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注“小细节” 成就“大智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细节——预设
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性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具,蓄意安排. 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思想. 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但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只要我们在教学预案中从学生学的角度入手,精心设计每一环节的教学细节,学生的学习就会在有机的生成中张扬. 课堂也会因为预设更精彩、更有魅力.
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一位教师进行这样一个细节设计:课始,教师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引入“周”字,并板书: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的回答: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
揭题: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知识就与这个“周”字密切相关.
(教师把树叶、国旗卡片、正方形、三角形、标准五角星的卡片贴到黑板)
师: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补充板书:长(完善课题“周长”).
师:猜一猜,这些图形的周长可能跟“周”字的哪种意思有关?
生:与“周围”、“一圈”这种意思有关.
师:照大家的这种理解,树叶的周长应该是指它的……?请学生在实物上指出.
这样引入,唤醒了“周长”在学生大脑中的第一认知经验,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 这样的细节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
魏书生先生曾经说过:“教师要学会偷懒”. 这句话的含意就是: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去思考,一句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但这并不意味教师就放任不管,教师应在关键处、细节处适时给予点拨、引导. 此时,注重细节设计尤为重要. 教师课中的“懒”更需教师在课前的“勤”.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平行线一课时,当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后,一位老师开始进行平行线画法的教学. 学生自以为平行线很容易画,自己会画. 于是老师顺水推舟让他们在纸上画(事先准备)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发现部分学生用直尺或三角板的一边任意放目测差不多平行就动手画了,还有部分学生用三角板的一条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然后“平移” 该尺画另一条与之“平行”的线. 同学们欣赏着自己的作品,都很满意. 于是,这位老师让学生板演自己的画法,要求边说边画. 生1:用直尺任意放一位置,目测差不多平行就画.
这学生画完,立即有同学反对了:“这样无法知道是否平行,这只是大约!”
师:还有别的画法吗?
生2:用直尺的一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边说边演示)
师:你觉得第一步做得怎样?(生:好!)好在哪里?(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要以这条直线为准)
生2:向上移一点. (他正准备画)
师:能不能再向上移一点?(生点头)
就在学生向上平移的过程中尺子晃动了一下,学生意识到,但仍画了上去.
生3:这两条不是平行线,刚才在平移的时候,尺晃了.
师:生2的想法可真好!只是,如果在画时尺不晃动,在移的时候不倾斜该多好啊!小组讨论一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讨论,再次尝试,一会儿,学生兴奋地叫了起来. )
于是,老师又请学生上来板演.
生4:第一步和生2一样;为了让这把尺移的时候不晃动,我用第二把尺的一边紧贴三角板的另一边,然后按住贴上去的尺,紧贴着它移动三角板,到适当的位置画直线.
……
在这个片断中,学生在获得平行线的概念后,教师考虑到学生自以为会画平行线,于是顺水推舟设计让学生先画这一细节. 通过板演让学生发现用“目测”的方法画平行线是没有说服力的,误差很大;用“平移”的画法平移中会产生晃动,从而产生误差;于是用语言“如果在画时尺不晃动,在移的时候不倾斜该多好啊!”渲染、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产生探究正确方法的需要. 学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陶行知). 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为学习而设计教学. ”备课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预设一些教学细节,才能教得全面、教得精彩.
二、细节——发现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预设,更强调生成,强调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教学细节往往形成和产生于情境中,形成和产生于师生的互动中,形成和产生于偶发事件中.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把握课堂中的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找规律”的练习课上有一道找规律填数的题目. 题目是:2000,400,80,( ).
题目刚出示,学生就齐声报出了答案,这在我的预料之中. 为了加深印象,我追问:“谁来说说各数之间有怎样的规律?”没想到这一问,却生成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精彩. 同学们很顺利说出了“前面一个数除以5,就得到它后面的一个数,所以80 ÷ 5 = 16”的规律后. 却见一位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眼睛盯着我想举手又不敢举手,我观察到了这个细节,就及时走过去摸着他的头问:“你还有想说的吗?”只见他站起来怯怯地说:“我算出来也是16,但规律和你们的不一样. ”听了他的发言,我鼓励他把不同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在老师和同学的期待中这名同学说:“2000 + 2000 = 4000,去掉一个0,就是400,400 + 400 = 800,去掉一个0就是80;80 + 80 = 160,去掉一个0就是16. ”听了他的回答很多同学一头雾水,我引导学生理解这种算法的算理,大家一致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孩子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 把握住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 课堂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教学才会那样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