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化问题情境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化问题情境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思考的过程,掌握思考的方法。而良好的问题情景可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优化问题情景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对语文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关于问题情景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 最近发展区 逻辑性 问题意识

一、加强学生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写作文时仅停留在简单的记叙和描述,不善于议论说理,写出来的文章东拼西凑,没有条理。在学校外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毕业生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交际中时常出现概念不清、前后矛盾等逻辑混乱的错误,与“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逻辑严密”的要求相差甚远。这些现象都在告诉我们,提高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基础,没有思维就不会有语言。语言的发展有赖于思维的发展。思维水平决定着语言的使用水平,善于思维的人语言表达能力一般都比较强,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必须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1]叶圣陶说过:“语言与思维分拆不开。语言要说得正确、有条有理,其实就是头脑里要想得正确,有条有理。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要同时并举。”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生活与人生发展。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思维训练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思考的过程,掌握思考的方法。然而,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常常是散乱的,没有逻辑的,这就需要有效的训练和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更条理,更有品质。

二、良好的问题情景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2]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置于探究的氛围中,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情景。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将已有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并加强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和策略,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景并不意味着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问题是引起求知欲、诱发思维的内在动力,但是中学生思维是有局限的,需要教师引导,通过慢慢训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所以,教师设计一些能诱导学生质疑探究的问题,营造一个思维场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会积极思考,又会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思辨、比较和推断的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语文课堂以问题为中心,揭示矛盾,激发思维,满足学生“欲达彼岸”的心理需求,使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营造一种充满生机、富有吸引力的课堂情景。

三、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有待于优化

有人曾对语文课堂上的提问现状做过调查分析,“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提出的识记性问题占37.2%,理解性的问题占30.9%,而发展思维性的和拓展应用性的问题仅占19.6%和12.3%……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对复杂的思维性的问题避而远之。当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表述时,有18.1%的同学是能完全听清楚的,53.5%的同学比较清楚,但依然有19.4%和9%的同学是不清楚的”[3],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的确有不少教师在积极的创设问题情景,但是问题的质量现状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堂课中,教师一直在问,学生则忙着回答,其中一些学生在未搞清楚问题时就已经被叫起来回答问题了,站在那儿茫然不知所措,致使学生越来越害怕回答问题,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反而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当问题情境中的问题不具有“问题性”,而是成为一种形式的时候,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所以,优化问题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将问题情境优化,才有可能使这一教学方式更好地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服务。

四、问题情境的优化建议

(一)问题设计要基于“最近发展区”

语文课堂上,有两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一种是老师提问的问题全班同学都会回答,比如“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简单的选择性问题,学生只要根据老师的语气语调就能判断出答案;另一种是老师提问的问题只有少数同学能回答或者全班同学都不回答,因为老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难度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问题太简单,所有同学都能回答,一堂课看似很热闹,但是学生却没有独立思考,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同时,学生会对这种课堂越来越没有兴趣;如果问题难度太大,问题涉及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脱轨”,那么,学生不知从何作答,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产生厌学情绪。因此,问题的设计应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设计问题,把握好问题难易程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地训练。

(二)问题设计要有逻辑性

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往往过于杂乱,不能抓住文章的重点、突破文章的难点、品透文章的妙点,问题与问题之间没有逻辑性,整堂课像是在“表演”,在完成“任务”;有些课堂甚至将老师的提问作为一堂课的“线索”,预设性极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老师再三“启示”下的自然“产物”,这样一来,学生一直在按照老师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显然,这两种课堂都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问题之间的逻辑性。

逻辑性强的问题就像一条锁链上的链环,每一个问题都能承前启后并且问题间环环相扣。符合逻辑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过渡自然、思路清晰,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相反,如果问题的设计不够严谨和准确,不仅会打击学生的探究热情,还会给教师带来挫败感,比如,在一节《陈情表》的起始课上,教师先是播放配乐朗读录音,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听完朗诵录音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又说道:“也就是说,你心里会想到什么呢?”稍停,又道:“你认为这篇文章是怎样的感情基调呢?”在这个例子中,这位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他提出的其实是三个问题,而不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不断的被切换,而不是有序的被引导。如果教师一味的随意设问并且模糊表达,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应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和整体性,使前面的问题为后面的问题作铺垫,后面的问题则进一步延伸和深化,这样的问题设置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在处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结合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矛盾,产生疑问。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感到疑惑时,便会产生一种探究心理,这种心理会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以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语文学习正是这样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是关键,学生心中有疑惑才会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课堂上常见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这种形式虽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但这种思维是被动的。只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才能激活其思维,使学生深入思考,有所收益。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积极思维的推动力,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懂得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一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任何疑问,有的学生有疑不敢问,有的想问但没有机会问。若要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消除学生崇拜、盲从教师的心理,消解权威魅力,为学生质疑排除心理障碍,打破学生的畏惧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答,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应该是持续不断进行的,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情景以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优化问题情境,就要精心设计提问,从不同层次、角度和要求设问,启发学生思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注释:

[1]张敦明:《语言训练及思维训练》,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2期。

[2]robert J Sterberg著,杨炳钧译:《认知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3]高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改进》,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年。

(王秀娟 四川南充 西华师范大学 6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