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68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68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制定防治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11月发生产后出血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导致68例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47例(69.12%)、胎盘因素13例(19.12%)、软产道裂伤5例(7.35%)和凝血功能障碍3例(4.41%)。 结论 加强孕产妇产前保健,对引起产后出血高危孕妇,积极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率。

[关键词] 产后出血;病因预防;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1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76-02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的急症之一,少量的出血可使孕妇继发贫血、产褥感染、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大量、快速的出血可危及生命。为制定防治及护理措施,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2年11月,按照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共收治产后出血患者6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6岁,平均(25.0±2.5)岁。初产妇56例,经产妇12例,有6例为双胎妊娠。产妇孕周36~40周,平均38周,剖宫产23例,自然分娩45例。抢救成功67例,死亡1例。出血量大于2000 mL者6例,1400~2000 mL者32例,500~1399 mL者30例,其中1例因在家中分娩抢救不及时死亡。

1.2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及出血估量法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1]。产时出血量采用直接收集(盆接法)加浸血会阴垫和纱布称重(已知原重量)所得重量按血液比重1.05换算成毫升数[2]。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的原因

宫缩乏力47例,占69.12%,其中阴道分娩36例,剖宫产11例;胎盘因素13例(胎盘滞留4例,胎盘植入3例,前置胎盘3例,胎盘残留2例,胎盘早剥1例),占19.12%;软产道裂伤5例(阴道壁损伤4例,宫颈裂伤1例),占7.35%;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4.41%。有高危因素者5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脂肪肝、贫血、羊水过多、双胎、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子宫肌瘤等),占73.53%。有引产或流产史55例,占80.88%。 2.2 产后出血患者的转归

所有患者产后认真检查宫缩和出血情况,迅速查明出血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对宫缩乏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立即徒手按摩产妇子宫并同时应用宫缩剂,缩宫素20 U肌内注射或缩宫素20 U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500 mL静脉滴注,以刺激子宫收缩,压迫宫底排除宫腔积血;胎盘、胎膜残留者行清宫术;对经产道分娩时,若胎儿胎盘娩出后,阴道持续流鲜血,应考虑软产道损伤,处理按解剖结构层次缝合撕伤处。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如发现患者有休克,快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如输液、输血等措施。其中4例反复阴道大量出血,行子宫切除术,3例抢救成功,其中1例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DIC,经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原因

(1)子宫收缩乏力: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本组资料为47例,占 69.12%,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3]。其中双胎、巨大胎儿,子宫肌瘤等高危因素与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等子宫局部因素有关[4]。同时产妇临产后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或使用镇静剂过多也是影响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和缩复功能造成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2)胎盘因素13例,占19.12%。包括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因素、影响子宫收缩,从而引起血窦不能关闭而引起子宫出血[5],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6]。反复多次人工流产是发生胎盘、胎膜粘连的主要原因[7]。因反复多次人工流产时可损伤子宫内膜光滑性,当再次妊娠时易发生胎盘、胎膜粘连粘连。本组有引产或流产史55例,占80.88%。(3)软产道裂伤5例,占7.35%。产妇过早用力、宫缩过强或滥用缩宫素,胎儿娩出过快,或胎儿过大,导致软产道损伤而致产后出血[8]。

3.2 产后出血的预防

(1)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消除孕妇对孕期和分娩时的恐惧心理,同时推行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多次人工流产手术防止胎盘、胎膜粘连。(2)重视孕妇的产前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及时筛查出妊高征、双胎 、巨大胎儿、羊水的多少、胎盘发育等高危产妇,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及早防范,产后出血的发生。(3)加强产时监护,要严密观察产程,特别是对第三产程积极管理,胎盘娩出后,应按常规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若怀疑有胎盘、残胎膜残留,立即行B型超声检查确定,并行刮宫术。(4)加强对产后的管理。要严密观察产后出血量。

3.3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1)早发现早处理。医生和护士要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审慎、独慎的精神做好病情的观察,及早做出诊断。协助医生及早处理,如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给宫缩剂、产道损伤及时缝合。由于产后出血在短时间内失去大量血液,使产妇血容量不足,迅速进入休克期。因此观察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的变化以及皮肤色泽、温度等,发现早期休克,争分夺秒极抢救。(2)快速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做好输液、输血的准备,有效地补充血容量。(3)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双鼻导管给予产妇及时,有效的给氧,流量一般设置为4~6 L/min。(4)做好心理护理。护士在抢救的同时应鼓励安慰患者,消除患者对出血有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5)病情稳定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鼓励产妇及早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4.

[2] 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 中国妇女产时及产后24小时内失血量调查[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87,22(2):316

[3] 刘海燕. 172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66-2667

[4] 郭惠. 255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97-98.

[5] 刘晓丽.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66-67.

[6] 丁光勤. 78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 医学论坛杂志,2011,14(2):116-117.

[7] 魏清贤.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44-45.

[8] 彭翠霞 . 软产道裂伤性产后出血护理[J]. 现代医院,2010,10(11):95-96.

(收稿日期:2013-03-08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