隔面进行填充, 注入生理盐水使其膨胀。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给予适当止血药物,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于术后48~60 h将鼻腔内填充物取出, 对鼻腔进行生理盐水冲洗。

2 结果

31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 所有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效果良好, 手术切口愈合, 29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2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无恶化情况,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1例患者发生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 经分离后痊愈, 1例患者发生鼻中隔血肿, 经对症处理后血肿消失, 并发症发生率为6.45%。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的鼻部疾病类型, 且发病率较高, 患者常伴有下鼻甲代偿性肥大, 临床表现为头痛、鼻塞等, 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

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患者若仅实施单纯矫正手术, 则导致鼻中隔与发生肥厚的下鼻甲之间进一步缩小间隙, 无法完全解决患者鼻塞症状, 且由于下鼻甲肥厚特性, 术后易出现鼻腔粘连等病并发症, 影响患者临床疗效[1]。因此, 对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时, 应同时实施矫正及切除联合手术, 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鼻塞症状。研究表明 [2], 下鼻腔黏膜具有加湿、分泌以及加温等作用, 若将下鼻甲切除过多, 则易发生空鼻症, 若切除较少则无法显著改善患者鼻塞症状。因此, 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准确掌握下鼻甲切除量, 从而获得满意疗效。

传统手术切口Killian具有一定局限性, 且由于鼻腔特殊结构, 医师进行治疗时手术视野不清晰, 因此对术中异常情况无法及时发现。鼻内镜是近年来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首选方法, 其特点为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任意选择手术切口部位, 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 医师操作过程中术野清晰, 且该方法手术切口小, 术后并发症少, 操作简单, 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有祥,于德林,蓝志杰.鼻内窥镜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32例报告.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12(4):186.

[2] 陶泽璋,张剑宁,吴玉珍. 28例鼻中隔矫正术后失败原因分析.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9, 13(11):5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