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谢山水诗景物观察视角的拓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谢山水诗景物观察视角的拓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谢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继往开来的山水诗人,其景物观察的角度有很多新的拓展,本文从其观察的角度及其构图方式等方面对其山水诗进行探讨。

关键词:景物观察 视点固定 登高临远 平远构图

谢,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成就极高,倍受同时代及后世诗人、评论家的推崇。同为“竟陵八友”的沈约称“二百年来无此诗”[1];先为竟陵王萧子良文友,后为梁武帝的萧衍也曾说:“三日不诵玄晖之诗,即觉口臭。”[2]唐代大诗人杜甫云“谢每篇堪讽诵”;(《寄岑嘉州》)李白更有十余首诗歌称颂谢的诗歌;沈德潜《说诗语》谓“齐人寥寥,玄晖独有有一代”;王世贞《艺苑卮言》称谢“一时文杰”,等等,不胜枚举,均对谢的诗歌创作成就加以肯定。

谢诗作绝大部分以“望”为主。“望”字共出现62次,其中用在题目中的就有好几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落日怅望》、《宣城郡内登望》、《后斋迥望》、《望三湖》、《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和刘西曹望海台》。这些只是题目有明显标志的,至于题目没有明显标志的,数量也不少。其他一些跟“望”意思相近的词如“眺”、“瞰”还没有统计在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会有不同的感受,诗人或者身处静室,或凭窗倚栏,极目远眺山川景物,在方寸间展现山水之姿。谢观景的视角有如下特点:

一、视点固定

也就是说,这些景物都是在一个方位,一个固定的中心看见的,这个中心就是诗人自己。为便于比较,我们先看看谢灵运的《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阳乌尚倾翰,幽篁未为。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风雨非攸吝,拥志谁与宣?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人把他在游历过程中所见的景物一一记录下来,从其中“沫江”、“涉清”、“登陟”、“披林”几个词组,我们可知诗人游历的足迹。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位置不是固定的,他是边走边欣赏着两旁的景色。我们也跟着诗人乘着一叶小舟,在山水中畅游。因此他所写出的景物,是在他整个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以,诗人的视点随着他的游览而不停地移动着。谢灵运的山水诗几乎都有这种特点。

而谢诗就不同。《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写诗人登峰而望,峰是固定的;《高斋视事》于高斋观望景物,高斋是固定的;《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诗中景色都是在“新亭渚”所见,“新亭渚”也是个固定的位置。因此,小谢与大谢的一个显著不同,是其诗中观赏景物的视点已经由不定变成了固定。

谢以后的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多与谢一样,从一个固定的视点观望并摄取景物,如庾信《出自蓟北门行》:“蓟门还北望,役役尽伤情。关山连汉月,陇水向秦城。”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都可见到他们受了谢这种写法的巨大影响。

二、登高临远,把握整体

由于视点是固定的,诗人就不可能一一接近景物仔细观察和描写,而只能就各种景物构成的整体画面进行概括性的描写。依然以《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为例,谢灵运同景物的距离是接近的。由于他深入山水之中并不断移动方位,使他对各种景物的观察更加细致,也正因为如此,他对景物也就不可能作整体的把握,而只能是把游历过程中所见的景物一一罗列出来。所谓“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虽觉亲切幽静,但是各景物之间只是单线的连接,不能彼此关联构成一幅整体的图画。而谢诗中的景物,却可以多方互相映衬,彼此关联,构成了一幅整体的画面。如“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新亭诸别范零陵云》),“云”、“野”、“水”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读了这两句诗,仿佛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平坦无际的原野上一条河流在蜿蜒流动,一层淡淡的云雾在天边缓缓飘移。而谢灵运的“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由于既不同地又不同时,我们当然不能这样联想:它们是两幅各自独立的图画,而二者之间仅仅由于诗人的游踪才把它们这样并列起来。

谢由于注重对景物的整体把握,他的诗中就出现了一些用来刻画整体画面的、具有模糊性的词,如“暧暧”、“离离”、“苍然”、“耿耿”、“苍苍”等,这是谢灵运诗中没有的,这些词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彼此之间的界限也并不明显,但用它们来刻画景物,对于读者从景物中得到一个总体的印象,确是很重要的。

他早期的《入朝曲》,似乎已觉到空间的广阔容易把握一种整体性氛围: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

作者似乎居高临下,俯视全城,包括乐声都在俯听之中,而所有景物都出现在凝神眺视静听之中。谢此诗无甚深意,而刻画描写却真切多了。这不仅显示都邑风光进入山水诗的审美范畴,而且表示山水诗中注入日常生活化的活力。谢同时所作的《元会曲》、《郊祀曲》、《钧天曲》、《出藩曲》、《校猎曲》、《从戎曲》,都采用与此相同的手法。在这些诗中,作者并非均置足高处,而是有时借助想象化为俯视所见,展现出高华流美的风格,这正是作者前期汲汲以求的审美风范。如《出藩曲》写道:

云枝紫微内,分组承明阿。飞极浦,旌节去关河。眇眇苍山色,沉沉寒水波。铙音《巴渝曲》,箫鼓《盛唐歌》。夫君迈惟德,江汉仰清和。

作者放目凝眺,一切庞大的船队和仪仗的运动都显现在视域之中。它和《入朝曲》一样,同样把各种景物通过自己的描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审美空间的辽阔绵远,正是作者在美感上的有意识追求。

三、高旷平远[3],创造开阔的画面,对景物有所取舍

由于诗人视点固定,注重整体的把握,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所组成的画面,当然比谢灵运那些由于深入山水中间造成的诗中幽深的画面更加开阔。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空间地域方面,一是时间的延续性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这是一个多么广阔的场面!广大的平原一望无际,江水滔滔不见始终,而空中漂浮的云雾又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在时间的延续性方面,我们以他的另一首诗《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中的几句话为例:“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淌,就像诗人自己心中的悲思一样绵绵无止。可见,谢诗中的时间也常常是延伸很长的。

谢灵运诗中的景物也有时间感,但是由于诗人不停地移动自己的位置,景物转瞬即逝,时间是很短的。由于他近距离地观察景物,他笔下景物的空间也是很狭小的。在谢诗中“远望”更常见的是他站在窗前的眺望,或者从摆满公文的案前抬头一瞥,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大自然的魅力。《冬日晚郡事隙》:

案犊时闲暇,偶坐观卉木。飒飒满池荷,荫窗竹。檐隙自周流,房栊闲且肃。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前四句写在座上一观,后四句写檐下一望,都是描绘的远望的景物。后四句平远构图最为明显。《后斋迥望》:“高轩瞰四野,临牖眺襟带。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夏木转成惟,秋荷渐如盖。巩洛常眷然,摇心似县旆。”诗人视线由远而近,景物由大至小。远景只是山水白云而已,近景则轮廓清晰,更衬出远景的辽阔。远望近观中,流露出空间的遥远和时间的匆匆,这从“里”、“外”、“转”、“渐”看得出来。《与江水曹至滨干戏》:“远山翠百里,回流映千丈。花枝聚如雪,芜丝散犹网。”亦是由远而近写来,近景簇点密集,加上细笔勾勒,历历在目,远处则翠山无际。远近景物清晰程度落差特大,愈加显出平远的特征。《游东田》的“远树暧仟仟,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近景极为细微,则远景又特别朦胧,又用远静近动,更加显示平远空间的距离。远景犹如水墨渲染,显出气韵生动;近景描摹至为细致,生动飞舞。整体以淡远取势,疏密有致,笔意清秀,语自浑成。

“平远”最能体现谢冲融平和的个性特色,所以反复出现。《和徐都曹出新亭渚》:“结轸青交路,回瞰沧江流。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沧江、草岸、桃径、桑道,取势不迫,景物均平坦地分布,平远中显出清新生动,风光旖旎,细密妥帖,其中春光、水光、露光,描摹得异常真切,如在目前。

谢灵运笔下的景物,是像根链条一样连结起来的。顺着诗人游踪的延伸,他把渐渐向自己靠近又渐渐远离自己的景物一一写入诗中,面面俱到而唯恐遗漏,是不太注意剪裁,对景物进行选择取舍的工作的。而谢则不同。他要整体把握各个景物,注意它们之间的彼此映衬的关系,构成一个整体的画面,就必然对景物有所取舍。一般来说,他用突出的、显眼的景物先勾勒出这幅画面的轮廓,而那些不突出的、不显眼的景物则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如“苍苍”等一笔带过,注意了详略得当。我们以他《高斋视事》一诗中的写景部分为例: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

在这几句中,白的雪与青的山,对比鲜明,容易入眼,雾与白日,场面广大,也不能忽视;江、海、村、树,是画面必需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它们与天空的雾和日相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们联系到了人事,使景与人联系起来,为下面诗人抒情创造了条件;再就是除了上述的青山、白雪、雾、日以外,它们也是最为显眼的景物。但是,除了这些景物之外的一些更为细小、具体的景物,诗人却一笔带过,这是因为即使把它们写出,对于刻画整个画面,对于随后诗人的抒情都没有什么帮助,而它们本身所占的空间又小,诗人看不见,也容易被忽视。

参考文献:

[1]南齐书・谢传[M].中华书局,1972年.

[2]《太平广记》卷百九十八引《谈薮》[M].中华书局,1986年.

[3]北宋郭熙.《四库全书・林泉高致・山水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