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阿夏自然保护区周边林缘社区对森林资源利用管理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阿夏自然保护区周边林缘社区对森林资源利用管理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浅析了阿夏自然保护区周边林缘社区森林资源利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阿夏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171-2

甘肃省阿夏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12月9日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总面积135536.0公顷。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岷山山系北麓,迭山山系南缘,白龙江上游。其地理座标为北纬33°41′20″-34°17′30″,东经103°00′37″-104°04′35″,东邻甘肃省插岗梁自然保护区,南与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西与四川省若尔盖包座保护区和铁布梅花鹿保护区相连;北以白龙江为界,与迭部林业局电尕和腊子口等林场相望。保护区是以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1 保护区周边林缘社区概况

保护区内及周边2003年末总人口17602人(占全县55810人的31.54%),其中农业人口14596人(占全县38997人的37.43%),占82.92%。总人口中男性8920人,占50.68%;女性8682人,占49.32%。17602人中有99.98%为藏族,信仰藏传佛教。根据2001年统计,受教育程度文盲占44.5%,小学占16.55%,初中占8.82%,高中占4.68%,中专占2.63%,大专以上占0.97%。保护区内居民居住在保护区边缘地带,人口5895人。核心区没有居民居住和牧民活动。有职工家属和农牧民群众10063户。

2 保护区周边林缘社区对森林资源利用现状

2.1 当地群众生活烧材年需求量

阿夏自然保护区受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海拔较高的地理环境限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生活水平比较低。电能只能基本满足村民照明和粮油加工,没有煤炭资源,以电代柴、以气代柴(沼气、液化气)等替代能源利用方式受经济贫困的影响难以推广,村民做饭、烤火和煮饲料还是利用薪柴为主。

农户一般采取皆伐备足一年的薪柴,但薪柴的生长量满足不了消耗量,时常到保护区内采集薪柴,缺乏合理、持续有效管理。据村民讲,目前的薪柴资源与10年前相比越砍越少,树越砍越小,路越砍越远。村民对森林资源依赖性极强,“靠山吃山不护山”意识比较浓,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影响,薪柴资源承载量降低,生物多样性受到干扰。

据调查,保护区内及社区村民每户家庭利用老式灶(鸡窝灶)煮饭日消耗薪柴15-18kg,年消耗薪柴5475-6570kg,老式灶没有烟囱,灶塘大,能容纳径积较大的柴燃烧,农户家庭一般较少利用枝桠做薪柴,形成薪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做起饭来烟熏火燎,呛得人咳嗽流泪,灰尘飞扬,不仅卫生条件很差,薪柴消耗也很大,做一顿饭要耗时2个小时。

冬季农事活动较少,每户有半年时间一家人围聚在火塘边烤火取暖度过寒冷冬季,到邻居串门或客人来访都围聚在火塘烤火聊天,烤火已经是村民交往的一种传统文化,这样一来烤火取暖就要消耗大量的薪柴,平均每天要消耗20-25kg的薪柴,半年要消耗3600-4500kg薪柴。

每年冬季有4个月没有鲜活饲料满足喂猪,农户只能将收藏的干饲料通过熟煮来喂养生猪,一般煮一大锅能喂生猪2-3天,每煮一次需要消耗25-30kg薪柴,4个月户均消耗1000-1200kg薪柴,如农户喂养有母猪和仔猪,需要更多的薪柴熟煮饲料。

经调研统计,阿夏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有职工家属和农牧民群众10063户,其中使用生活烧柴的有6782户31327人,户年均需烧柴约6.66立方米,年生活烧材需消耗活立木蓄积达45176立方米。

2.2 当地群众生产、建设自用材和灾害后建设用材年需求量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保护区内的群众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建房。此外,当地群众每年用于围栏的架杆、排叉,晾晒农作物的架杆、庭院中的幡杆、部分寺院扩建、大小规模维修也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木材。另外,考虑到新农村建设、突发性自然灾害涉及整村搬迁时也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木材。按照当地的生活、文化传统习惯和建房结构,根据调研测算,当地群众生产、建设自用材年拟需求量将达4000立方米。出材率按52.3%计算,折合活立木蓄积7648立方米。

3 成功经验与采取的有效措施

针对当地群众生活烧柴需求量大及建设用材的需求情况,阿夏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认真贯彻国家、省上关于森林资源管护的法律法规,在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以人为本尊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同时,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林木采伐限额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重新修订完善了《甘肃省阿夏自然保护区生活烧柴管理办法》,给各乡镇发放了征求意见表,并报送迭部县政府,在征得迭部县政府意见后,拟联合行文下发执行。其中规定:生活烧柴实行凭证采伐制度。每年5月20日前,各保护丫根据烧柴限额指标,向保护区管理局主管部门提交本单位施业区生活烧柴申请,内容包括:采集对象、采集时间、采集数量、采集地点、运输方式等内容。经保护区管理局局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由保护丫核发《烧柴许可证》。用柴单位或个人凭证采集生活烧柴;烧柴采集应集中时间,在指定区域凭《烧柴许可证》采集。采集时间为每年6月1日至10月31日,严禁在森林防火期内采集生活烧柴;烧柴采集对象:经人工中幼林抚育生产的部分活枝或枯枝;枯立木、枯倒木或腐朽木;历年采伐“三剩”物、枝丫及河道遗弃材;造林整地、清理过程中必须砍除的杂草、杂灌;濒死的零星林木或灌木;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自然脱落的枯枝;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零星死亡的林木或灌木,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清理出的失去利用价值的木材等内容对生活烧柴加以约束。

二是保护区与地方政府双方达成共识,决定在每年的上半年适当的时间进行一次大规模迭部林区资源管护专向联合行动。

三是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做好榜样和表率,从去年冬季开始甘肃省阿夏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管理局和各保护站进行棚户区改造,对保护区内职工取暖全部采取集中供暖,对保护区内及周边护林点(站)一律实行以煤代柴。

四是在减轻社区对资源的依赖方面,我们取得WWF的支持,2007年开展了改灶节柴和社区调查项目。2007年在保护区内阿夏保护站的大板村和崖哇村为社区农牧民搭设节柴灶26个。

五是对保护区内2000年以前营造的云杉人工林是以培育用材林标准作业的,这部分人工林郁闭度在0.8以上,分年度进行抚育间伐。人工林进行适度的抚育间伐,既有助于缓解社会对木材的需求,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林分质量,更利于生态环境的较快改善。

六是健全共管机制,增强资源管理能力。阿夏自然保护区有责任进一步与林缘社区、利益相关者共同健全资源共管机制,对林缘社区森林资源、非林木资源以及景观资源纳入共管体系,尤其是在阿夏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林缘社区,发挥保护与发展协助互动管理作用,制定持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管理办法,制止过度利用薪柴资源,构建周边社区能源保护与利用的和谐关系。

作者简介:韩小龙(1972-),男,甘肃迭部人,甘肃省迭部林业局腊子口林场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