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校园里的称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园里的称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天下午我去教室上课,有一位外班的学生问我:

“请问冯主任的办公室在哪?”

“冯主任?”我一时回答不上来。

他补充说:“就是德育处的冯主任。”

“哦!”我恍然大悟,“是冯××老师吗?在二楼第一个办公室。”

――很有意思的对话!

我只知道学校里有个冯老师,却不知道有个冯主任。他只知道有个冯主任,却不知道有个冯老师。在成人与青少年的世界里,这两种“见识”应该互换的。

后来进教室,我把我的这种困惑告诉给了我的学生,没想到学生中立刻就有人点化了我:肯定是班主任要他去找德育处的冯主任呗!

原来如此!

我见过了太多的教师之间以行政职务相称谓的现象了。本来没“升官”,人们都叫他某老师;后来当了年级组长,人们叫他某组长;当了教务处主任,人们叫他某主任;当了校长助理,就叫他某助理;当了校长,叫他某校长;校长时间当久了,演化为某校;某校势力稳固了,能下一些拍脑袋的决定了,人们改叫他某老爷子了。但凡当了再小的行政职务,老师的称谓就迫不及待地被摘掉了,随着职务的见长,离封建大家长“老爷子”也越来越近了。而被称呼的人理所当然,也没觉出什么不自然来。

对这种现象,我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我对“老师”这个称谓在教师们的眼里掉价而感到痛心,也为“老师”这个神圣的称谓终究远离这些世俗人而感到庆幸。

就像对陌生人的一声“师傅”一样,对从事教师职业(包括教辅、行政岗位)的一声“老师”,其实是对他最朴素最恰切的尊称。“师”的背后,是对他手艺技能的肯定,道德情操的认可,也是渴望向他“学习”的体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谁能没有高人一点的长处呢?

我知道,能担任学校行政职务的,绝大部分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可是为什么这么急于摆脱“老师”这个称谓呢?究其原因,还是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以仕途经济为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所谓“学而优则仕”。于是,称呼者认为“某主任”才是对他最大的尊敬,被称呼者也觉得“某主任”很过瘾。

校园外也就罢了。我曾经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人一到公众场合,一律互相以“某总”称谓,洋洋自得。让我想到老舍的《茶馆》里兵痞、特务、流氓,王利发也是一口一声地以“老总”称呼。

校园内,如果教师不注意,在学生面前口口声声地“某主任”“某校长”,自然给我们的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君不见校园里同学称呼学生会干部不也是“部长”“主席”赫然挂在姓氏之后吗?现在学生生活的环境已经很糟糕了,单薄的校园围墙已经难以抵挡对面咖啡厅里的喧嚣浪语,讲台上的苍白理想已经不堪残酷现实的碾压,他们的家长面对柴米油盐,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功利,我们教师怎么能放弃崇高,与世推移?

我始终认为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推进,当下“骨感”的现实一定会慢慢地“丰满”,到那时,我们现在种下的银杏就能开花结果,尽管我们已经看不见了;到那时,曾经娇艳的牵牛花已经腐朽得不见了支架!

(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