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语言训练 促进思维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听《4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新思维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教师指导学生用归纳规律的方法来促进记忆4的乘法口诀。教师:“小朋友,请仔细看板书,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你发现4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大部分学生一开始面面相觑,找不出规律。教师连忙再引:“它们的积……”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指手画脚地发言:“它们的积都是4个4个多起来的。”表达虽然不规范,倒使其他学生有所感悟,但愿意发表意见的人还是不多,半分钟后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前面的口诀是前面的数一个一个大起来,后面的口诀是后面的数一个一个大起来……”话没说清楚,声音却是越来越轻,最后低着头又坐了下去。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在下面“窃窃私语”却都不愿站起来发表意见。
诸如此类的情景在平时教学中也经常出现,既阻碍了课堂教学中的多边互动,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为何会“启而不发”?经过细细分析、课后调查,了解到学生大多存在以下现状:一、不懂如何表达;二、由于教学气氛严肃,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对于学习又信心不足,担心表达不合适会被同学讥笑,不敢表达;三、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明明会说也不愿说。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
1.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几”这节课时,可以先让10个学生排好队,并做着一个自己认为最酷的姿势,然后让其他学生说说他们喜欢第几个小朋友的姿势。在这个游戏中,学生通过玩一玩,说一说,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训练,他们参与的兴趣较浓,积极性较高,这样更好地激发了说话的热情。
2.创设数学味浓的问题情境。如: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中,可为学生创设熟悉的“货比三家”的活动,“老师准备买一台洗衣机,来到汇德隆,发现一款自己满意的洗衣机价格是946元。后来又到国美、苏宁两家电器城,发现同样款式的洗衣机分别卖1002元和899元。老师该到哪家商场买洗衣机?为什么?”这种情境的设计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比较浓的“数学味”。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大胆敢说
1.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呵护学生说话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的说话。教师要微笑着面对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回答没达到点子上而流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也不能在学生说话的时候轻易打断他们的话。当学生答不出时,你可以和蔼地说:“不要紧,慢慢想,一会老师还找你。”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你可以指导他说:“不错,如果你能结合某个地方,那就更完美了。”当学生说错时,你还可以安慰说:“没关系,你可能在某个方面混淆或弄错了,再想想看。”……
2.赏识学生优点。教师的赏识、激励能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善于寻找契机,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但有些教师一评价就是简单地让全班同学齐呼:“嘿嘿,你真棒!”的口号;或响起“啪、啪、啪啪啪”此类的整齐划一的掌声。这样的评价缺乏了针对性,缺乏了真情,久而久之对学生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因此,教师的评价要真诚、要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愉快,感受到爱和尊重、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明确认识到被表扬的原因,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提高。
三、提供形象的直观操作,使学生清晰易说
1.通过操作,使算理清晰化。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36-8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36 根小棒,问:“怎样去掉8 根?”有的学生边摆边说:“6 减8 不够减,我可以打开一捆再减,从36里拿出16,16 减8 得8,20 再加8 得28。”而有的同学则说:“我从36 里先拿出10 根,10 减8 得2,26 再加2 得28。”运用小棒,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等操作活动,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直观、清晰的表象,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解答正确。
2.通过画图,使问题简单化。如,解决“舞蹈队里,小红的前面有8人,她的后面有5人,舞蹈队里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虽然经过教师的讲解,有些小朋友很快掌握了8+5+1的计算方法,但他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说不出为什么还要加“1”?这时,如果教师按题目要求在黑板上画一画,相信学生就能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说明其中的缘由了。
3.通过观察,使图形特征形象化。如:在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看一看,摸一摸,并说说你所认识的图形的特点这样一个环节。 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认识与应用,教师无需过多的解释和说明,有的只是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