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科学课程标准正在推广。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时认识到,新的课程要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着眼于认知方面。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加强了学生生活及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新课程的理念精华所在就是联系生活、社会、科技发展和学校教育,“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育人观。面对一所普通的公办初中的学生,我的课堂教学怎样适合他们,怎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学生能按我的意愿去主动自觉的学习吗?他们会喜欢这样的课吗?初中的学生有这样的能力去探究吗?在这样“活”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该怎样把握、引导呢?一系列的问题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慢慢的找到了答案。

本文以新课程的理念认识为基础,根据自己面对的普通公办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根据,创设出回归教育的本真,自成一派的科学课堂教学实践。实现课堂教学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从而为学生全面持续发展而服务。

[关键词] 初中科学、生活中学、教学案例、科学探究

作为科学教师,不停的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怎样使课堂的教学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做的最多的就是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为科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血液。

平时我们的初三复习课经常采用的是“知识陈述+例题点评+练习”的教学方式,但每次总觉得学生对这些复习课没有什么兴趣,教学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识到初三习题课或复习课如果能以生活中某一常见的物品为载体展开讨论,学习其中的科学知识,再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精心的备课,不断的在教学中也尝试运用某一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载体与学生展开讨论学习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我把这一类型的课称为生活主题型课。

好奇――认知――应用――总结创新是人类社会活动 离不开的四个基本环节。学生从生活中走来,对身边的事情比较熟悉,比较亲切。一些实在的生活用品就可引起初中生的兴趣,是较好的素材。在学生探索理论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的内容和方法,把科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理论来解释实际问题,可使学生体会到学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复习课中的生活主题课

在复习课中学生往往对这节课的知识点没有了新鲜感,引用了生活物品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新鲜好奇及亲切的感觉,由此而激发想搞明白,弄清楚的欲望。当然这些作为载体的物品应是包含着较多,且综合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把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起到巩固和强化的作用,从而得以应用到更深层次的学习中去。例如“热水器”、“自行车”、“空调制冷”“眼镜”等。

教学过程简述:

“热水器”课是以“认识热水器――研究与热水器有关的物理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对

不同的热水器提出改进建议”为主线进行教学的。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寻找有关“热水器”的资料,并了解家庭使用“热水器”基

本情况。

(二)课内活动:

1.各小组派代表作为热水器推销员各抒已见。

2.教师利用课件提供有关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热水器内部的基本结构。

3.师生讨论用电器的安全问题,复习有关三孔插座、保险装置等知识。

4.师生研究电热水器加热时间,复习热量、电能、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5.师生探究即热式电热水器的特点,体会理论设计和实际环境的要求。

6.计算三类家用热水器的实际使用价格,并学会煤气表、水表的读法。

7.巩固知识:再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热水器,并对热水器的改进提建议。

8.课外活动:利用班会时间进一步交流同学们收集的更多有关热水器的资料。

这节课放在章节的复习课中进行,是热学、电学、能源的综合复习,这样的复习课打破了传统模式复习课的“沉寂”“灌输”“厌烦”,在学生的思考探究中,自然的把所学的知识结合了起来。

习题课中的生活主题课

在习题课中引用的生活用品所包含的知识点不能象复习课中的那样复杂和综合性强,需

要的是含盖的知识点相对来讲较单一的。

比如电功率的习题课可以“白炽灯”为专题。

教学过程简述:

(一)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家记录至少3种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二)课内活动:

1.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所调查的一些用电器的电功率。

2.教师根据学生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1度电能使这些家用电器正常工作多少时间。巩固t=w/p计算中的单位统一问题。

3.师生讨论如何判断用电器能否接到某一电源上使用。巩固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4.师生共同探讨两只铭牌模糊的白炽灯,哪只是额定功率100瓦,哪只是额定功率25瓦。学生个抒己见,讨论热烈,巩固了电功率的基本计算和提高数据代入的正确性。

5.师生探究辨别白炽灯的实验研究。

以白炽灯为载体的这节习题课,改变了以往课堂紧张单调的气氛,以前当学生学习了电功率的概念课后,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相当的“害怕”,感觉枯燥无味,接下来的习题课更是抱着“无奈”在学习,课堂效果可想而知。现在以白炽灯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电器为载体,以汇报讨论家用电器的一些常见的数据为预备知识,师生共同探究白炽灯的分辨问题及实验的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同时在迫切搞清问题和乐意学习的气氛中完成了电功率的习题计算。

类似的习题课让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后自觉的启动思维的闸门,对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有了进一步的探究,使学生有了“原来这些知识可以这样用”的感触,改变了“新课好玩,习题课没劲”的局面。让学生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

新课中的生活主题课

在新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极大程度的

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动因,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在新课的教学中,最成功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最高涨,精神最健旺,注意力最集中,如果这时教师用某一生活中常见的好玩又有趣的物品及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必定能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如“垃圾桶”、“茶壶”、“电饭堡”等专题。

垃圾捅课的教学简述:

请学生比较生活中出现的几种垃圾桶的使用情况。学生觉得家里用的脚踏式垃圾桶

最为常见和使用方便。

师生共同观察该垃圾桶的内部结构。引入新课教学中的杠杆话题。

学生讨论生活中有的类似结构的物品,从而了解杠杆的概念及要素。

师生探究垃圾桶内两套杠杆的工作特点,教师引导出抽象模型,讨论杠杆的平衡条

件(由于时间关系不深入分析,放下一课时进一步讨论平衡问题)、及分类。

学生分析垃圾桶中两套杠杆的类型,巩固杠杆的基础知识,同时作为本课总结。

这样一节课,可以使学生感到“好奇、好玩” ,由于每个人家里都有垃圾桶每个人都

能说上一点,在“好胜”的驱使下又都想比别人多知道点从而去“脑动,手动”,进一步了解学习知识的实用性。同时产生还可以怎样改进的想法,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实际操作中生活主题课的效果评价与分析

以“热水器”课为例。

(一)课后的反思

在第一次试讲时,由于我的把握不到位,只顾一味的放手,结果成了一节热热闹闹的“热水器”推销课。学生讨论的重点变成了买哪一种热水器更好,整节课同学们虽然很兴奋,但收获不大,完全偏离了我的初衷:以“热水器”为载体,复习与它有关的科学问题。随后我对教案做了调整,在课件中准备了一些有关知识点的实际应用问题,课内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有目的的讨论。可见,教师在课中的“放”与“收”的作用是很大的。这也对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怎样“备学生’’提出了实际的要求。

(二)课后调查

课后,对全班同学(50个)作了调查,具体如下:

1.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下表:

我的问题 你的选择

你对今天这节课有兴趣吗? 有兴趣 没兴趣 无所谓

47 1 2

你在课前做了哪些调查? 上网 查书 收集广告 其他

19 13 26 10

你在课余有时间去收集有关资料吗? 有时间 没时间 有时有时间

15 3 32

你喜欢用这节课的方式学习吗? 喜欢 不喜欢 无所谓

43 2 5

2.你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获得了什么?(摘录其中6位学生的回答)

(1)家用电热水器的种类和各种特点,丰富了我们选择家用热水器的途径。

(2)对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有所了解,价格清楚。

(3)联系实践(际)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4)学到了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明白热水器的原理、特点。

(5)我长大后要去推销热水器。

(6)主要了解了家中热水器的工作方式及耗费能源。

其他的学生也有类似的观点.

(三)分析与讨论

1.学生喜爱这样的复习课

从课内外学生的表现和课后的调查情况看,94%的学生对这节复习课有兴趣,86%的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这充分说明本案例中的复习课型学生们非常欢迎。

(1)引导得当,学生愿意上这个台阶

①学生愿意参与调查

对于城市学生来说,虽然对热水器并不陌生,但大多数学生对它的了解远不及白炽灯熟悉,当我第一次提出让学生找“热水器”的资料时,由于范围太广,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后来,我明确要求学生重点调查热水器的使用或购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曾遇到过的情况很快提出了许多问题:“我家燃气热水器点火不行”、“我家太阳能热水器阴天下雨不能用”、“热水器品种多”、“价格太贵”、“电热水器的体积很大”等等。接着,再鼓励学生对他们所提到的具体某一方面展开研究和调查。学生马上有了积极性,在组内忙着定课题、约时间找资料。 由此可见,如果我只是高高在上的像布置作业那样的把调查任务强加给学生,学生交上来的报告也只会是敷衍交差,草草了事而已。若用通俗易懂的实际问题与学生产生共鸣,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积极参与,这样才能使收集信息的工作很好的继续下去。从课后调查的情况看,学生收集信息的途径多样,有上网的、有找书籍的、有收集广告翻出使用说明书的,而且64%的学生认为利用课余去收集资料有时还是有时间的。

②学生主角作用充分体现

本案例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教学中学生是主角。除了课前准备有关资料外,在课内让学生扮演“热水器”的推销员,既鼓舞着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从同伴中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怪不得有位学生课后说“我长大后想当推销员!”

(2)任务明确,学生具备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生收集的信息很有用从本案例实施的过程看,学生的积极性和完成调查报告的能力及质量是超出我的预料的。例如:有的小组在调查报告上特地的画出了各种热水器的内部结构,详细的标出了有关注解。同时对其内部的结构安排提出了一些疑问,如: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位置结构为什么不同?各种类型的热水器体积有很大的差别是怎么回事?有的小组到商场收集了几乎所有的热水器促销单。甚至有的小组还配套完成了一份多媒体演示稿。

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困难 有的学生面对辛辛苦苦收集到的一大堆的资料不知如何使用,调查报告泛泛而谈,洋洋洒洒几大张,只是把他们所获得的信息一字不少的全抄到报告中,随后附带上一大叠产品促销单。可见学生容易接受那种开放式的搜索形式,受科研能力的制约他们只重视资料的搜集,而缺乏有效整理和提炼素材的能力。

2.专题型课,对教师得出了新的要求

(1)教师也是学习者。这样的课所引用的物品原理很多是教参上没有介绍的,比如“热水器”这一课题对我来讲现有的知识也不比学生多多少。当学生在收集资料、准备调查报告的同时,教师也需要积极补充自己的知识。例如为了了解更多有关热水器的知识,从书店里热水器的维修用书中,找到了许多热水器结构、原理和防触电、保温装置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在网上快捷、有效的获取了丰富的资料,为丰富课堂资源下了许多功夫,也有不少收获。 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学会欣赏学生。这次当我看到学生的调查报告后,与自己的调查内容相比较,发现学生的报告一点都不逊色。甚至有的学生找到了我没有找到的太阳能热水器中的集热管图片,就与学生一起利用这些素材补充了课件。

(2)教师是引航员。“热水器”案例中的引入我设置了一个情境任务――让学生做“热水器”的推销员。 学生们各抒已见,但很容易为了某个小问题而争论不休,无故地拖延时间,这时依靠教师适度地把握机会,使学生对具有共性的问题继续进行探索。比如,课内大多数学生对电热水器感兴趣,所以在认识了各类“热水器”后,我及时引导学生以“电热水器”为主线进一步展开讨论。在学生们的推销和选购中自然而然的深人了解了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加热器的选择、保温材料的选择、使用时的安全问题等。接着,我又抓住学生在讨论时提到的“电热水器加热需要很长的时间”“冬天够不够家里三个人洗”“费电”“保温效果差”“报纸上的漏电安全问题”等,适时地出示了有关应用性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掌握了有关问题。课堂上各环节过渡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效果很好。在本节课中曾经讨论了“即热式”热水器是否适合家庭使用的例题,课后作了类似问题调查测试,与基本素质相同但采用传统复习形式完成对应教学任务的班级相比,结果上传统课的班级学生正确率只有42.66%,而本班的正确率是74%。这说明这样的教学并不会耽误学生,只有教师当好引航员,学生完全可以在讨论“家庭是否适用流动式电加热热水器”这样一个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时,自然而然的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值得思考的问题

生活主题型课是针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与社会实际应用和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内容的一种教学尝试,在实施过程中有成功之处,同时遇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教学需要开展社会调查,如何符合商家的运作规范?

在准备热水器课时,为了使课堂的内容更为丰富,本想找一些关于热水器的制作材料和结构模型,却被告知因商业机密而不能泄露,最终作罢。其实,一直在讲台前高高在上的我从未想到,在这之前所学的教学理论中也并没有关于商业上的规则指导,原本可以使课堂的内容更加充实,无奈于社会的实际而作罢,的确有些可惜。这就让我们考虑到以后类似这样的教学,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密切,会不会与社会的一些运作规则产生冲突,该怎样两全其美的解决呢?

学生需要能力锻炼,与家长的保护作用有冲突怎么办?

有些课需要学生事先通过调查更深入的了解,在可以在课堂上有内容可说。但有的学生在做调查的过程中家长担心多、不放手。有一份调查报告是那位身为组长的学生家长代替学生完成的。这真是哭笑不得的事例,学生的成长需要锻炼,家长的担心又是情有可愿的,怎么处理好这种矛盾呢?

课内只有45分钟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怎么办?

从许多的教学案例来看,要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某一物品面面俱到的讨论显然是有困难的。其实这样的学习需要更多的是给学生调查、动手、交流讨论的时间,热水器这节课课前利用了国庆长假的时间,真正在科学课上的45分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本案例中许多学生准备的演示作品很精彩,但都因为时间不够而没有展示,课内只能完成对电热水器的有关讨论。为弥补时间不足的缺陷,课后利用了一次班会课继续讨论和展示学生准备的精彩作品。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接受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更多思考着怎样优化课堂的教学实践,本着在问题中研究的想法,本文中所提到的案例的教学只是一种尝试,在这样的课堂上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讲,有东西能学,有知识会用。实践证明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课,所以学生也喜欢上了我,也因此获得了“杭州市学生最喜爱教师”的荣誉称号。当然我的探索不仅与此,只要以“教书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师生共同完善和发展为本价值观,加上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探索和创新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总之我的目的是把科学的课以亲切熟悉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进一步的开拓创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朝晖、申仁洪.研究性学习教学论[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5361-3339-1CNY30.00

[2]陈允成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78-7-208-06972-5CNY48.00

[3]张伯巍,张克勤.课堂教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7-308-00819-3CNY3.50

[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303-05911-3CNY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