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薄华丽爱朴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薄华丽爱朴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文,诚如鲁迅所说:“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这里的“怎么写”就包括语言的运用,也包括华丽朴实的语言的运用。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心所在。在文学评论中,语言问题属于形式的范畴,是由内容来决定的。评判一篇文章也应从内容和形式入手,讲究“文质兼美”;华丽的语言和朴实的语言又属于语言风格的范畴,语言风格自有其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就其本身而言是不能比较它们的优劣和高低的。真正朴实的语言是建立在华丽语言的基础之上,高考作文朴实的语言并不是真正朴实的语言风格。中学生作文华丽的语言运用的修辞手法等语言技巧较多显得有文采,朴实的语言反之显得缺少文采,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决不能把表达简陋寒碜的语言当作朴实的语言。学好语言是不容易的,中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高低体现在语言是否有文采,体现在个别微不足道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的运用上。

【关键词】华丽朴实形式内容风格文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70-02

一、语言的学习和运用非常重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1]中学生的写作虽然算不上是文学创作,但语言问题始终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心所在。

二、语言华丽与朴实的范畴

人们常常评说一篇好文章是“文质兼美”,“质”指的是内容,“文”当然是指语言形式了,这里特指语言要有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2]语言的华丽与朴实在表象上是一个有无文采和文采高下的问题,实际上和文章的内容息息相关。这是因为文章的内容决定形式,语言问题恰恰属于形式的范畴。古人早就看到不能孤立地去讨论文采,刘勰在《文心雕龙•情彩》中将它和“情性”结合起来考察,说:“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性情”。他认为花粉黛石虽可美化容貌,可顾盼生情却决定于美好的姿容;辞藻虽可美化语言,而文采照耀还是有赖于性情的真挚。讨论语言的华丽与朴实的问题,只有放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同具体的内容结合起来才可以展开,离开文章具体的内容来讨论语言的华丽和朴实孰优孰劣的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很难说清楚,决不能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单独考察它们的优劣。

同时,文章语言的华丽和朴实又属于语言风格的范畴。一个高明的作家总是追求作品风格的多样化(当然包括语言风格),华丽和朴实的语言风格本来没有高下和优劣之分,也只有和文体、内容结合起来才能比较高下和优劣,《文心雕龙•体性》把作品风格归纳为典雅、运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基本类型,并且指出制约它们的只有文体。所以,除去文体的制约后打个比方:朴实的语言就好比是“淡妆”,华丽的语言好比是“浓妆”,只要有“西施”(内容)这个大美人在,淡妆浓抹总相宜,都是光彩照人的“靓女”,决不能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语言的华丽和朴实中的任何一方面。

三、华丽与朴实问题的实质

中学生写作语言的华丽与朴实问题,无非是语言运用上的技巧多还是少的问题,语言华丽多堆积了些辞藻、多运用了些修辞手法语言的雕琢,比较明显显得很有文采,朴实的语言少了些华丽的辞藻少了些语言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事雕琢似乎缺少文采。当然也不能提到语言风格的高度上来看待。目前中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表面上是形式――语言太过华丽带来的问题,实质上恰恰是内容带来的问题,突出的表现就是华丽的语言下思想肤浅、内容空洞无物,这些言之无物的文章的真正“病根”在于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语言),也不是华丽的语言形式妨碍了内容的表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辞害意”)。一线的老师们被一些语言华美内容空洞无物的文章蒙住了眼睛,错误地认为是学生的语言出了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归罪于语言的华丽,语言何罪之有?中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值得我们深思。

四、华丽与朴实谁高谁下

真正平淡朴实的语言是建立在华丽绚烂的语言的基础之上,是对华丽绚烂语言否定之后达到的新的高度。语言从华丽归于朴实是一个写作运动的过程,苏轼说:“凡文字少时须令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中学生作文语言的所谓“朴实”,实质上并不是对华丽绚烂的语言的超越,恰恰是语言运用的“初级阶段”―――文从字顺、表情达意准确等这些最基本的语言运用要求的体现,还远远没有达到绚烂之后的朴实平淡的水平,更多的时候仅仅是“辞达而已矣”,[3]语言仅仅达意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文采。苏轼又说:“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4]所以,不能把语言朴实和表达简陋寒碜缺乏文采混为一谈,错误地把一些“质木无文”、词汇干瘪、句法和章法刻板、语言无味的文章当成语言朴实的文章;也不能把语言朴实当作“无技巧”。巴金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无技巧”并不是不要技巧,“实际上是指炉火纯青、天工造化、不留斧凿之痕的最高技巧”。[5]中学生不是语言大师,语言运用上留下的痕迹还是十分明显的。

语文教学讲究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学生作文除了文从字顺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外,还要求有文采,教学中对语言的品味、词语运用的妙处的分析等无不围绕作文的文采而展开。评判中学生作文的优劣同样要跟内容结合起来,讲究文质兼美;在语言方面,尤其要注意语言要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