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草根文化”深具投资潜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草根文化”深具投资潜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承和创新了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草根民俗文化,将成为北京文化产业最有潜力的一部分,目前还远未展现出其所能创造的财富价值

农民早已褪去文化被动接受者的外衣,成为文化的创造者。

不久前,由大兴礼贤镇政府举办的“贺北村农民布贴画展”不仅吸引了很多民俗文化艺术爱好者,还有一些关注文化产业的投资者。

与众多淘金北京文化产业的投资者不同的事,文化商人陈官凤感兴趣的却是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个体艺术家和草根民俗文化。在他看来,这种随着生活不断创新的草根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旦这些民俗大师的手艺能够成为发家致富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够解决文化传承的问题,对和谐社会和城镇化建设来说,也是极有裨益的。

“假以时日,这些传承和创新了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草根民俗文化将成为北京文化产业最有潜力的一部分,目前还远未展现出其所能创造的财富价值”。

产业创意生活化

虽然起步不长时间,礼贤镇农民的布贴画作品已经开始被一些购买者作为礼品带出国。

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件事:这些农民创作的布贴画因参展到了日本,日本友协有人看到不禁感叹:中国农民的水墨画造诣怎么这么高!别人告诉他说这是布贴画。该人士走近一摸,才发现这幅以假乱真的“水墨画作品”居然是用布贴出来的!于是感慨不已。

贺北村书记孟继先告诉记者,在做了详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他们选择了以反映礼贤地域特色的国画式布贴画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

首先,第二机场的落户和建设使得礼贤旅游产业将迎来大发展,而现在国内旅游商品缺乏个性化特色,布贴画以中国味浓郁的水墨画为基础,礼贤特色的京味文化为内容,能够实现差异化发展;第二,现阶段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使得村镇农民面临产业化转型,很多农民将从一产向二三产转移,结合当地特色发展民俗商品,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贺北村布贴画展上,记者看到很多反映现代农村生活、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比如他们的田园风光系列,反映的是富有礼贤特色的西瓜、丝瓜等农产品,富有京味特色的农村小院和生活画面;母爱系列反映的是农村家庭关系和生活;最引人注目的是反映京味风格的儿童系列,添加现代元素的传统儿童形象使得画面与当下的生活很贴切。这些作品定位中高端,每幅价格在300-1000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画展中,很多幅作品取自同一幅底画,经过不同的人创作,展现出的却是不同的风格。孟继先告诉记者,政府在引导中一直秉持“尊重文化的主人”这个理念,鼓励并引导农民们在创作中进行创新,贴出自己的风格。也因为此,在同一幅底画上,不同的创作者便能贴出风格迥异的作品。“这样才能提升布贴画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

“文化的个性站立起来了,文化的创作者们才有自豪感。”陈官凤认为,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做更深入的田野调查,揭示文化的特征和意义,从而让文化主体挺立起来。

虽然贺北村的布贴画作为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但已经开始有订单了。第一笔订单500幅画由当地政府买单,作为本地的文化礼品,此后开始面向社会,陆续有单位下订单,用于送礼或者带出国。

陈官凤告诉记者,目前很多民俗文化在国外很受欢迎,比如桐庐剪纸、临安水龙等到了国外让老外很疯狂,这种疯狂也渐渐反过来点燃国内对民俗的热情。

“这传达了一个信号:最民俗的反而就是最时尚的。”他表示,当下民俗文化的发展,应该是将时尚化、现代化融入民俗文化。

“为什全世界都能看到美国文化的影子,这除了美国的移民文化传统,还有一点是因为它的作品里有真善美等普世的价值观。将其时尚化,就是共同的价值观。”

出去了才知道值钱!这是他今年携带北京艺术作品走出国门后最大的感叹。文化产业的逆差,美国与中国是10:1,我们需要把宝贵的文化资源挖出来,把最草根、最内生性的、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的民俗,用市场化、产业化的手法进行开发和运作。

商业化怎么走?

“商业化就是一匹野马,你要给它套上缰绳,它才能跑得又快又好。”陈官凤认为,这个缰绳就是政府的引导。

在商业化运作中,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真正做到了很好的引导,引导之外放手。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充分尊重每一个农民创作者,给予他们充分的创作自由;第二是没有泛商业化。孟继先告诉记者,产业化一定要有良好的基础,不能急功近利。他们强调:在保持每一个农民创作者个性化基础上,加大对他们进行色彩、构图等美术基础的培训,今后会根据每一个创作者的不同偏好,引导他们深入这方面的创作,打好基础再深入发展。

就纯商业户来说,艺术和商业的博弈一直是个悖论。陈官凤坦言,当某一个或某一类艺术作品最早走俏,往往是因为自己别具一格的艺术创作,可是更多的人会迷失在商业化的大潮下,过多地迎合市场,从而失去自己早期的风格。

这时如果能有政府做早期扶持,比如给艺术品创作一些研发扶持,渠道支持,政府采购中优先考虑符合本地发展特色的艺术品,营造适宜于该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使这些创作能够在保持自己早期风格的基础上得以创新和传承,这样才能使艺术性和商业性得到很好的结合。

在这方面,他认为杭州天工艺苑的经验值得借鉴。天工艺苑有很多民间艺术大师,这些人毕生致力于技艺水平的提高和钻研,可是缺乏主动营销的思想和意识,仍然停留在低端手工作坊阶段。在政府的支持下,由相关协会组织规划了一整套发展模式,邀请这些大师作为顾问,不仅从艺术上能保持艺术家创作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并且在商业上也充分体现了艺术的价值提升。

再来看看贺北村的运作模式:贺北村邀请了北京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成员、著名贴纸画专家李淑媛作为村民授课老师和顾问,以李淑媛自成一派的水墨画系风格为基础,结合大兴地域民俗文化生活为创作内容,以公司为运作载体,同时与合作社结合,展开多种渠道营销。初具商业化运作雏形。

有了政府支持和营造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如果没有资本的持续进入,这些民间艺术家们的艺术积累也很难成聚合效应,陈官凤认为应该在不影响艺术表现力的情况下去整合商业,“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进行尝试”。

记者采访的某VC曾经操作过这样一个案例:他们将北京一名做首饰设计的艺术家与云南某村镇相结合,该艺术家擅长于民族风格的手工铁饰、银饰等的设计和制作,产品尤其受老外欢迎。由于是个性化的手工设计制作,产品周期长,生产力弱,一直无法做大。同时该VC发现,在云南的一些地区,由于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特色,且民族众多,很多地方农民在种地之外,非常擅长做银饰,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农民们缺乏的是设计,但却是熟练的手工首饰制作者,艺术家擅长设计,两者一结合,产量急剧增加,现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出口能力。

在调研中,该VC虽然也感觉草根民俗的价值一旦被发掘,将是庞大的,但资本目前很难介入,主要原因如下:他认为这个产业在国内仍然处于初期,刚刚开始梳理,既无序又缺乏品牌化。比如北京就有一些民俗艺术家和产品,在很多领域代表了全国的最高水平,但缺乏将他们设计能够很好贯彻实施的操作者,即便在贺北村,记者发现,很多布贴画质量都是参差不起的,艺术表现力并不稳定。

其次,民俗产品商业化或者产业化成本太高,这些产品的创作者很多是农民,要使他们从农民转变为手工艺人,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和大笔的金钱投入,目前缺乏有公信力的机构和有能力的投资者去组织和培训这些人进行商业化运作。

“这一块如果能探索出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会成为北京特色的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

第三,目前这些民俗艺术大多呈手工作坊业态,这既是好事又有缺陷。在他看来,无法进行标准化、流水线工作,意味着这样的产品可以走高端定制的道路。而对于如贺北村布贴画这样的产品来说,他表示不妨可以进行中低端产业化尝试,一部分出口,一部分定位庞大的内需市场。

“适当的产业化能加速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