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无声的音乐和有声的书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声的音乐和有声的书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代把书法称之为无声音乐,那么可不可以把音乐称为有声的书法呢?当然是可以的。虽然听着有些玄乎,但仔细揣摩一下,还是饶有趣味的,因为它们是相对的,而且是辩证的。当今知识爆炸,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所谓无声的音乐,除了没有声音以外,书法基本上具备了音乐的所有特性,所以它又可以被比称为“音乐”。音乐有四大性质:音高、长短、强弱和音色。

音高在音乐上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多少。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的次数越少音越低。但在书法上怎样体现出频率呢?它是指毛笔在运笔时的快慢来决定的。这一点很多写书法的,即或不少书法大家在实际理论上也没搞清楚。草圣张旭见担夫争道、闻鼓吹、观公孙大娘舞剑,深悟书法运笔疾、涩之奥妙,这些都与书法中毛笔的运动轨迹和振动频率有关。楷书速度宜慢,行书宜用中速,而草书特别是狂草更宜快速运笔。音乐中的快板、中板、慢板在很多情况下都与书法是相通的。张旭号称张颠,常于酒醉之后用头发濡墨而书,其兴奋激烈之时挥毫之状、速度疾徐是可想而知的。

长短在音乐中是指音延续的时间。音延续的时间长音则长,否则音就短。书法中的长短运用更是比比皆是。“永”字八法中的“掠”即为长撇,“啄”即为短撇。横、竖、点、捺、挑等都有长短之别。而且这些变化都是由运笔时延续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这在音乐中被称为时值,是由声乐或器乐演唱(奏)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

强弱是由振幅决定的,振幅是指物体振动时的范围大小,范围越大振幅越大,反之则振幅就越小。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书法中的强弱则是指运笔的力度和范围大小而言的。运笔时力度大,范围宽,书法的笔道相对就粗强而遒劲,如果运笔时力度小,范围窄,书法的笔道就弱而纤细。这样由于书写时笔的提按运转,产生强弱、粗细的线条上的变化,能够给人以节律上的美感。

音色是指发音体本身(形状)的性质及其泛音的多少而决定的。譬如男的发音雄壮和浑厚,女的发音优美和柔顺。钢琴的音色像男性,所以称为“乐器之王”。小提琴声音温润像女性,故称之为“乐器之后”等。然而音色这个称呼,是音乐借用绘画的色彩来对自己进行表述的。音乐是看不到色彩的。但是书法就不同了。自古就有所谓“画有七彩”、“墨分五色”之说。用“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书法与音乐,真乃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音乐称为有声的书法,未见前人提及。我想这个问题还是能够讲通的。现在我从书法属性同音乐的比较中加以论述。

在对于书法艺术性质的诸多观点中有所谓“具象”说、“抽象”说、“意象”说等,我主张“三象合一”说。为什么呢?因为书法艺术确实在三者之中都存在,只是存在的成分多少不同而已。

书法艺术首先应该是文字。“书画同源”,画“具象”成分多,所以写实性强。由“具象”的积累,质变而为“抽象”,书法从绘画中“抽象”出来,从而写意成分多。“意象说”似较全面,但它把“意”与“象”割裂开来去认识看来也有片面之嫌。

音乐是时间艺术,“具象”性稍差,但抽象性与写意性正是它的特长,所以它又可以被比称为是有声的“书法”。书法的表现形式是以线条为载体的,线条美如同音乐上的旋律美一样,它是决定一首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志。线条有粗细之分,“铁线篆”和“瘦金书”是用细线条写成的,它具有清淡、纤巧、流畅之美。颜真卿和何绍基的书法多以粗线条为主,其给人以浑厚、苍劲、凝重之感。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啥倍受中外群众的喜欢,主要原因是它的旋律太美了。何占豪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当导演和舞台美术无法表达时,这就该用到我们音乐的功能了。这说明了音乐的写意性是举足轻重的。孔子向师襄学琴,弹到“文王操”时说自己似乎见到了文王,这时师襄自愧不如,因为老师在意境上还没有想像见到文王。这就说明了“意象”到了高端也是会“具象”的。所以“意象”、“抽象”、“具象”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书法贵圆,但圆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锥画沙和屋漏痕就是指线与点、方与圆的关系。然而书法并不完全是由单线条来表现的,而是由成组线条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中国书学认为:神、气、骨、肉、血五者兼具才成其为书法。骨、肉、血是线条本身的美,神与气是“意象”的美,单个线条的美与组合线条的美,综合起来就更美。不像西方美学认为:“单个线条可以是不美的,组合起来的线条美才是美的。”音乐结构中的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正是这种单线条与多线条的纵横交插与组合(织体)。主调音乐是以一个旋律为主,其他旋律为副的手法来组织音乐的。副旋律是不能独立的,它只能作为衬托声部来为主旋律服务。而在复调音乐中就不同了,它是在各个声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保持纵向和横向的有机结合,从而给人以立体感。

字以单线为组合,篇以多字为组合,研究这种字与篇的组合在书学中称为“结构”和“章法”。“结构”和“章法”是以呼应和对比的手法来完成的,这就是说写书法时“气”与“行气”要首尾呼应,上下相连。如同曲式学上的【A―B―A’】一样,A与A’是前后呼应的。对比的手法在曲式学上如【A―B】是简单的二段体,A与B是不同性质的两个乐段的对比。【A―B―A―C―A―D―A】是既对比又呼应的回旋曲式……在书法中这种对比更是多种多样和千变万化的:有主次对比,大小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偏正对比,向背对比,还有擒纵、远近、明暗、浓淡、干湿等不一而足。总之,中国书法中的结构学是值得我们的音乐工作者来好好研究和深入学习的,贝多芬的伟大不在于他的旋律法与和声学(据说他旋律不如巴赫,和声不如瓦格纳),而在于他在曲式学上创造宏伟的建筑。

如果我们中国的书法家真的能够悟到什么是无声的音乐的话,那么他就会像指挥家一样,尽情挥毫去漫游音乐的殿堂,领略声乐和器乐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而我们的音乐家,特别是作曲家和指挥家,如果能够通过谱笔和指挥棒,使谱纸和音符像书法一样,赋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底蕴,那么将为这两种艺术走向世界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前途。望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学术机构对于国学教育特别是书法教育,更加珍视、扶持和倡扬。也望我们的书法工作者在学法上不仅立足本国,也要面向世界,把书法这一国宝推介为全球最响的艺术品牌。更望我们的艺术工作者特别是音乐工作者在面向西洋的同时,把看点多投向中国传统领域这面,也许会为你的艺术产品开辟一个更大的交易市场。看吧!一个继往开来、中西合璧、新世大唐、和谐社会将为时不远了!

(作者单位:洛阳文化艺术学校)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