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皮恰克”家族的记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皮恰克”家族的记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哈萨克族因生活需要形成了带刀的习惯,因而对小刀的喜爱和讲究也非同一般,手工小刀工艺,曾经是牧民托了汗家庭引人自豪的手艺,目前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托了汗是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牧民,今年56岁,是一个精神矍铄的哈萨克族老人,言谈温和。手工小刀传到他手里已经是第四代了。“我曾祖父名字就叫皮恰克(哈萨克语刀子之意),我们家族注定是打刀子的。”

老人的汉语不是很流利,在与其连比带划的交谈中,一个百年哈萨克族四代“皮恰克”家族渐渐地呈现在了记者眼前。

四代“皮恰克”家族

16岁那年,托了汗开始跟父亲木合泰学打铁,但也只是坐在土块垒成的炉子前摇风箱,看着父亲打马掌,打小刀。一旦炉火点燃,父子间便没有了日常的说笑。父亲更多的是师傅般的严厉,而托了汗只能是学徒般的埋头干活。

摇了3年风箱后,父亲才开始让托了汗帮锤。“帮锤就是抡大锤,干的是力气活,父亲抡小锤,他说那是技术活。”托了汗笑着回忆说,“看到一根根铁条变成一件件精美的马掌、小刀,多么有意思啊!那时我就是喜欢听‘叮当、叮当’的敲打声,喜欢听淬火时‘滋――’的声音,喜欢闻铁腥味。”

但一开始父亲木合泰并没有教授托了汗打刀子手艺,而是让他先学打马掌、马掌钉。“马掌也不是随随便便打的,马跟人一样,走路都有向里偏或向外偏的习惯,你得根据它的走路习惯来打,打马掌也就成了看学徒能不能出师的标准。”

那时候父亲整天都系着那件发油发亮的围裙,在简陋的炉火前、砧铁上敲打着,重复着单调的动作。铁匠炉前总是有三三两两围观的牧民,父亲歇下来擦汗的时候有人会敬上一支莫合烟。“那时,凡是铁家伙样样都是铁匠手工打出来的,生意都好得很,给私人打一副马掌能换一只羊腿呢。”

5年之后,托了汗“出师”了。他告诉记者,打制一把小刀通常得花费一天的时间:钢板锻打成粗坯(有时还应顾客要求用錾子刻上云卷纹、菱形等花纹)之后,再用粗、细、扁、圆等式样的锉刀锉平磨光,淬火之后还要再用锉子锉,直至成型。开刃用手摇砂轮,因手摇砂轮转速不快不匀,磨出来刀刃面不够光,还得用磨石磨。

哈萨克语称铁匠为“铁卖其”,而托了汗的曾祖皮恰克・巴依却被叫做“乌苏打”,这是对铁匠中技术最好的铁匠师傅的尊称。“哈萨克族匠人中最有能耐的要属铁匠、毡匠、鞭匠。基本上一代‘铁卖其’也就出两三个‘乌苏打’。”正在比试刀刃的托了汗似在告诉记者,又似在自言自语,“这些年,我们家出的刀子算起来少说也有上千把了吧。”

祖辈的铁匠工具也随着手艺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在托了汗的铁匠铺里,除了砧铁、火钳、铁锤,还有一口两尺见方黄铜皮包裹的木“百宝箱”。虽经历百余年,但依然铮亮如新。看得出来,托了汗对它保护得很好,并经常精心擦拭。

里面装着什么?托了汗笑着说那是秘密。

小刀削铁不卷刃

皮恰克家族的手工小刀从不在巴扎上摆摊出售。如想拥有一把,都要先订货,说好什么时间来取,于是经常有人从几十公里外的地方骑着马赶来订购。还有人将皮恰克家族的手工小刀作为馈赠亲友的上等礼物,有的家传刀刃已经磨成了一指宽,仍然锋利异常。可以说,在旱卡子滩及其周围一些地方,皮恰克家族的小刀比英吉沙的小刀还要出名。

皮恰克家族的手工小刀,无论直把刀还是折刀,长度均在25公分左右。刀柄一般多用牛角、山羊角或是沙枣木、核桃木、铜皮制成。直把刀的刀鞘也是手工打制,刀鞘多用硬木或是牛皮革制成,并配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花纹图案。这些刀鞘内都有搭钩,有的还有卡簧,拔刀时须按住卡簧再拔,否则拔不出来。

记者发现,比起巴扎上式样华美的机制小刀,皮恰克家族打制的小刀显得有些“黯然失色”。托了汗一直不愿使用白钢(用机器模具压制的不锈钢刀模)来提高打刀数量和收入,坚持用黑钢(自选材质纯手工锻打的刀坯)。虽然黑钢打制的小刀的最大缺点是容易生锈,但托了汗说“会生锈的刀才是好刀”。

托了汗从木箱里取出几把小刀,铁匠铺间的光线有点昏暗,但记者分明感到了小刀冰冷的寒光。他随手拿起一把,抽出炉中的铁火钳在上面轻轻一削,即有铁屑飞落。“看看这刀的质量咋样?”托了汗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不敢说削铁如泥,但绝对能削铁不卷刃!”

皮恰克家族的手工小刀式样并不花哨,只是卖给需要实用的人。可一旦拿在手中,那朴实而灵巧的感觉,却使人舍不得放下了。

哈萨克族因生活需要形成了带刀的习惯,因而对小刀的喜爱和讲究也非同一般。既是装饰品,又是生产、生活、自卫时的陪伴品。宰杀牲畜、剥皮、收拾杂碎、吃肉、吃瓜、打猎、修理鞍具、制作皮缰绳,每逢春秋转场搭建毡房、削木桩,都离不开小刀。有的牧民不仅腰间佩带小刀,还在马鞭子把儿中藏有长柄刀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方式转变了,然而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对他们来说,刀不是伤人的凶器,而是如同筷子般的日常用品。

传统工艺亟待保护

托了汗告诉记者,制刀的工艺曾经是祖辈们引以自豪的手艺,到了自己这一代却“不行得很”。近年来牧民多数已经定居,自己家也养着马、羊,并种植牧草,并不靠打刀吃饭;牧民要买刀子巴扎上有的是,生意大不如以前了,有时十天半月才开一次炉。3年前,托了汗把铁匠铺改做了修理铺,打制小刀之余也给人做些焊补活。

托了汗有3个儿子,大儿子在国外打工,小儿子在县城读高中,只有二儿子哈斯代尔学成了这门手艺。“打铁是粗活、累活、脏活,纯手工小刀又费力气又赚不了几个钱,儿子宁愿出去打工也不原跟我一起打刀子。”托了汗摇了摇头说。对这门祖传手艺的传承他很是担忧。

记者采访半个月来,托了汗已经往50多公里外的县城跑了3趟。冬闲到了,他想让在城里打工的哈斯代尔回家跟自己一起打刀子。“冬天嘛工地活少了,我想让他回家来跟我一起打刀子。现在儿子还没有回来,过几天我再催催他。”老人解释道,“这门手艺得有举大锤的帮手才行,我一个人无法开炉。”

记者从玛纳斯文体局了解到,托了汗老人的手工小刀工艺已被列入该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正在申报昌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角度讲,能够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身就说明其在历史地位和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但县文体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负责人坦言,小刀工艺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知道哈萨克族有带刀习惯的人也许不少,但了解哈萨克族手工小刀制作工艺的人可能并不多。手工小刀虽然历史渊源流长,但长期以来手工小刀生产技艺全靠师徒口传心授传承或家族世代相传;手工小刀打制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特别是工序流程如冶炼、锻制、打造等学习辛苦,年轻人多不愿学,使其后继乏人。加之现代化机械生产对纯手工制作工艺的冲击,也使这一最具哈萨克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面临濒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