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与战略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与战略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非农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城镇化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国内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启动农村市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乡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基础和条件;战略意义;战略选择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历了三次改革与发展的“浪潮”:第一次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这场生产关系领域内的大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增长,解决了绝大多数地区的温饱问题,也为城市企业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初始条件;第二次是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通过“离土不离乡”的乡村工业化模式,转移了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扭转了自明清以来我国农业高土地生产率和低劳动生产率紧密结合的“农业内卷化”倾向。国外学者甚至称之为八十年代我国发生的“一场静悄悄的产业革命”;目前我国农村正面临改革与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即农村城镇化。随着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已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这种“没有城镇化的工业化”尽管避免了许多国家曾出现过的“城市病”,但却使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经营成本高、效率低,甚至带来浪费耕地、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阻碍了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持续发展。以工业化推动的经济增长势头在八十年代末开始减弱,直到1992年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进农村城镇化之后,经济发展才开始了新一轮的由城镇化推动的高速增长。也可以说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轴心发生了转移,即从工业化推动型经济增长转移到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总的来看,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依次演进的,正是由于前两个阶段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崛起,使我国农村城镇化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2,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和条件

2,1农民已具有从事非农产业的经验和适应城镇生活的技能,城镇化的主体已经成长壮大起来。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采取“亦工亦农”和“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模式进入乡镇企业从事生产;一部分农民则以自理口粮形式进入中小城镇务工经商;还有一部分农民以流动人口的形式进入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在这种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的过程中,他们积累了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的经验与技能。一部分人还有了在城市生活的亲身经历,使得他们向往城市生活,并迫切希望成为其中正式一员。他们作为农村城镇化的主体已经成长壮大,并逐步成熟起来,为加快农村城镇化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

2,2乡镇企业的崛起使农村非农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农村城镇化创造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众所周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始于农村,在城镇国有企业受制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时,乡镇企业发挥了其机制灵活的特点,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农村非农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统计,1987年我国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达4500亿元,首次超过农业产值,全国有8500万农民转入或部分转入非农产业,大约占农村总劳力的1/5。1978年-1987年9年间,非农产业产值年增长28%。1992年全国农村工业总产值达到1217.9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09%,所占比重首次上升到50%以上。在苏南等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农村工业更是早已从“半壁江山”发展为“三分天下有其二”。这些乡镇企业在农村地区生根以后,直接带动了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小城镇的兴起具备了坚实基础。

2.3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农产品出现剩余。一部分农民家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民间资本,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创造了有利条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后,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迅速增长,绝大多数农产品已出现剩余。城镇非农业人口凭票购买粮食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这就消除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务工经商的主要阻碍。同时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升,改善了农业贸易条件,农民收入水平得到迅速提高。1979~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长到4761元。一部分农民家庭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民间资本,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提供了初始资本。

2,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农村城镇化具有了一定的城镇体系基础,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小城镇开始恢复活力,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目前全国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建制镇约2万个。2007年底,我国城镇人口5.94亿人,城镇化水平44.9%,比1982年的21.1%提高23.8个百分点,二十五年间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年均0.8-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这使以前城镇体系中大城市比重过高、小城镇发展不足,“头重脚轻”的状况有所改善,尤其近年来城市群发展数量与质量迅速提高,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在空间布局上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客观基础。

3,加快农村域镇化的战略意义

从近期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市场上已出现产品相对过剩的状况,有效要求严重不足。特别是随着国际性金融危机的逐步加深,通过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有限。政府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农村城镇化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消费模式从而增加有效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近期来看,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扭转我国宏观经济“偏冷”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3,1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能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成为启动我国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解决需求严重不足问题的“切入点”。我国要扭转宏观经济“偏冷”的趋势,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立足于国内需求的增长,当前国内需求不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产不增收,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使农村市场缺乏活力,因此启动农村市场成为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当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农民转移到城镇居住和生活盾,腾出来的耕地可以向农村种田能手集中,从而扩大农户的经营规

模,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又成为农副产品的购买者,扩大了农副产品的孵求量,有利于解决当前对农产品需求不旺,农副产品“卖出难”、“卖价低”等问题,对于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加快农村城镇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有机构成的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者的能力已明显减弱。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离土又离乡”,从农村跨省、跨地区流徙到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不仅给大中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随着城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单是依靠现有大中城市来吸纳和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无法满足需求的。而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就可以就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或是今后一定时期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以我国现有2000多个县城来看。可以设想把每个基础设施较好、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县城或县域首位小城镇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龙头”,通过一定时期的合理发展,把它们分别建成规模不同的中小城市。如果每个城镇平均吸纳5万人,就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亿人。另外,在现有的建制镇中选择2000个左右交通优越、城镇基础好、有一定规模的中心镇作为重点发展。吸引农民就近进入镇区务工经商,也至少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l亿人左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后,一方面可以缓解民工潮对大中城市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后,留在农村地区的人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压力和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3,3加快农村城镇化有利于推动着乡村产业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成为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乡村产业向集约化发展的“突破口”。我国经济在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供求总量不平衡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后,迫切需要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过去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方式,尽管在提高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避免出现“城市病”等方面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也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引发了“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农村病”。从增长方式上来看,仍然是一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乡镇企业的增长方式不转变,也就谈不上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快农村城镇化。首先,将分散的乡镇企业向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小城镇适当集中,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效益。集中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从而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乡镇企业迈上新的台阶,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次,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人口一定程度的聚集为基础,如果没有城镇化的支撑,单纯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无法实现的。而如果将分散的乡镇企业适当聚集起来,吸引农村人口到城镇务工经商,就可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I再次,小城镇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联系和沟通城市与乡村的桥梁。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民更加方便地获得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信息,从而引导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克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3,4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拓展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为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创造条件,成为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的载体。实践证明,要解决分散经营的小农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发展社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延长农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关键的一条是要建设好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活了,才能带动一大批农民致富。过去,一部分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龙头企业由于没有城镇作依托,市场信息不灵,资金技术不足,经济效益欠佳,难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资金、技术、信息的聚集地,是龙头企业天然的载体和依托。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强化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可以促进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4,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加快农村城镇化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农村城镇化这篇大文章。

4,1要以城乡统筹的思路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政府在农村城镇化中的引导作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适时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城镇化转到由政府引导和规划的城镇化方向上来,实现由自下而上城镇化向自上而下城镇化的根本转变。首先要逐步降低“进城门槛”,使亿万农民有能力进入城镇,有条件居住在城镇,有机会在城镇发展,真正融入城镇生活,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其次要进一步加强镇、乡和村庄规划,加强农民最急需、最基本的道路、给排水、环卫、通讯、电力等设施基础和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广大乡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4,2要深化小城镇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要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投资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建立和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运行机制,调动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当前特别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城镇化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城镇化水平,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4,3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于农村社会的第三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区域优势,突出自身特点,做到“一市(镇)一品”,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奠定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又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兴起和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4,4要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和城镇区域布局规律,克服城镇规划与布局上的分散性、随意性和无序性,因地制宜地建立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当前特别要集中力量建设基础设施好、有区位优势的县城或县域首位镇。稳步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镇,防止一哄而上的小城镇化倾向。

4,5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轻文化”,“重局部、轻整体”,“重硬件、轻软件”建设的不良倾向,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创新,使农村城镇化进程始终沿着正确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