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木昌彦:模块化的中国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木昌彦:模块化的中国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亚当斯密关于制针工厂的著名例子揭示了一个一般原理,即把一个系统分成各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可以带来收益。现代经济到处都是复杂的生产系统,比如计算机、汽车、火箭、互联网,以及许多其他的生产系统。系统的设计过程非常复杂,因而整个设计过程按计划被分解成一系列准独立的子系统,作者将这些子系统通称为模块(modular)。但是,每个模块的设计必须遵照某些共同的明确规则,以保证这些模块能够构成一个和谐、完整的系统。很显然,他们将这些规则的详细说明称为设计规则。

分两步应用模块化的原理将发展出一个真正的突破性革新。首先,一旦设计规则以集中式的、自上而下的方法得到说明时,每个模块只要遵守共同的设计规则,其内部的设计就能以分散化的方式相互独立。这就使得每一个模块能够同时以多种方式进行设计,然后从中选择最好的设计构成最终的产品系统。可以说,“模块化设计创造了选择权”。尽管这种设计机制增加了每个模块多样化设计的成本,但如果每个模块化设计本身是复杂的,而且设计结果也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模块化设计就可能是有益的。

这种可能性表明,一旦确立了设计规则,也许就没有必要将模块化设计的各个任务小组整合成一个一体化的组织。确实,IBM公司完成了360系统的初始设计后,整个系统的改进,可以通过各个独立模块的改进或用更好的设计模块替代以及类似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改进的实施,甚至可以超出IBM公司的组织范围。从IBM公司离开的工程师和新成立的小企业专门从事模块的研发,一个由IBM公司主导的高度集中的纵向一体化产业结构,开始转变为由一群独立公司所组成的联系松散且纵向分散的“模块簇群”,它们是由控制着整个系统的设计规则联系起来的。毋庸置疑,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硅谷涌现的一批小型创业企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以上描述的过程,是一个从设计规则的集中化到模块化设计的分散化、从一体化企业到松散企业簇群的发展趋势。向模块化发展的产业结构,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从事前的设计和生产的集中控制转向分散化的创新,同时伴随着更灵活、更大众化的设计规则(产业标准),以及事后的竞争性再集中。这种观点对中国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计划经济时代,各级政府部门集中控制经济活动并拥有大而全的国有企业,这些“遗产”仍然广泛地存在于现今的产业结构中。

对置身于世界市场的中国产业来说,要想在设计、生产和推广一个日益复杂的产品系统方面获得竞争力,就需要以更少集中、更灵活的方式整合来自底层的创新和竞争。这就需要克服对大规模的盲目崇拜。本书为理解这种需要提供了非常基础并具有分析力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