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研习略读方法粗知文章大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研习略读方法粗知文章大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川省南江县乐坝镇小学四川南江636628)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同时要求:“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新课标提出略读要求,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课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透视当前农村略读课文教学现状,略读课文教学还存在着误区,无法把握“精”、“略”之度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从“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地位、透视略读课文的教学现状、审视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和直视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四个方面,着力呈现“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能力”的策略探究过程,力求引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共同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所谓略读就是粗略地读,提纲挈领地读,不作细致的揣摩和推敲。当今社会信息量剧增,要求现代人高效、快速地阅读,读得粗一点,快一点。实际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很少会有必要对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研读,而只要了解它的大意即可,大量的、主要的是略读。略读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略读水平是现代人阅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地位

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如果只任学生自己去着手,而不给他们一点指导,很容易使学生在观念上发生误会,以为略读只是‘粗略’的阅读,甚至于是‘忽略’的阅读,而在实际上,他们也就‘粗略’甚至于‘忽略’地阅读,就此了事。这是非常要不得的,积久养成不良习惯,就终身不能从阅读方面得到多大的实益”。因此,略读课文在内容上省略,可以“不求甚解”,但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方法的迁移运用,也就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掌握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但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很有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筛选,在略中求精,抓住文章的重点之处,细细品味,才能做到一课一得。

翻开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我们会发现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其中略读课文篇数的逐年增加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新课程比以往任何课程都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认为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第二学段(1~2年级)目标与内容的阅读教学中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即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可见,略读课文并不是精读课文的附属,而有自己独特的定位。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每个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略读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运用比精读要多,在阅读教学中都应关注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

二、透视略读课文的教学现状

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略读课文教学实施中存在的误区也不容忽视。主要是教师对略读课文的性质、作用认识不够清楚,对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很好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而引起的。透视当前农村略读课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误区。

误区一:略读课文精读化。

综观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其中的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大多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面对这些阅读精品,教师不免产生难以割舍的感觉,教学环节精雕细琢,词句品析、朗读感悟、人文熏陶……字词句段面面俱到,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白白浪费。究其原因,是教师们把略读课文教学等同于精读课文教学,对略读课文编排的意图认识不够清楚,把精读与略读混为一谈。

误区二:略读课文泛读化。

目前,不少教师曲解了课标对略读课文的要求,在教学策略上把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完全对立起来,不敢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精读品读,其结果是教师对阅读方法和技能的指导蜻蜒点水,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不求甚解,老师把略读课文置之度外,将其挤出课堂让学生自学或做为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学生阅读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还有的老师将略读课文放在课堂完成,但往往“马马虎虎”走过场,让学生随便读几次,学生读懂什么就汇报什么,教师过度放手,很少指导、总结,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低效结果。置之度外,过度放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师不重视略读教学,认为略读课文无需进行考试,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痕迹;二是教师对“略读”的“略”的误解,认为略读就是忽略地读,初读即可。

误区三:略读课文自读化

教师教法单调,缺乏个性。对略读教材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只满足于解决提示中的问题,忽视文章的特点,一般只立足于教材,很少有拓展和延伸,导致学生们普遍觉得自己视野不够开阔。还有的教师课堂上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地自读。“信马由缰,开放无度”这是眼下略读课文教学的又一尴尬现状。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室书声琅琅,学生议论纷纷,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其实这是一种无目的、无组织、无效果的自读。这种误区的出现,一是与教师严遵参考书所提出的“略读教学应重视提示语”,而自己懒于思考,疏于研究有关;二是与教学研究趋势有关。目前大部分公开课仍然只重视精读课文的研究,老师们不知如何有创意地处理略读教材。

三、审视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略读课文具有明显的独立阅读性质。安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翻阅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发现每单元都以主题编排,具有整体感,略读课文大都故事性强,趣味性浓,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

领会编者编排略读课文的意图,笔者认为略读课文旨在发挥其两大独特功能:

(一)巩固迁徙功能

正如新课标对略读课文的性质定位,略读教学对巩固、迁移精读课文中的方法承担着重要作用。在单元中略读课文都紧随精读课文后,人教版教材总以一精一略或两精两略形式编排,正好说明了略读课文的巩固迁徙功能。

1、阅读方法的巩固迁徙

略读课文教学应该运用、巩固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不仅能在略读课文中迁移,而且迁移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2、写作方法的巩固迁徙

叶圣陶曾说:“国文功课训练阅读,须内容形式兼顾,两者皆重要不可分割。略读课文既是国文功课方面的工作,对略读课文定将作写作技术的研究。”诚然,读为写服务,读能促进写,所以略读教学应挖掘其自身的语言特色,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拓展延伸功能

略读课文一般都编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发挥它的巩固迁徙功能,还应发挥它的拓展延伸功能,最终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略读课文的拓展延伸主要表现为:

1内容的拓展

在内容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丰富性。主题内容的丰富化,从某种程度上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多元。

2思想的拓展

在思想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深刻性。思想上的拓展,使单元主题更加丰满,角度更加全面。

3文体的拓展

在文体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应用性。对于不同文体的学习,拓宽了学生写作的范围,提高了学生文体的应用能力。

4方法的拓展

在方法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多样性。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都很有特色的文章,通过对比性阅读,进行阅读方法上的拓展。

5.搜集信息方面的拓展。学习《夸父追日》、《小木偶的故事》这些课文后可收集有关的自然知识、科学道理,或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

四、直视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应该只满足于提示中的问题,满足于教材本身,采取单调的教学方法,而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沟通课内外、校内外,进行宽广的课堂延伸,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延伸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首先是在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简化目标

略读课文一般都安排在单元的最后或者精读课文的后面,这样的安排目的很明确:它是学生自读自悟、提升独立阅读能力的实践机会,是联系课内外阅读的工具。既然如此,过高、过全、过细的目标必将导致教学结果是“鱼与熊掌无法兼得。”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要精简,力求“一课一得”。教师可以根据每篇略读课文的特点,参照“阅读提示”设计一两个重点问题,也可从了解中产生,根据单元重难点确立,还可以从课文内容上或是表达方法上归纳出,不管从那一个角度确立目标,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体验语文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

2、粗化结构

略读课文教学有三项基本任务:一是了解“写了什么”。二是说说“有什么感受”。三是看看“哪些地方印象特别深”。由此可见,略读教学的过程设计也该求“粗”,建构简约的教学框架。学生在自己学习、与他人交流中,不仅了解到人物特点,逐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还获得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可组织学生自学,在组织学生自学时,又可分几个步骤:一是个体自学;二是小组合作交流;三是组织全班质疑问答,各抒己见;四是提出疑难,全班解决。进行这样的自主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全文的把握,感悟文章篇章结构及写法,而且能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可谓一举多得。

3、活化教法

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一起承载着深化单元训练重点的任务,同时它还为学生充分地自主阅读提供了实践机会。要想提高实效性,阅读方法的选用尤为重要。

(1)模块整合,加深体悟

主题阅读即将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两篇及多篇文章融合在一个或几个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学。

(2)捕捉重点,精略互融

虽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详略结合、层次鲜明,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如何去捕捉教学重点,“简”中突出“精”?不妨从单元导语入手。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设计,每个主题单元前都有导语。导语像一条线索串起同一主题的一组课文,建立了学习内容与情感的关联;导语明确了一个主题单元的学习重点,体现了教材对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重视。

(3)比较异同,开阔思路

充分开掘已学课文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阅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可以是同一内容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同一内容的不同体裁、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等比较。

4、宽化拓展

略读课文十分重视课内外的拓展延伸,如积累语言、感悟写法、文本补白、情感升华、课外阅读等。学生在自读自悟和交流汇报中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体会描写的精彩绝妙、感受文本呈现的生动形象、习得写作的基本方法,也培养了学习的基本能力。意味深长的略读课文可以采用“读写结合法”,让学生写写学了课文的感受;诗歌类的略读课文如《最后一分钟》、《听听,秋的声音》等,可以采用“朗诵法”,进行强化训练和理解;戏剧、相声类的略读课文,如《半截蜡烛》、《打电话》等,可以采用“表演再现法”,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模拟戏剧情景,让学生立体地学习、感悟课文;对那些图文结合比较好的略读课文,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妈妈的帐单》等,可以采用“图文结合法”,让学生看图想象,开展交流,进行对比,深入感悟。

【结束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因此,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课文教学以简化的目标、粗化的结构、活化的教法、宽化的拓展给予学习主体更为广阔、自主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逐步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为语文学习开辟另一片自由多彩、排斥纷繁的天地,让语文阅读教学在简约中回归本源。略读课文是学生习得阅读本领后进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迁徙的有效平台。教育研究者不仅应重视它,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而且应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它的独特功能,使它与精读课文相辅相成,使语文教学总目标得以深化,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