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惩罚,这个可以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不能只褒、奖,不进行惩罚,合理、适当、科学的惩罚不仅可以有效地约束学生,提高自律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健全发展。
关键词:教育;惩罚;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8-1
当下社会,“赏识教育”盛行,社会舆论对体罚“零容忍”,很多老师小心谨慎,不敢批评学生,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现象:
案例一:在一所重点中学,一男生在教室当众与女生搂搂抱抱,班主任看到后,即请该男生到办公室谈话。令班主任没想到的是:该生竟然威胁班主任要跳楼自杀,除非班主任给他下跪。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班主任屈服了,而这个学生转身得意地跑到班上宣布:班主任老师已经给他跪下了。
案例二:仅仅因为儿子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教育”了一顿,学生家长便纠集数人将老师殴打至死――这是发生在陕西铜川耀州区南街小学的一个令人震惊的惨剧。被害人邱淑娥是该小学的语文老师,带头行凶者张宏文则是她班上一名学生的父亲。
……
可谓:学校教育之偏,家庭教育之纵。
一、教育惩罚的内涵
教育惩罚是指对个体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改正且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约束力的教育方法,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旨在使学生受到警示,控制其不良的思想、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合理的教育惩罚是合乎法律规范、合乎道德规范、具有教育性的惩罚,是罚而有据,罚而有理。
有学者提出对学生进行“绿色惩罚”。“绿色惩罚”就是在惩罚教育中注入人性关怀,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尊严与平等性,让学生顺畅地接受并对教师心怀感激的惩罚教育。它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目的是为了矫治缺点而非对学生造成身心的伤害。例如:娱乐性惩罚(可以是唱歌、讲笑话、讲故事等),服务式惩罚(这种惩罚就是让犯了错误的孩子打扫班级卫生、收作业、发作业本等)……
二、教育惩罚的必要性
1.教育惩罚不可缺乏。近年来,“赏识教育”、“快乐教育”已成为不少家长和教师竞相采纳的教育方式。欣赏可以给孩子鼓励,提高积极性,固然是必须的。但是现在发展到了好多地方、好多学校出现无批评教育,甚至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老师大都谈罚色变,不支持惩罚,更不存在体罚。这样赏识出来的学生必然不能正确面对错误、必然逃避承担责任。
教育家孙云晓说:“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教育惩罚与赏识教育一样,都是教育者教育行为中常用的激励、鞭策手段,是制止受教育者与群体目标不一致的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恰当的惩戒,可以使犯错误的学生懂规矩,从而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在必须实施惩戒教育时,教师要勇敢地行使手中的惩戒权力,为学生的错误进行斧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教育惩罚不仅是对学生立即改正错误的要求,更是养成其正直、果断、公正、严明、有责任感等良好品质的途径。惩罚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环节。
2.教育惩罚意义重大。做家长的都有这样经历:当你告诫孩子火不可随便触摸时,他或许不信,或许因抵挡不住跳动火苗的诱惑而偷偷地去触摸,结果带来的必然是灼烧之痛。当你告诫孩子不要把手伸进开水瓶时,他不加理睬,或许因抵挡不住升腾的热气而伸手探入,结果带来的必然是红肿的水泡。但,这种伤痛会使孩子刻骨铭心,使他不会再随意触摸开水和火苗,这就是惩罚产生的教育效果。正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惩罚并未赋予纪律以权威,但惩罚可以防止纪律丧失权威。”并且,通过惩罚违规者,还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作用。
(1)教育惩罚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可以通过说教、示范等方式。但不可否认纪律和惩罚也是达到行为目的的途径,惩罚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了解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教育惩罚有促使改过和激励作用。只有承认做错了事并接受惩罚,才有助于学生了解道德责任并进一步发展道德意识。如果学生不能或不愿正视惩罚,那么他就难以在正确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惩罚可以使犯了错误的学生觉醒,能使学生知耻,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惩罚是为了确证纪律规范所具有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是为了让违纪学生重塑对纪律规范的虔诚尊重。通过惩罚,使违纪学生重新树立起对纪律规范的敬畏感,从而自觉地遵守纪律规范。
(3)教育惩罚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当人犯错的时候,内心都应该有接受惩罚的准备,这也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些逃犯在被抓获时,反而感到“轻松”和“解脱”。只有那些很少接受惩罚或是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学生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会让他懂得永远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
教育惩罚是必须的。但,惩罚应该建立在尊重和爱的基础上,即惩罚要“合情、合理、合法”,这应该是教育工作者要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