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让学生避免母语文化对英语习语学习的干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习语是语言的精髓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其各自悠久的历史,拥有大量的习语。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时,他们之间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风俗习惯等差异常会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而影响正常的交流。要消除母语文化的干扰,学习者需要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应具备双重文化理解能力,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达到文化理解,同时还要不断丰富文化信息,进行文化实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不了解西方文化,以母语文化的风俗习惯、价值观来应对西方文化,自然会造成用语失误,形成交际上的障碍。英汉习语中存在着大量不对等的习语,例如英语中常这样比喻一个人很穷: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church mouse”(教堂老鼠)这一形象也很有文化特点。中国的庙里的供品是食物,因而有可能让老鼠富得流油,如果用这一形象去理解西方教堂,当然很难理解像“教堂的老鼠,沾不到一点油水”这样的比喻。在西方教堂里是没有供品的,“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相当于汉语的“一贫如洗”。
如果我们对习语的文化内涵不了解,则可能在翻译、理解和交际中造成许多障碍。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习语过程中往往受母语文化干扰,常犯下列错误。
(一)未弄清习语的特定文化含义,望文生义。
无论是汉语习语还是英语习语都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因此使用时,不能随意改变其结构和含义,更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比如,有学生编了这样一组对话:
A:Can I use your umbrella for a while?I’ll be back very soon.
B:I’m sorry,you can’t.I’m going home right now.
A:Bad luck.
这位A学生的想法是表达一下感到“自己运气不好,我想借你的伞,可你正好也要用”,于是,脱口而出“运气真不好”。这是一种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和说法。“运气不好”是对自己因借不到伞而下的评语。在英语里,在此语言背景下这句话应当看作是祝愿语,如同“Good luck.”一样,那是对对方的一种祝愿。
(二)不注意文化背景、文化习俗的不同,从而导致理解上的误区。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的差异反映到语言里,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例如,汉语中的“一箭双雕”或“一举两得”,到了英国人那里则成了“A stone hit two birds.”。因此只有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才可充分理解作者的真正含义。如:to sit above the salt就涉及旧时的一种风俗,当人们吃饭时餐桌上摆上一个盐罐,家长和贵宾坐在盐罐上方,晚辈和地位较低的人坐在下方,所以“to sit above or below the salt”有地位尊卑、待遇高低的区别,如果不知其来历就会感到十分费解。因此中国学生要学好习语,应深入理解其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不同的风俗习惯。
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母语干扰所造成的语用错误主要是由于文化差异和词汇内涵差异。要防止或减少学生因母语干扰在双语交际中的失误,那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克服以下困难。
(一)教师要具备双重文化理解能力。
教师必须熟悉英汉语言内涵和外延包括其文化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需的解释,并且应用本族语进行比较,要求学生记忆一些在汉语中有相应词汇但内涵和外延不同的英语词汇,尤其要掌握其不同文化内涵。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殊事物的感性认识,以及对所学语言民族时空观的了解等,从而使他们认知英语文化,并初步感受到它们的差别。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达到英语文化理解。
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文化意识,重要的是排除母语的干扰,让英语学习者建立全新的模式,学习英语文化知识,了解其前因后果,作出解释。培养英语文化意识最终要达到对英语文化的理解,自己不是以异族人的眼光看待英语文化,从心理上认可其在英语文化环境中的合理性,调整自我观念,达到文化理解,只有通过培养文化意识达到文化理解才能培养出真正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所接触的并非都是来自同一文化的人,因此我们还须做到不仅使自己拥有本族人对英语文化的认识;同时还要使得了解英语的人对母语文化的认识。这样我们就能够突出英语的实际应用功能,保留和传播本国文化,尊重异国文化。
(三)丰富文化信息,进行文化实践。
英语习语的意义有时很难从字面上看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对常用习语的导入,以免误解作者的原意。如在《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四单元“My First Job”一句话:“This was the last straw.I was very young:the prospect of working under a woman constituted the ultimate indignity.”“the last straw”源于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本意是: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转意指:终于使人忍无可忍的最后一事。通过这一文化因素的导入,学生们便能明白:尽管作者需要一份工作,但他最终还是拒绝了。在大学校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周末英语论坛、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还可以聘请外籍专家给学生们讲座,为学生们用英语进行交际提供广阔的施展天地。此外,我们还可利用科技来帮我们学语言、学文化,如上视听、视说课及多媒体外语软件的应用等。
(四)加强分析,对比联系,促进知识的类比转化。
教师在教学中可恰当使用母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对比,挖掘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揭示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某个文化点的对比、词汇对比、称谓对比、非语言交际对比等,特别注意在内容和结构上相似而在本质上有区别或截然不同的语言现象。
(五)加强对话教学,设计多种练习,强化正确形式。
教师应充分利用对话材料,使学生了解话语受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称呼语、恭维语、话题的选择和个人隐私等;语法的选择和语言的组织等。设计对比性和选择性训练,使学生通过训练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防止受到母语的干扰。
总之,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又要重视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要注意英语语言迁移的作用,并要预见可能发生的母语造成的干扰,以图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8.
[2]黄景明.英语通俗习语精选[Z].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538-540.
[3]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1-3.
[4]孙乔.新编简明英语习语手册[Z].知识出版社,200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