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定西市黄芪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黄芪病虫害发生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黄芪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当地黄芪种植户的收入。因此,有效地防治黄芪病虫害,对提高黄芪品质、产量以及稳定黄芪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黄芪主要病虫害有黄芪白粉病、黄芪根腐病、豆荚螟、中国豆芫菁、黄芪种子小蜂、蝼蛄、蛴螬等。

关键词:黄芪;病虫害;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3-61-03

定西市为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盛产当归、黄芪、党参等各类名贵中药材300多种。近年来,当地政府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为战略主导产业,提出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种植、加工、流通标准化。目前,中医药产业成为统筹城乡发展,贯通一、二、三产,带动农民增收,引领地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壮脾胃、固表止汗、托疮排脓等功效。黄芪含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及叶酸等。2010年,定西市黄芪种植面积达1.75万hm2,占全国的40 %。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黄芪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当地黄芪种植户的收入。因此,有效地防止黄芪病虫害,对提高黄芪品质、产量以及稳定黄芪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黄芪主要病虫害有黄芪白粉病、黄芪根腐病、豆荚螟、中国豆芫菁、黄芪种子小蜂、蝼蛄、蛴螬等。在本文中,笔者将对黄芪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防治措施

1 黄芪病害

1.1 黄芪白粉病

1.1.1 症状 黄芪白粉病主要为害黄芪叶片及叶柄、嫩茎和荚果。罹病初期叶片两面生白色粉状斑,后期呈近圆形粉末状灰白色霉层,为病原菌的菌丝体。发病严重时叶片呈黄褐色,干枯,造成早期落叶。叶片和茎干同事受害,则植株枯萎死亡。

1.1.2 病原 病原物为豌豆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

1.1.3 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翌年5~6月在适宜条件下,闭囊壳释放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首先感染二年生黄芪植株,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8~9月病情严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形成子囊果,随病残体落入土壤越冬。重茬或者与其他豆科植物连作的地块发病较重。栽培管理粗放,施肥浇水不当尤其是施用氮肥过多,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1.1.4 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药剂防治,播种期施用70 %敌克松粉剂30 kg/hm2加入适量细干土撒入畦内,轻耙使之与土拌和,进行土壤消毒。用70 %甲基托布津WP1 000倍液或50 %苯来特1 000~2 000倍液灌根,有较好的效果。发病期可用25 %粉锈宁WP 800倍液,50 %多菌灵WP 500~800倍液,30 %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50 %硫磺SC 2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药1次,连续2~3次。

1.2 黄芪根腐病

1.2.1 症状 为害黄芪植株的根部。受害植株地上部分初期生长点萎蔫,最后全株叶片脱落、枯死。发病后期,植株侧根腐烂,极易从土中拔出,茎基部及主根上有红色条斑或纵裂,根部及茎部横切面维管束呈褐色。

1.2.2 病原 普遍认为该病主要病原菌是茄腐皮镰孢,其次是串珠镰孢、木贼镰孢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1.2.3 发病规律 镰刀菌是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长期腐生。病菌借水流、耕作活动等传播,通过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叉根分枝裂缝及老化幼苗茎基部裂口处侵入。地下害虫、线虫为害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管理粗放,通风不良,土壤黏重地块易发病。4月中旬发病,6~7月连阴雨后转晴,气温突然升高易发病,植株常成片死亡。

1.2.4 防治方法 选择砂质土壤种植。黄芪为深耕性药用植物,要求土壤有较好的通透性,防止湿气滞留,切忌在黏土地中种植。进行轮作,实行条播或高畦栽培。种子处理。播种种子用温水浸泡6 h,然后用种子重量4 %的50 %多菌灵WP拌种,晾干后播种,可降低苗期发病率。拔出病株。齐苗后,发现病株及时销毁,并用50 %多菌灵WP 800~900倍液浇灌病穴。

2 黄芪害虫

2.1 豆荚螟

2.1.1 分布与为害 豆荚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可为害多种豆科植物。钻蛀性强,以幼虫为害豆荚,将种子吃成缺刻,荚内充满粪便,引起霉烂。

2.1.2 形态特征 成虫灰褐色,体长10~12 mm,翅展20~24 mm,触角丝状,前缘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纵带,近翅基1/3处有一条金黄色宽横带,后翅黄白色。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14~18 mm,背面紫红色背线、亚背线、气门线及气门下线明显。

2.1.3 发生规律 甘肃中部每年发生4~5代。各地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附近5~6 mm深的表土中结茧越冬。越冬幼虫第2年春季化蛹、羽化,在豆荚上产卵,卵孵化后蛀入荚内为害。黄芪开花结荚时,与豆荚螟第二、三代幼虫发生期相遇,从而造成危害。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但飞翔能力弱。喜温怕湿,高温干旱时发生严重。

2.1.4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合理安排黄芪种植布局,避免与豌豆、大豆等豆科作物及紫云英、苕子等豆科绿肥连作或间作。及时翻耕整地或除草松土,调整播期,使开花期、幼荚期避开豆荚螟成虫盛发期。在成虫盛发期至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入荚前用2.5 %溴氰菊酯EC3 000倍液、20 %杀灭菊酯EC3 000~4 000倍液喷雾。生物防治,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潮湿时可施白僵菌粉(干菌粉7.50 kg/hm2加细土75 kg)。在成虫产卵始盛期释放寄生蜂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