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的中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主要表现在没有把音乐这门课程真正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 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265-01目前的中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主要表现在没有把音乐这门课程真正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无论是唱歌教学、欣赏教学还是音乐知识的教学,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完全无法达到审美教学的要求.比如唱歌课的教学,很多教师就是形式上单一地教会学生唱某个歌曲,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唱某首歌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即便是进行了识谱教学,也因绝大部分学生对识谱不感兴趣,导致唱歌教学纯粹变成了教歌的形式.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一句一句地跟唱,整堂课就是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试想,教唱的那首歌曲要是学生都喜欢的还好,要是歌曲本身就让学生觉得不够好听,旋律也不特别上口,那有多少学生能够接受,有几个人能够坚持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呢?这种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原来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谈不上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再说音乐欣赏教学,有的教师就是找来许多的音响资料,整堂课放音响,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而这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注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当然也无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审美能力。
1.改进教学方法
1.1音乐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要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教学。现在很多学校安排的音乐课时非常有限,所以有一些音乐教师自己就不重视音乐课程,有时候在讲课之前根本就不备课,站在讲台上,拿了教材就唱,对于有些不会唱的歌曲,有的甚至要一边唱谱子一边教学生。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方法不可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自己对教材都没有吃透,可能还会出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一些音节和音调的把握不够准确等问题。所以要想改变教学方法,首先从教师自身进行改革。教师要完善备课制度,熟悉教材,深挖教材,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备课过程中都要有所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这些"课外"知识一起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乐意接受和学习。
1.2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可能存在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五音不全,六音不准"的学生要谨慎呵护,以防打击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音乐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加音乐对学生的神秘感。同时需要注意一点,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带给学生自己"最好的"和"最擅长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中学音乐的学习兴趣,体现中学音乐的魅力。
2.创设良好的音乐审美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致
知识只有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其无穷的活力和美感。教学环境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前提条件,音乐本身是一种美育课,所处的教学环境应该与教学相适应。 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性,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这是创造良好音乐教学气氛和情境的外部条件。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并诱发美感的产生。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力避不良的音响产生;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对音乐教学也是极重要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学氛围,音乐室的环境布置要美观、大方、室内要清洁、卫生,我们可以在室内采用音乐家的画像、音乐挂图等布置使其富有审美性与教育性;而且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才能在师生互动中找到快乐,才能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
3.把握欣赏技巧,注重语言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学习中,不少学生不懂如何来欣赏音乐。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欣赏技巧,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3.1闭上双眼,静静聆听。这通常适用于音乐第一遍欣时。闭上双眼后,学生可以认真感知音乐的节奏、强弱、高低等要素,判断出作品蕴含的情绪与情感。如乐曲《空山鸟语》,其引子部分静谧而悠远,展现了深山幽谷的宜人氛围,把学生引入一个优美意境中。这一场景需静静聆听,才可体会出乐曲之美。
3.2有方向与目的地聆听。在欣赏音乐时,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感知与体会,学生无法全面顾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使其有方向与目的地听,形成良好欣赏习惯。
4.激发创造,发挥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材料,引导学生把思维拓展到社会空间,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5.注重课外拓展,力图发现美、创造美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如组织合唱团、舞蹈团、举办音乐讲座、音乐鉴赏等社团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参加,培养和发现学生的艺术兴趣和才能,提高他们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 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决定了音乐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以审美为核心。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从教师的语言表达,到作品的范唱、范奏;从师生的衣着仪表,到教学环境的布置,都应当体现审美的特点,使学生的美的熏陶和愉悦之中,感受人生的真谛,成为道德美好、情操高尚、心灵纯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