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光标裸捐的背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光标裸捐的背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9月5日凌晨1点半,陈光标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他索性起来到书房把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写在一封信里。在信中,他承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这封信是对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邀请他参加9月29日在京举行的慈善晚宴的一个回复,也是响应他们日前在美国对亿万富豪的一个捐赠倡议。目前,已有40位美国亿万富翁或家庭承诺在有生之年或死后将半数以上的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这封信当天晚些时候公布在陈光标的公司网站上,这位中国首善再一次成为无数媒体的焦点。

“为什么不给家人孩子留一点?”几乎成了他每次接受采访的必答题。

卖凉水攒学费

1968年的一天,陈光标在苏皖交界的西南岗村一户普通农家呱呱坠地。那是一个以贫困“闻名”全国的地方,时至今日,那里仍是全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

和众多乡亲一样,陈光标的家境极度贫困,一家5口不得不挤在一个茅草棚里讨生活。陈光标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从1968年出生到1978年,他几乎没吃过肉,甚至没有吃过一个完整的馍。甚至,在他两岁时,哥哥和姐姐先后饿死。“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块多钱的书本费也是东家两毛、西家三毛钱凑起来的。父母亲借了钱之后就常念叨,等鸡下蛋后卖掉还债。”

这样的经历让陈光标从小就对饥饿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也在他心中埋下了告别贫穷、改变命运的决心。10岁那年暑假,他的父母没办法再为上到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借到学费,不得不狠下心来让儿子辍学帮家里干农活。为此,倔强的小光标郑重其事地和父母谈了一次话:“我知道家里困难,但我想上学。如果我能在暑假赚够自己的学费,你们就让我上学,好吗?”

现在看来,学生打工赚学费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刚刚结束的那个年代,一个10岁的孩子想自己赚钱不啻于“白日做梦”。然而,为了不挫伤儿子的积极性,陈光标的父母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是,10岁的陈光标第一次开始了“靠双手改变命运”的尝试。在那个暑假里,他每天都用扁担担上两个小桶,到距离集镇两公里的土井中打出清凉的井水,挑到集镇上叫卖。“一分钱随便喝喽!”说起当年沿街叫卖井水的往事,陈光标的语气中透出的不是唏嘘感慨,而是自豪和得意――“那时我每天都挑水去卖,一天大约能卖五六十斤,两个月下来赚了差不多5元钱。不仅2元多的学费赚出来了,还成了村里最富有的孩子。”

“当时,听妈妈说我家隔壁的小伙伴也因为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我二话没说,自己跑到学校帮他交了1元8角钱的书本费。当他妈妈看到那些书的时候,拉着我的手流下了眼泪,一个劲地和我说谢谢。这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自豪。”陈光标说,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许下心愿:如果自己今后有了钱,一定要帮助更多的人。

打那以后,陈光标开始不断找寻赚钱的路径,他经商的才干也开始一步步显露。13岁那年暑假,他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到10多公里外的安徽卖冰棒,每天能赚五六元钱。后来,他又开始贩粮食,一天能赚300多元。到17岁那年暑假,陈光标已经攒下了2万多元,成为全乡唯一的“万元户”。

陈光标的第一桶金

商海既有机会也有陷阱,心地善良的陈光标在经商过程中也曾被骗过。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光标认识了一个在淮阴小商品市场做生意的温州人,两人决定一起做棉鞋生意。那是陈光标第一次决定与人合伙做生意。当时,忠厚的陈光标先行支付了3万元的货款,可是等货发过来,才发现那些货全是伪劣产品:鞋底全是硬纸板糊的,晴天还看不出来,一到雨天鞋底就全烂了。

辛苦几年挣来的钱全赔了进去,当时陈光标心疼得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几天之后,陈光标重新振作起来,从自己的老本行贩粮生意重新开始。没有本钱收粮,陈光标只能暂时赊欠着,而凭借着当年做生意留给乡亲的诚信形象,家乡的老百姓都愿意把粮食赊给他,“卖了再给钱,咱信得过你”。正是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让陈光标再次渡过了难关。

转危为安之后,陈光标又相继跑过客运运输、贩过花生,生意虽几起几落,但他却愈挫愈勇。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失败磨炼了陈光标坚韧不拔的品质。正是这一点,成就了陈光标,使他在以后的商战岁月中面对大潮翻涌,都能从容应对。

在做生意的同时,陈光标始终没有荒废学业,只要闲下来,他就会用功学习。1985年,他考入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学院附属医院工作。随后的几年里,陈光标又先后在省社科院、南京红光医药公司任职。当时,这些都是让人羡慕的安稳工作,但胸怀大志的陈光标根本不安于现状,他要自己创业。

“刚开始摸不着道道,没找到什么创业的捷径。眼看着腰包一天天瘪下去,真着急呀!”尽管如此,陈光标仍徘徊在南京街头,咬紧牙关告诉自己不要放弃,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成功,死也要死在外头。”

26岁那年的一天,陈光标在街上闲逛,看到一家药店门前许多人正围着一台袖珍仪器咨询。那是新上市的耳穴疾病探测器,将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诊断出身体的哪个部位有毛病。学医出身的陈光标马上嗅到了其中的商业价值。“那个仪器不够直观,如果能让患者亲眼看到问题所在,会更受欢迎。”

说干就干,第二天,陈光标怀揣身上仅有的3000元钱,请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专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耳穴疾病探测器进行改进,通过安装显示器,让患者直观地看到身体发生病变的部位。就这样,一部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电子疾病探测仪面市了,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但此时的陈光标已经没什么钱了。为节省开支,他花15元买了床被子和一张凉席,开始在南京街头“练摊”,早上花两角钱在南京老新街口百货旁的公厕刷牙洗脸,晚上就露宿在金陵饭店旁邮电局的走廊上。那时正值盛夏,他每天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新街口为路人检测身体,每人收2元检测费,一天能赚百余元。

两个多月后,赚到万余元的陈光标开始租房,生产销售“跨世纪家庭CT”,并通过做广告打开了安徽市场。

不做财富的守财奴

1997年,陈光标的事业渐入佳境。他的第一家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随后,一次山东泰安之行,使陈光标发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

当时,泰安盛产灵芝,而且价格较低,200元一公斤,对治疗慢性病有良效。陈光标敏锐地发现其中大有商机:“灵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

带着这个令自己都兴奋的想法,他跑遍了南京大学及南京的大医院,请南京大学专家作广告策划,再请医院作临床报告。拿到生产许可证后,他又筹款到上海买了6台胶囊生产机,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粉,回来制成灵芝胶囊销售。这样一来,200元一公斤收来的灵芝制成胶囊后,售价达到2000元一公斤,这使陈光标收益颇丰。而更令陈光标感到高兴的是,他开发的“灵芝胶囊”项目促进了山东泰安的“灵芝经济”,带富了一方百姓。为此,泰安市政府还特别为陈光标颁发了“特殊津贴”。

2000年,陈光标组建了江苏黄埔投资集团。刚开始,主要业务是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再出让。后来的一次机会,使他对循环经济发生了兴趣。

2002年,陈光标得知,为配合两年后在南京举行的第四届华商大会,南京市将拆除老展览馆,另建新馆,相关部门正在寻找合适的拆迁公司。由于家中有亲属从事拆迁工作,陈光标决定加入这一行试试运气。结果,一接手才知道,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富矿:废旧的钢材可以卖给钢铁厂;报废的车胎可以清洗、切块、磨成粉,做塑胶跑道和农用车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利于环保。

陈光标开办公司第一年就拿出利润的七分之一――3万元人民币资助一个白血病患儿,第二年又拿出利润的半数28万元人民币为偏远山村修建“阳光站”,无私帮助处于困境的老人及失学儿童。迄今为止,陈光标已经累计捐出价值13.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