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文扶桑见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文扶桑见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扶桑”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一种花,现在中国华南地区广有栽培。秦代之后,中国古籍将日本称为“扶桑”。“扶桑”代表东方,一个太阳升起的地方,这和日本人自称“日出之国”相得益彰。“扶桑”二字得以让我们透过现世的喧嚣,观察日本人文“内核”,即日本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

人与自然:轮回

有幸走访东日本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岩手县。在该县宫古市田老町,这个曾经遭遇数十次海啸洗礼,特别是1611年、1896年、1933年海啸将整个市区吞噬殆尽的地方,我们见到了当地人与自然博弈中于1978年建成的全长2433米、高10米左右,被称为“田老万里长城”的田老海岸堤防,但在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中,这个发挥过一定效能、曾被认为固若金汤的日本“马其顿防线”,其中有一段长约500米的堤坝被高度超过堤坝一倍的海啸瞬间冲垮,海水如入无人之境,倾泻至市区……这一幕被宫古市政府大楼上的职员拍摄了下来,令世人震惊。

尽管受灾严重,但在宫古市市区一家宾馆六楼,我们静静地观看整个受灾地区,发现在这里是那样的安静、整洁,已全然看不到灾害的痕迹。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人类在自然面前,永远是那么的渺小,但生活还得继续,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大一部分是渔民,他们修复渔船后依然出海打鱼。摧毁、重建;摧毁、重建……在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中,现世看似对立的两者,关系又是那么的和谐。

但这一次东日本大地震,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灾害!地震、海啸、核泄漏三位一体,特别是核泄漏,这已经不只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不单是日本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人类文明行进途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过去,自然的力量还不曾毁灭这个世界,我们人类却已经具备了比自然更可怕的摧毁自身的能力。人类日渐进入“风险社会”,这已引发了全球性的思考!2012年第3期《文明》杂志以此为主题刊登了《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祭》图文专题。

人与人:外冷内热

在访问宫古市灾区的临时房和商店时,我们看到400栋临时住宅,包括宫古市市长在内的很多灾民都住在这里,他们早出晚归。这里有牙科医院、食堂、理发店、照相馆、学习班等,这里的灾民与其他日本国民一样,更多地把悲伤留给自己,而不会轻易表露。

当我们以为我们的到来影响了她们宁静的生活时,一位大妈的回答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妈说我们从老远的中国来到日本东北这么偏僻的灾区,她们很感动;我们带来的这份关心,她们感到很温暖!在结束访问行将离开时,我们互相不停地挥手,直至看不见对方。

日本人喜欢冷食:寿司、冷面、生海鲜、冰水、冰牛奶等,而中国美食中,大多高温烹饪,一派热火朝天;日本人过节,安安静静地休息,而中国人越是节日越热闹……都说日本是一个谦让的国度,而中国是一个活跃的大国,日本的“阴”与中国的“阳”,在某些时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日本,似乎很多事情的两面性表现得特别明显,让人难以选择。在地震发生时,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虽人情冷漠,但人们首先作出的选择是默默无闻、有序地走在马路上,徒步回家。在大灾难面前,家庭的重要价值凸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了,灾后结婚的年轻人有所增多,这便是明证。

日本人的本性:爱美、心细、守时、自觉

日本人的爱美,人尽皆知。女士出门前,一定会精心梳妆,以最美的面目示人,甚至还有男士打底霜。日本人与人会面时,报以经典的微笑——人类最美丽的表情。

日本人的心细,声名远扬。传统的日本美食会分放在数十个不同器型、颜色的小碗内,碗内的食物都搭配得赏心悦目,让人垂涎欲滴;在日本的茶道中,每个碗都不一样,意为每个客人都是独一无二,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宾馆的棉签,一头被巧妙地加工成了掏耳朵的小勺,一物多用;我们在京都新闻社五楼的编辑局顶梁上看到“名数确认”四个字,报社以此来提醒大家对报纸上的“名字”、“数字”要特别注意确认,确保无误;宾馆的门上有一些小胶垫,防止碰撞;所有的垃圾都自己带走,并按要求将瓶盖与瓶身分离、塑料纸与瓶身分离,投入分类垃圾箱,以此减少环卫人员的工作环节,从而提高回收利用效率。

日本人的守时,举世闻名。我们所有的行程安排都按计划进行,非常准时。只有一次例外,那是一位日本官员,因故迟到20分钟,在已经道歉的前提下,还是被同在会场的一位日本老者训斥良久,要求再次诚恳道歉并讲明迟到缘由,这让所有在场人员震惊!

日本人的自觉,匪夷所思。据了解,日本媒体没有绩效考核一说。媒体人靠“个体自觉”完成本职工作,按照个人的能力定岗位,核算工资。尽管没有发稿量的约束,但日本媒体却能秩序井然、运行精准。

日本、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的交流从西汉时就已开始,到唐代达到交流的高潮。在当今的京都,我们依然能见到很多具有中国唐宋时期风格的古老建筑。通过短暂的八天“在路上”式的观察,我们感觉到两国在文化上确实有很多共通之处。有专家断言,如果去掉日本文化的“外皮”,它的“瓤”依然是中国传统的东西。

期待下一次的扶桑人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