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职业教育与巩义经济发展共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职业教育与巩义经济发展共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同志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笔者在近两年的教育工作中深刻领悟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教育为其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经济形式的转变,引起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办学模式的转变又为当地经济转型提供了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要应时而动,突出自己的特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更多更好地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巩义经济产业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继承巩义工学结合之风,处理、解决好巩义职教的本质问题、关键问题、核心问题是重中之重的大事。目前,正值国家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巩义经济产业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所有精力、全部心思用到为巩义经济服务上来,努力让职业教育与巩义经济发展共鸣

打破常规思路:职教资源集聚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断发展壮大。但职业教育一直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薄弱环节,其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教育没有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很好地“对接”和“融合”。如何把巩义市职业教育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将巩义市职业教育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我们应以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为突破口,着力整合校区、专业、师资、设施等客观职业教育资源,深化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改革,积极培育职业教育品牌,引领职业教育走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发展之路,推进巩义市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巩义市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体看来,职业教育仍然是全市教育的薄弱环节。巩义市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办学规模“小”,全市职校有5所(巩义一中专、巩义二中专、巩义三中专、美校、卫校),但大多数职校只有几百人,有的不足百人,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办学条件“差”,尤其是实习实训设施严重缺乏,“双师型”师资严重不足;专业设置“重”,各校专业重复设置,且大部分专业与当地需求脱节;职业学校招生“难”,无序竞争严重,招生成本高。

为了突破这些制约发展的“瓶颈”,就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壁垒”,对原有的中等职业教育格局进行提升、优化、重组,按照“专业分设、功能分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全市职业学校整合布局,引领职业教育走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之路。组建职教集团,管理上实行“四统”:即统一调配师资、统一专业设施、统一招生政策、统一设置专业。建立数控加工、电子电工、铝型产业等符合巩义特色的技术培训,使职教资源形成强大合力。

加强专业建设:适应巩义经济需求

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常规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专业建设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体现。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各级财政对于职业教育的经济投入持续增加。我们要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改变对五所职业学校的投入,激励企业参与,以吸纳民间资本等方式建立为企业服务的特色专业建设。

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的关键,有效解决专业低、小、散的问题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巩义市职教一直是专业水平低,职普不分。要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把专业办得更强、更有特色、更具有竞争力。积极实施“双名牌”(名牌专业、名牌学校)工程,重点发展“三类专业”:一是打造品牌专业。通过扩大规模,把铝材加工、机电、耐火材料、旅游专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办优、办特;二是扶持新兴专业。抓住国家、省大力发展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在全市重点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低碳环保、生物技术等新兴专业;三是打造特色专业。所谓特色专业建设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行业优势、资源优势及其变化,以优势专业为核心,合理设置并预见性地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根据全市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打造“一镇一品”和“一产业区一品”。

转变培养模式:职教之路立足本土

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行业,企业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要紧紧依靠企业行业办学,进一步扩展与企业行业的密切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的结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职业学校和企业应该找准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广泛建立实训基地、就业基地、教师培训基地,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近年来巩义市职教通过“订单式培训、校企合作”培训社会劳动力,为企业培养大批技术人才,但职教发展成本较大,以汽车维修、数控技术、机械加工为例,各个专业均需相当数量的资金投入和相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这些设备都有国家政策支持,并非职业学校一己之力就能办到的。

在此情况下,巩义市必须走出现有办学模式,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新形势下,由巩义市产业区牵头,组建“高等职业教育中心”,举办股份制合作办学机构、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各专业冠名班,使职教之路立足本土,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举办股份制合作办学机构,实现“四满足和四结合”。“四满足和四结合”,即满足企业不同层次技术水平劳动力的需要,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分期分批派往不同企业的不同生产岗位实践,将顶岗实习与半工半读相结合;满足企业对岗位操作人员的连续性需要,采用活模块、多学期工学交替的方式组织教学,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与工学交替相结合,保证企业全年都有学生顶岗实习;满足企业不同岗位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将企业对职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实现学校服务企业、学生个性发展的双重目的;满足不同企业对实习学生的不同需要,将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满足企业和学院的工学需要。

“以企业为中心的模块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企业在参与人才培养的同时,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学生在获得报酬的同时,提高了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突破了办学资源不足的瓶颈。

此外,建立第三方合作委员会,定期与企业沟通。研究和借鉴双元制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而这种合作教育参与者的选择策略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合作模式应是双向的,具有一个公平的利益共同点,否则要使他们做出完全一致的决策判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考虑企业的需求,因为这才是企业参与教育行为的源泉和起点。职业学校作为控制层应该做好与企业的持续沟通和交流,为此还可以建立企业或行业组织参与的专业合作委员会,加强企业和职业学校的沟通。

举办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满足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部分顶岗实习的教学需求。实训生产线除了正常操作运行外,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生产工艺灵活调整,设置常见的事故、设备开停车及维护等实训内容。例如,目前巩义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方面急需提高的是对机械、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分析能力。那么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与电控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三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就可以在学校的车间里完成。

举办各专业冠名班。冠名班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协议,按企业用工标准,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考选若干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名称,如“恒星班”、“明泰班”等。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

通过举办股份制合作办学机构、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各专业冠名班,使校企合作双方各自尝到甜头,既促进了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也为企业输送量身定制的急需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与巩义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巩义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能为巩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有效地促进巩义经济的发展;巩义经济的发展又为巩义职业教育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发展后劲。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国家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巩义经济产业建设的关键时期,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职教,抓好职教促经济”的观念,打破常规思路、加强专业建设、转变培养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形成职业教育与巩义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共赢”的喜人局面,让职业教育与巩义经济发展共鸣。

(作者单位: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