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子喉镜下以喉息肉钳声带息肉切除的临床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子喉镜下以喉息肉钳声带息肉切除的临床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表麻电子喉镜下以喉息肉钳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00例患者行门诊电子喉镜下以喉息肉钳声带息肉摘除术。一次性完成手术182例, 2次完成手术15例, 手术失败3例。结果术后1 个月所有患者无声音嘶哑, 嗓音恢复正常。结论电子喉镜下以喉息肉钳声带息肉摘除具有视野清晰简便、操作准确、器械简单、微创费用低廉、疗效确切等优点。

【关键词】声带息肉;喉息肉钳;电子喉镜;手术疗效声带息肉是喉科常见病, 声带息肉的手术方有很多种, 如:支撑喉镜手术、纤维喉镜下手术、间接喉镜下手术等。各有优缺点。本科于2002~2013年, 对200例声带息肉患者行经电子喉摘除术,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均采用门诊局麻手术, 男85 例, 女115例, 年龄25~ 62岁, 平均39.2 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3个月~ 8年, 其中双侧病变者62例, 单侧病变者138例, 全部选取带蒂息肉或窄基息肉。

1. 2 方法 采用桐庐电子喉镜工作系统, 以1% 地卡因5 ml分多次麻醉咽双侧梨状窝及会厌、声带表面,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坐位与一般间接喉镜检查姿势相同。患者以右手持纱布将舌头自行拉出口外, 术者左手持镜经口咽进入显示声带, 事先调整好息肉钳的方向和角度, 用固定叶轻压息肉根部, 使息肉略向上翻转, 关闭钳口, 为避免咬住声带组织, 可先轻轻咬住后向上拉, 待看清声带边缘后咬紧, 轻拉, 若有坚韧感觉, 则有可能是咬住声带组织, 须松开钳口, 重新咬取。如有息肉残留, 需反复上述操作, 直至声带边缘平滑。对侧病变采用相同方法处理。术后所有患者禁声2周, 术后1 个月少讲话, 给予消炎治疗及地塞米松10 mg+庆大霉素8万单位雾化吸入, 1次/d, 共7 d。

1. 3 疗效评价 术后1个月患者自我评价术后音哑改善程度, 复查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评价声带光滑状况。

2结果

197例患者中, 术后即刻见声带边缘平滑, 音哑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均无声音嘶哑。

3讨论

声带息肉手术方法有多种, 各有优缺点。经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虽然有暴露确切, 操作精细等优点, 但需入院、全麻下操作, 有风险高, 并发症多, 费用贵, 相对创伤大等缺点。有些患者可出现舌下神经麻痹、窒息等严重并发症。且支撑喉镜手术对有些患者操作比较困难, 如颈部疾病或颈部生理结构异常所引起的声门暴露困难患者及不能耐受全麻的患者[1]。纤维喉镜经活检钳声带息肉摘除术因为活检钳面积较小, 摘除声带小结效果较好, 而声带息肉一般较大, 活检钳一次较难取净, 如分次取则有创面出血, 视野不清, 声带创缘不规整等缺点。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手术因视野不清, 目前已较少使用。电子喉镜目前已广泛开展应用, 很多医院开展了经电子喉镜喉良性肿物摘除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曹先友等[2]通过对内窥镜(56例)与显微镜下(53例)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手术, 两组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无支撑喉镜或其他不适合支撑喉镜手术患者可经电子喉镜手术完成。经电子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手术, 手术开始前准备充分对手术成功有很大作用, 术前与沟通交流,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争取患者配合。活检钳到达声带表面后, 嘱患者勿做吞咽动作, 正常呼吸。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 术前喉黏膜表面麻醉必须充分[3], 否则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本科3例手术失败患者均为麻醉效果差, 呕吐反应剧烈, 不能配合手术所致。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术中由于是在监视器下观察声带, 视野清晰, 在麻醉充分, 患者配合费, 术者手法熟练的情况下均能完整准确地完成手术, 取得微创效果, 达到满意疗效[4]。本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方便, 无需其它设备投入, 在原有电子喉镜及喉息肉钳的情况下, 1名医师即可操作, 疗效确切, 容易掌握, 手术时间短, 患者痛苦小, 容易接受, 门诊治疗, 降低了患者负担, 可以在适合医疗机构及患者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菊祥, 彭玉成, 胡慧萍, 等.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 15(3):821.

[2] 曹先友, 程振安, 朱平, 等.内窥镜与显微镜下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切除术疗效比较.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03): 264-265.

[3] 陈丽芝, 陈丽华. 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手术麻醉效果分析.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6, 4(10):21.

[4] 唐凤珠, 梁建平.声带息肉的微创治疗现状.微创医学, 2008, 3(4): 763- 765.

[收稿日期:20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