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前方》课堂实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前方》课堂实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设想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读者与文本、人生的对话。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立体多维的美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切入,能获得不同的美感。所以阅读文章,既要读懂作者,又要读出自己。走进作者,激活自身的思想,调动以往的审美经验,与之展开心灵的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前方》是一篇充满现代人文气息的哲理散文,怎样在教学中处处体现出这一人文内涵,是我这堂课考虑的重点。阅读文本,我以为要把握住两点,一是语言,二是文化。所以我在教学安排中力求能传达出我的这一意愿,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并结合其自身的成长经历,联想他人的精神探索之路,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让课堂中散发的浓郁的语文味照亮全文,照亮学生的精神,让人文精神自然而然地去浸润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橄榄树》营造氛围。

师: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流浪远方……远方,前方,充满未知的神秘,召唤着我们走向前去。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而写的摄影散文。

请同学们填空,给“摄影散文”下定义。

摄影散文是以________为凭借,加上__________,阐述____________的一种散文(摄影画面的内容 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联想 人生哲理)。

二、研习文本

1. 课文从一幅摄影作品起笔,但对画面本身并未作细致的描摹,而是直接展开联想,最后又回到画面上来。那么作者是如何切入画面的?

生:“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师: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生继续: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从而引出下文。

师:说得很好。人在路上,由路引发联想,全文的重心就在这里。

2.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习作者的联想。研习之前我想问大家,阅读一篇文章,我们要读出些什么?

生1:读出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作者的写作意图。

生2:还要有我们自己的感受。

师:是的。阅读是我们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我们进行阅读并不是仅为了理解作者的愿意,更不是为了机械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在获得作品意义的驱动下,同时进行着内省,激活我们的思想感情,调动以往审美经验的积累,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阅读文本,既要读懂作者,更要读出自己。

把自己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质疑、心得等写下来,这就是评点,这种评点是交流,是再创造。希望大家在阅读此文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点滴感受写下来,并作交流。

3. 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思考观点的几个核心语句?同学间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生1:“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一场苦旅。”

生2: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这三点,我们可以作这样概括: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4. 为什么会引发这些联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讨这三个问题。

齐读2-7段,思考:人为什么离家?原因有哪些?在书中作好标记。

生1:第3、4段中说到了一个原因,“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第5段中有“外面的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 (师板书:迁徙的习性 外界的诱惑)

生2:还有第6段,出自无奈离家。 (出于无奈)

生3:第7段:“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 (前方的召唤)

师:同学们找得很完整。那么,这里的“前方”你觉得指什么?(是离家出走的方向、目的地,是理想,理想的召唤)

5. 师:无论哪种原因,离家的欲望总是“克制不住”的,文中是怎样体现这一意思的?请大家结合具体语句进行点评。

学生点评,写在书上,而后四人小组交流,最后推选三名同学发言。

生1:第3段:“他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这里作者多用整齐的短句形式,紧促有力地写出了人类迁徙时的奋蹄挺进、迫不及待,这种离家的心情是势不可挡的,犹如春风吹后的小草,生命的冲动是不可抑制的。

生2:第5段:“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这句话把人为什么离家的心情揭示得很生动、形象。人应该都有这种或那种的虚荣心,也都想拥有成功带来的,而在外闯荡、追求的过程中能带来生命的这些体验,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我觉得“按捺不住”一词正体现了“克制不住”这一意思。

生3:第7段:“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这些句子说明正因为前方的不确定性、朦胧性使得人们充满了幻想,于是迫不及待地离家,不知疲倦地追求。用比喻的手法揭示出理想对人的召唤。

师:同学们能够结合具体语句加以点评,非常好。作者意在告诉我们:离家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需求。面对自己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对前方的幻想令他们兴奋、如痴如醉,于是人们纷纷离家,去寻找理想,开创伟业。

6. 你有没有过这种离家的欲望?你的前方有什么?

生:我曾经想离开家独立,也曾想放弃学业去外面闯荡,但后来想想闯荡还是要有知识作基础的,就不想了。说不定等以后有了闯荡的资本了,就又想了。

7. 这位同学说得好,人生其实就是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因为前方的召唤,人们离家向前,于是,便有了路。可踏上旅途,却发现迎接他的是一场人生的苦旅,这是为什么呢?怎么理解这句富含哲理的话?

生1:“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

生2:还有旅途中心情:“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

师:不错。作者还在此特意提到了钱钟书先生《围城》中描绘乘车的片段。

多媒体显示:

师:在拥挤的车厢、颠簸的旅途中,人生真是一场苦旅。这种苦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身体上的辛苦。那么如果换了舒适的环境,旅人们的心情就一定会舒畅吗?

生1:不一定。

师:何以见得?文中有依据吗?

生继续:还要看心情。“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这是个反问句,说明他们的心情未必好。另外还有“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师:说得好。说明境遇舒适,但心情不快乐,一样是一场精神苦旅。

8. 那么,“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作者这么说,又有什么根据?请同学们在下一段中找找看。

生1: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在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这句话很长,是一个什么关系的复句?对,并列关系,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它的上半句应该是——承接上段的内容,“人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这里的“目的地”象征什么?理想、归宿。很好。

①结合你自己学习的目的、状况、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人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的理解。

生1:学习上我总想超越某某同学,可是总不能超越他,他总在我前面,既令我失望又不断地激励着我努力追赶。

生2:中考时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但最终没实现,来到了这里,结识了大家,这又将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生3:因为我们不满足现状,所以总在不断追求与探索,因为理想难以实现,所以这一条人生路上充满了苦楚,因此作者说我们都是精神的苦旅者。

师:说得真好。我们的学习,总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上奋斗,寻找着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寻找更新更多的价值就成了生命活动的目标,也就成了人在一生中永不停息的活动。生命的过程就是一次次地历险,人生的至美风光就在险峻的巅峰,对于生命终极目标的苦苦思索与追求,注定了我们永远在路上。

②师:同学们能不能举出我们所知的人物,他们的人生永在追求的过程中,并进而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学生四人小组交流。

师多媒体显示:

奇女子三毛——如她自己所说:“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流浪远方……”于是,文字洋溢着炽热的情感,焕成了她生命飞翔的羽翼。无论哭泣的骆驼,无论流浪的撒哈拉,都是她生命的绝唱。

游侠诗人李白——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于是,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师:三毛与李白,他们的人生因不断追求而升华,虽然这一过程中有苦,但苦出了价值与意义,同学们,我们的人生是否也该如此不断追寻!作者在此这么说(人生是一场苦旅),原来是对人类精神境遇的深沉的悲悯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9.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朗读第11段,找出人的悲剧性实质还包括哪些?注意标志性语言。

生:“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师:后一句中两个“家”的含义一样吗?怎么理解?

生:不一样。第一个“家”指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第二个“家”指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

师:也就是说第一个“家”是物质的,第二个“家”是抽象的感觉,是精神的,就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

这些句子告诉我们:肉体需要家,我们的精神更需要家。因为我们不是“单靠吃米而活着的”,我们不能像猪一样快乐的活。我们有前方的理想,有我们追寻的精神家园,所以我们的心总是在漂泊与回归之间沉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是悲剧性的,人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

10. 从文中所举的崔灏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的解读中来看,作者认为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是什么?

生: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家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我是从参考书上看来的,当然我也认为是这样的。(学生笑)

师:大家在笑声中也认可了他的话,对不?家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而前方又时刻召唤着我们,我们总是围绕家进进出出。为了追求理想,我们离家;为了寻觅精神家园,我们又归家。在“离家”与“归家”的进出中,我们有了精神追求,寻觅着精神家园。

11. ①师:读到这里我们发现,这一“月是故乡明” 的专题,故乡、家园的含义已经从具体实在的乡土,上升为人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我们才明白古今中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去讴歌故乡,抒发离家的愁苦与归家的欢乐,为什么家园之思能成为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这个家园不仅是现实中的生养之地,更是精神的寄托,这比我们以往所学的任何一部哀愁凄凉的乡愁作品在主旨上都要显得高远与旷达。

②回过头来我们看,文章前面作者强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里却说“归家”,这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作者以《前方》为题,究竟是想说离家呢,还是归家?

生1:家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而前方又时时刻刻召唤着着我们。为了追求理想,我们离家;为了寻觅精神家园,我们又归家。这两者看起来好像是矛盾的,但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生2:也就是说离家是为了归家,人总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人都想要有一个自己的精神栖息之所,要不然,我们的心会无从着落。

生3:我们的生活环境不错,也过得很自在,但是有时我们也常常会感觉空虚,这可能就是没有找到精神归宿的缘故吧?

师:谢谢同学们精彩的发言。卡特·瓦尔特《我与他》里有一句话:渴望外出和思念归乡是一对孪生姐妹,他表现了人类的矛盾心理。这一矛盾正说明我们得为自己的精神找一个家,可以安放我们的人生。

纵观全文,《前方》表面上虽然在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这是一种反弹琵琶的写法,立意很新颖。这个家不仅是现实中的生养之地,更是精神的寄托,可到达它却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悲剧。作者揭示的正是人类精神与理想无所皈依的生存处境,是对人类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悲悯之情。

12.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之旅悲剧性的意义”?是不是会让我们读了灰心丧气呢?从你所走过的短短的16年时光来看,你觉得你的人生是一场苦旅吗?

学生讨论

生1:作者这么说是对我们人类的精神关照,其实是激励我们走好我们的人生之路,让我们有精神的寄托而不是虚度光阴,正像老师刚才所讲的那样,“我们不是单靠吃米而活着的”。

生2:“人的悲剧性实际”,“一场苦旅”只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这样。在我们追求的过程中有苦,但更多的是乐。作者的话揭示了人生哲理,使人思索。

师:人生有悲剧性的实质,这种悲剧的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人因为有追求,有理想,所以才会不满足,要“离家向前”,也因此不断地充实人生,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有名言说“美丽的心灵是不断痛苦而充满追求的”,所以说,人生有痛苦并不可怕,痛苦有时不可避免,是人追求、向上的必然伴随品。古希腊神话中有个西西佛斯。上帝罚他一次次把滚落山下的巨石推上山顶,西西佛斯在这日复一日悲壮的宿命中,获得挑战荒谬战胜庸常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样,人在“离家”与“归家”的进出之中,有了精神追求,寻觅着精神家园,你的人生便与众不同。无论是屈原的放逐求索,还是李白的仗剑放歌;无论是三毛撒哈拉的记忆,还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都在人生的旅程中苦苦寻觅心灵的归宿,也正因此,他们的人生便熠熠生辉。所以,作者向我们揭示了人远行的积极意义——向着那梦中的远方,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小结本文

师:这节课我们由摄影作品进入文本,在文本阅读中,首先是抓住作者的核心观点,通过理解核心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感悟、评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样读文章,我们才算是读懂作者,读出自己。当然阅读文本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让我们在以后的阅读中都能尝试着这样去做,不断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也不断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

在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里,人心开始变得浮躁,逐渐远离了本真的天性,富足的物质并不能填补精神的孤独和空虚,我们始终要寻找精神的家园,犹如陶渊明的“桃花源”,李乐薇的“空中楼阁”,适合心灵散步,眼睛旅行,能安放疲惫的心灵。

最后让我们以汪国真的一句诗共勉:“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在歌曲《橄榄树》乐声中下课。

四、作业

就老师提供的四幅照片中选择最有感触的一幅,写一篇摄影散文。注意按着图画内容、联想扩展、哲理深化顺序写作。

教学后记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从画面切入,然后展开联想,最后又回到照片。联想部分谈了三个观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对这三个观点的深层解读,是我授课的重点。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篇课文的难点也在于此,这是一篇饱含哲理的散文,语言比较抽象概括。所以,阅读的重点是如何解读哲理性语言,并且将哲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生命思考中来阅读的手段是将抽象语言具体化,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以形象的例子来阐释,溯本求源,挖掘语言背后的丰富思想内容。让学生读懂作者也读出自己,并同时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人文关怀。交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有知识的辐射又照亮学生的精神,我觉得这是这堂课的亮点。

每个人都走在回家的路上,无论是屈原的放逐求索,还是李白的仗剑放歌,在人生的旅程中苦苦寻觅精神的家园,让优秀作品中散发的人文关怀默默地浸润学生的心灵,我以为在当前浮躁的社会里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