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留学海外与融人西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我国留学海外的人数日益增加,除了攻读硕士博士的年轻人外,少年留学生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认为孩子越小越能早日融入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这虽然不是坏事,但一定要做好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准备,遇到情况变化时要有承受能力。
认为西方国家遍地黄金的人很可能会十分失落。我在美国亲眼看到很多同胞因为找不到工作在餐馆里打工,有的干脆放弃身份黑下来,浪费自己平生所学,以打工为生。还有一些人周而复始地攻读着一个又一个学位,以追求一个几乎永远不能实现的“美国梦”。而国内的亲属只许他们在美国扎根,不管他们干什么,认为都比回国好。其实在美国种族歧视依然严重,中国人真正在美国扎根谈何容易。美国人雇佣了诸多的中国员工,让你为他们于活时,当然是笑容可掬,但骨子里绝对拿你不吃劲。我的一位中国朋友在一家美国公司里工作。一次,她的老板看到她在喝热水,于是挑衅性地问她为什么要喝热水。我的朋友告诉他这是很多中国人的习惯。他的老板随后给公司每个人都发了电子邮件,问他们是否也喝热水。在得知公司没有其它人喝热水后,他很得意地把结果告诉我的朋友,并趾高气扬地要求她停止喝热水。我的朋友非常气愤,她将此事反映到公司的商层领导,最后刁难她的老板不得不向她公开道歉并从此对她尊敬有加。还有一个朋友,早晨上班时带了两个新煮的鸡蛋放在自己的抽屉里,在他去卫生间时,一个美国白人同事私自打开他的抽屉并把鸡蛋扔到垃圾箱里,愣说鸡蛋有臭味,我的朋友厉声质问他,并摆出中国功夫的架势,这个美国人知道我的朋友会武功,不得不连连道歉,一位从北京去美的女孩;在美国公司上班吃午饭时,一白人先生向她开了一个侮辱性,的玩笑,这位女士义正词严,让他当众道歉,以后这位白人见她就躲,后来她给他发了电子邮件,告诉他中国人很大度,既往不咎,只要今后不再发生,这位先生以后见她就点头哈腰。他们面对歧视,能够挺直腰杆,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与他们相反,有人常常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耻,想把自己变成外国人。我在美国期间,遇到过这样一对中国夫妇,他们不让出生在美国的孩子学汉语,甚至不给孩子起中文名字,只起英文名字;也有一些本来出生在国内的孩子到了美国后,父母却强迫他们放弃母语而只学说英语,路上遇到中国人让孩子躲着走,以求彻底的美国化。这样的努力真能让他们融入美国社会与美国文化吗?事实上,受种族、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等等因素的制约,加上生活中实际接触的每个个体的素质并不相同,真正的融合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在美国工作能力强的中国人,也会得到好的工作、好的工资福利,可就是这样,在多数美国人眼里,你还是有色人种、二等公民,即使是在美国落地生根的中国人,也有悔不当初的感叹。我在美国时的指导老师是一位白人女性、她嫁给了一位祖籍香港从小长在美国的中国人,这位中国人的父母为了让他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从小不准他说汉语。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如愿地当上了美国大学教授,又娶白人为妻,似乎是脱胎换骨了。可惜的是无论走到哪里,美国人仍视他为黄皮肤的中国人,而视他为,亲朋的中国人对他无论怎样亲近,他却不能用汉语与之交流。一次我们师生聚合,他们夫妇和我,的父母一同出席,爸妈遇到同胞很兴奋,急忙上前握手用汉语寒喧,而他丰人因为一句话都不会,十分窘迫;还有一次在芝加哥的华人酒店参加华人朋友的婚礼,大家用汉语拉家常,唯有他们夫妇插不上嘴。他本人急得满头大汗,非常尴尬,那次回来后决心学习汉语,并且与妻子双双进了汉语学习班,遗憾的是年龄偏大,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半途而废。对那些试图融入美国社会的华人,其苦衷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晓。
在越来越多的国人跑到国外“留学”的同时,也有许多身在海外的华人把他们的子女送回国内“留学”,因为在他们的心底还是认为中国式的基础教育好,市且国内也更安全。在美国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十三四岁的孩子是很难管教的。其实美国人对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很是称道、向往,美国人的儿女成年后很少照顾父母,往往是越到老年,生活就越孤单。
21世纪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全球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国与国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扩大。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一些新鲜的事物在出现,一些传统在消亡。学习先进的文化与技术,跨国际人员的流动,本无可厚非。但我们是否要想一下,面对有着强大物质基础支持的美国乃至西方文化,作为一个受几千年灿烂汉文化熏陶的中国人,你该怎么融合?哪些是应该学习、得到的?哪些是你要放弃、改进的?我想,解决了这些问题会更好地对祖国乃至世界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