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认同理论观照下的民族认同理论梳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认同理论观照下的民族认同理论梳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概述了认同理论的基本框架,梳理了认同理论的脉络,并在认同理论的观照下,阐释了民族认同理论的客观性、主观性及多样性,提出了民族认同的双面性,即一方面确定人的民族归属感,另一方面又会导致各民族之间的隔阂,作为研究者要合理的认识民族认同,为世界和平协作做出贡献。

【关键词】认同理论 民族认同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少数民族跨文化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关系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01-02

汉语中的认同概念主要来自英文Identity一词的翻译,英文Identity的基本内涵是人们的身份,因此认同主要体现为“我是谁”等确定身份的问题。而民族认同的基本内涵也即人们的民族身份,回答“我们属于哪一民族”之类人们依靠所在的民族来确定自身身份等问题。认同问题具备客观性、主观性以及多样性。

自我身份归属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主观性,但人们确定自身身份必须依靠客观世界,认同也具有客观性。认同是一系列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与社会机构反映在人们内心之中的一种主观状态,要认识认同这种人们内心之中的主观状态,必须把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在对于认同概念的解析中,当今德国历史学家约恩・吕森就认为,认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意识[1]。而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也认为,认同关系着人们的心性[2]。其中民族认同也首先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其也体现为是人们的民族身份意识。虽说民族认同是一种主观行为,但是人们的认同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发生在一个已经存在着的客观世界之中。

所谓民族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情感依附”[3],民族认同包括三个重要层面:民族认同首先是人们对特定日常生活的理解,其次是互动的历史过程,最后是象征的或话语符号。民族并不简单的等同于疆土和种族,它更多的呈现为同一语言、历史和文化所构建的“想象的共同体”,由特定的话语体系或象征符号维系起来。民族认同是民族构建中的精神的、心理的和内在的核心部分。特定的民族个体通过语言文化来获得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民族认同问题的研究中,民族被概括为“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想象的共同体存在于民族成员具有共同的意愿、情感以及责任意识等内心活动。民族认同也首先体现为群体中的个体彼此认可,以及对本民族的热爱与忠诚,以及民族成员彼此之间的亲切与友爱等心理情感。尽管民族成员之间彼此陌生,但却又心有灵犀,民族是其成员寄托情感与慰藉心灵的共同精神家园。

依据民族理论,共享的文化是界定一个民族最根本因素,多元文化认同理论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认同,都以本民族文化为荣。而民族认同是个体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体,身份认同看上去似乎是被给予和选择互动的结合,但是被给与的身份只是一个符号和标记而已,选择的身份则可以看出个体对于自身界定的标准,一个人认同和选择什么身份主要是看其血缘关系和族群。然而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化加剧了人们选择多元身份或者重新定义身份的可能性。而民族认同的强化则是国家稳定,民族经济发展的精神保证。

虽然民族认同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但民族认同还要依靠民族的地域、语言、历史发展以及风俗习惯等客观特征的认知而形成,所以人们的民族认同也符合认同的客观性。而认同的多样性则说明了民族认同是人们众多认同中的一种认同形式,同时民族认同本身也具有多样性,民族认同往往结合了地域认同、语言认同等多元因素。认同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彼此共存与相互作用,体现在民族认同中,共同的民族特征以及民族国家是民族成员的同一性与共性,人们依靠对此的感知形成了自身的民族认同。在认同发展的前提下人们以一定的社会联系作为基础,还进一步形成了人们的团结与合作等社会活动,这在各种形式的集体认同中则特别突出,集体认同是以人们的团结、合作、共有等作为基础。而哈贝马斯指出,民族认同体现为民族以及民族国家中人们之间的一种抽象的团结与合作。通过团结与合作,民族发展与其成员的命运也密切相连,民族认同不仅形成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且还形成了一个真实的命运共同体。

梳理民族认同理论必须透析认同理论演变的新内涵。认同理论以表示人们身份的基本内涵作为前提,形成了同一性与差异性彼此共存与相互作用的系列理论。在对于认同的研究中,认同的基本原理就是假设“他们”与“我们”是根本不同的,而提高认同的可能性则取决于他们与我们是一致的。可以看出,认同的基本原理明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是对立的统一,同一性与差异性彼此共存与相互作用,这决定了认同既通过同一性又通过差异性显示其功能。然而这一基本原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显示不出其功能。

民族认同中的同一性帮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确认自己的民族归属,形成一系列的民族心理情感,包括对所属民族的热爱,和对同一民族同胞的友爱。民族认同还形成了民族个体的的责任意识,当某一个体确认自己的民族归属时,其将会对本民族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罗斯・普尔就指出,人们作为一个家庭、一群朋友,或者一所大学中的一个成员,这意味着人们需要对这些群体承担责任。

所有形式的认同发挥的作用就是能够把人们联系在一起,民族认同是社会交流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也是社会凝聚力与社会黏合剂。具有共同的意愿、情感以及责任意识等内心活动在对于认同的研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同一性的形成需要差异,这决定了人们的意愿、情感以及责任意识等一系列的内心活动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其他个体则不是如此。所以认同中的偏见与歧视等内心活动往往是相互的,就如我们觉得西方人开放自由没有原则,而西方人也会觉得我们保守落后,彼此都被视为陌生人。而这种隔阂和偏见造成了人们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甚至会导致冲突和战争。

因此,认同理论中同一性与差异性彼此共存又共同作用,导致了认同的功能是双向的。认同理论一方面强调的是归属性,为社会联系合作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又强调了排斥性,强化了自我身份意识与相互作用。民族认同理论强调共同身份,为民族的团结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然而认同理论又强调与他者的差异,从而强化了民族意识,导致了排外、隔离,从而阻止了本民族走出去的外向型发展,阻止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学习,妨碍了跨文化交际的正常发展。一方面认同感为人类发展的必需,满足了人的内心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强烈的认同又为人类发展带来了障碍,甚至是战争,所以民族认同是一把双刃剑,它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双向的。人们一方面以认同为核心形成了自身的内心世界与社会活动,认同为人们所必需,但另外一方面认同也给人们带来痛苦与灾难,认同令人们苦恼。

尽管认同中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为地通过差异建构人们之间的对抗与冲突,则会带来巨大灾难,而谋求具有差异的人们之间和谐相处与彼此交流,则成为认同理论的主要发展趋向。民族认同这柄双刃剑虽然明显地体现了认同的双重功能,但民族以及民族国家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与相互合作,则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这也进一步印证了认同理论谋求人们和谐相处与彼此交流的发展趋向。正如霍布斯鲍姆认为,民族主义研究在最近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而民族主义研究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人们形成对于民族认同的正确认识。

民族认同的形成前提在于人们对于民族概念的认识。近现代以来的民族概念与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前民族主要是表示人们的出身与血缘关系,是来源于父母,客观存在的,因为以前的社会流动性弱,还有等级制度的存在,为人们客观形成民族认同提供了前提,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以及第二语言的获得,民族认同更强调具有共同语言、历史、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形成的共同体的认同。所以民族认同概念更加多元,其内涵也更丰富多彩。民族认同的力量既在于团结协作的力量,也会引起不同民族之间的排斥和对抗,就全世界范围而言,民族认同理论的发展又有助于建立一个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共存发展,建立一个和睦、世界和平的环境,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跨文化的交流,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这样民族认同才是世界和平进步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3页。

[2][德]约恩・吕森.《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比较》,郭键译,《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3]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王静(1980-),女,湖北荆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