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后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后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施新课改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课堂上出现的许多问题无法在课堂上及时解决,老师往往会说“我们课后探究”。但事实上,下课后,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能够将“课后探究”落到实处地微乎其微。这种情况其实大多数教师都心知肚明。其一,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其二,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一节科学科结束了,但我们的科学探究才刚刚开始。

下面就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后探究”,谈一谈我的几点建议:

一、挖掘教材资源,寻找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激发探究热情

探究热情是将课后探究进行到底的原动力,如何将学生心底的探究热情点燃,是学生能否自觉有效地参与课后探究的关键。

学生对问题感兴趣,想研究。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我们首先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待妙趣横生的科学世界,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几个知识点,科学概念的传授,和实验结论的得出。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研究蜗牛》一课,在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是观察蜗牛长什么样,讨论蜗牛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喜欢阴暗,还是喜欢阳光等问题。这是基本的教学要求,但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对于“蜗牛是怎么传递信息?”“蜗牛会游泳吗?”“蜗牛离开它的壳,还能活吗?……”学生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的一句话一带而过,而应有意识地把它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研究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去研究。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前,首先应该对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中确定比较容易完成的、确有价值的问题,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以达到真正在课外探究中提高能力的效果。

二、提供方法支持,坚持从扶到放,呵护探究热情

作为刚学习《科学》的小学生来说,完全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难度比较大,此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合作者、推助者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养蚕》单元,介绍养蚕的注意事项时,老师说道,蚕宝宝对环境要求特别严,既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吃的桑叶也要干净。有几个调皮的学生突然站起来问道:“老师,苍蝇为什么生命力这么强,在又脏又臭的地方照样生活的一点事也没有?”这位老师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将这个问题留给学生:“你们课后可以探究一下。”但这位老师并不是一句话敷衍了事,紧接他又问道:“你们觉得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提出各自看法:

――与周围的气味有关,――与周围气温有关,――与它的免疫力有关。

然后老师将班级学生根据看法不同分成三组,分别是“气味”组,“气温”组和“免疫力”组。

分组结束后,各组制定出研究方案,例如:“气温”组把苍蝇白天放在室外,晚上放在室内,利用白天和夜晚的温差来研究。“气味”组在玻璃缸内放一条臭鱼,一条新鲜的鱼和一个馒头,然后将苍蝇放入玻璃缸,看苍蝇更喜欢哪个。“免疫力”组,利用询问医院医生,上网查资料的方法来研究。

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们热火朝天地忙开来。但老师也没有完全闲着,时不时地问一问学生的探究进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探究结束后,教师又组织了交流活动。

学生从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通过研究学生明白了:(1)苍蝇生命力强与气温有关,气温升高,苍蝇就多,所以,夏天苍蝇多;(2)苍蝇喜欢腥臭味,所以,垃圾堆等脏环境里苍蝇多;(3)苍蝇免疫力强,会传播疾病。

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仅鼓励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还给予了一定的方法指导,让学生知道该如何去研究,从而使得学生愿意去研究。

三、创设探究环境,保持探究热情,形成持久兴趣

孩子们在课外带着热情,采用一定的方法去研究可能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使一时的热情变成持久的兴趣,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多种有利于可持续性探究的条件,让他们感受到探究的成功,乐趣,效果甚至价值。

例如:《看月亮》一课,观察时间长,内容单一,比较枯燥,如只是简单的布置,学生的观察效果肯定不佳。

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在观察前,以一份题为《一起看月亮》的告家长及孩子们的倡议书发出倡议,阐明看月亮的目标、意义、记录方法,邀请家长每天提醒或陪同孩子一起看月亮!

观察三天后,在每天上课的科学探究室,用一张大纸将“我看的月亮”记录在墙上,以便与学生交流。

观察十天后,这位教师又用电脑打印了一张修饰漂亮的温情提示语“你看月亮了吗?”张贴在每个教室的墙上。

观察结束后,又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观察结果,感受,趣事,肯定和表扬坚持较好的同学,给他们每人发一张自制的“看月亮纪念卡”,收到极好效果。

这位教师是用心在营造研究环境,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关注着“月亮”,关注着自己,像这样,学生怎么不愿意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后的探究需要学生的兴趣支撑,一旦学生形成了持久的兴趣,你想不让他探究恐怕都不行。

四、多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支持,逐步形成合力

小学科学课程中,有许多课后中长期的探究活动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在课外或家里完成,所以,让活动获得家长的支持至关重要。

苏教版的《看月亮》、《养蚕》单元的探究需要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可能刚开始,热情还挺高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逐渐减退甚至消失。有了家长在身边,一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不至于敷衍了事。二可以让孩子的探究的热情更加持久。三可以得到方法的指导。四可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在课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要主动积极地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家长多联系,逐步形成合力。有了家长们有大力支持,活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就将大大增加。

科学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不是每一个科学探究都能在课堂内完成,往往有很多探究要延续到课外,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科学课堂的真正目的,就是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探究,自觉、有效地进行课外探究,这才能真正地科学探究。这样,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真正提高。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