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62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62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239-01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细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收治的62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38例占61.3%,变形杆菌10例占16.1%。克雷伯杆菌5例占8.1%。,假铜绿单胞菌4例占6.4%。;其他白色念珠菌等5例占8.1%。结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有其特殊性,发病率高,危害严重,临床上要加强血糖和尿液检测,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预防。

【关键词】糖尿病;泌尿系感染;分析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其所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泌尿系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泌尿系感染危害严重,是形成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44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患者,男25例,女37例;年龄42~88岁,平均58.5岁。糖尿病病程1a~18 a,空腹血糖浓度8.8 mmol/L~22.4mmol/L。62例中有尿频、尿急、尿痛者41例,其中伴有寒战、发热者20例,腰痛者9例;无泌尿系感染症状者6例。

1.2 诊断标准 62例患者均符合2006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同时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制定的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5/ml;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显微镜下白细胞>10个/HP。

1.3 辅助检查:本组62例患者空腹血糖( PFG ):7.2~24.5mmol/ L,平均 12.6mml/ L,餐后 2 小时血糖(2h PG ):9.4~27.5mmol/L,平均 16.4mmol/L 。尿糖阳性42例(67.7% ),尿酮体阳性6例(9.7% ),甘油三脂( TG )均高于 1.82mmol/L。

1.4统计方法: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2.治疗方法

2.1降血糖:均应用常规胰岛素注射,病情控制后,改用口服降糖药。

2.2抗感染:采用广谱抗生素或头孢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静滴, q12h,治疗7~14天。

3.结果

3.1 细菌分布:62例患者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检: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38例占61.3%,变形杆菌10例占16.1%。克雷伯杆菌5例占8.1%。,假铜绿单胞菌4例占6.4%。;其他白色念珠菌等5例占8.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敏感51例占82.3%。

3.2 转归:治疗4周后有53例患者空腹血糖降至6.1~7.1mmol/L,泌尿系感染治愈,全身和泌尿系统感染征象消失,实验室检查,尿中白细胞转阴,细菌菌落计数降至10u/ml以下,治愈率达85.5%。

4. 讨论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增高,约为16%~23%。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可能有以下因素:免疫防御机能障碍,白细胞趋化、杀菌、吞噬能力降低,淋巴细胞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降低;由于组织及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形成了一种宜于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可能促进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造成膀胱收缩无力,不能排空,尿潴留,这样形成一个培养基为细菌入侵、滋生、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糖尿病并感染致病菌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最多,多对二三代头孢菌素及喹纳酮类药物敏感[1]。同时糖尿病并发真菌感染亦不容忽视,在治疗中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易致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多为真菌感染,常在大剂量抗生素应用一周左右出现,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多,多数患者是在尿检复查中发现。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者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尿路刺激症症状,或者腰痛,乏力等全身表现。但也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发生泌尿系感染时多无临床症状,而易被忽视或漏诊。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糖尿病本身即有多尿,使病人不易查觉;另外,周围神经病变使内脏感觉神经受损,感觉不敏感所致[2]。故应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检测,以排除无症状性泌尿系感染。特别对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酮症患者应加强尿液检测,以免漏诊,延误治疗。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常表现为: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老年显著高于青壮年;病程长者高于病程短者;高血糖者高于低血糖者;有膀胱病变者高于无膀胱病变者;并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者高于一般患者;无症状性菌尿高于有症状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常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沙星类等药物敏感。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治疗原则是首先控制血糖,同时行抗感染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降血糖应首选短效胰岛素,血糖控制后可改用口服降糖药物,因致病菌主要为G―杆菌或者为混合感染,因此在抗菌素方面宜采用广谱抗生素或偏重于抗G―杆菌药物,要以静脉为主,疗程要适当延长,否则易复发[3]。本组62例患者治疗4周后治愈53例,治愈率达85.5%。对于肾功能有损伤的患者,宜选不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必要时可以行尿液碱化,以增加抗生素效应。对于严重感染病人必须及时应用胰岛素,因为胰岛素的治疗有利于吞噬细胞功能的恢复。对于无症状性菌尿,目前多数学者均主张按尿路感染进行系统治疗,以防止诱发急性肾盂肾炎,一般采用14 d疗程抗生素治疗。

总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有其特殊性,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易诱发肾盂肾炎,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形成,故临床医师必须正确认识并警惕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生,定期检测血糖和尿液,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宋克伶,赵志国.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2):98-99.

[2] 赵方,赵荣贞, 赵丽香. Ⅱ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4(5):372-373.

[3] 密红翠,成仲,白萱. 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特点分析[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5): 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