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影视作品中的投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影视作品中的投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特殊现象,这种现象更多地存在于一些刑事犯罪案件中。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人质与绑匪之间,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导演将这一典型的心理现象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为独特的情节。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心理学上的斯德哥尔摩现象为切入点,对其在电影作品中的投射予以分析和介绍,进而对此种现象产生的多种原因进行解析。

[关键词]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心理学;影视作品

一、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心理学释义

(一)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源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心理学上的一种极具典型性的现象,现代心理学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很多,这一心理学名称的确定是在20世纪70年代,但是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的存在却不是从上个世纪才开始。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这一现象就已经存在。只是没有作为一类特殊的心理学现象被认可和研究。也就是说,斯德哥尔摩现象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社会的进步,而真正的被确定为一个典型的心理学现象是在上个世纪。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这一学术性名称的确定,是在1973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遭到抢劫,绑匪挟持了几名人质。绑匪与人质经过6天的相处,在警方解救人质时,人质却出乎意料地对绑匪进行掩护,保护他们不受到警察的伤害,并且在此后的刑事审判中,人质拒绝作出不利于绑匪的证词。人质之一的女性并且爱上了其中的一位绑匪,表示愿意嫁给他。这个事件的发展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期和理解,无法从正常的心理反应和特征予以解释,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由此在心理学和医学领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心理疾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项心理疾病以事件的案发点斯德哥尔摩命名,从此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确立和认可,成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热门现象。按照当代维基百科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定义,它主要指的就是一种人质情结,被害者对与施害人产生一种难以理解的情感,反过来帮助施害人的一种心理特征。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一心理学现象被正式确立的过程。

(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成因分析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真正的确定来源于一次刑事抢劫绑架案件,随着后来的心理学发展,这一现象已经被衍生到越来越多的现象中,但是对于斯德哥尔摩现象的形成原因,我们依旧需要回到这一概念最本质、最原始的地方进行分析。在学界,对于斯德哥尔摩现象形成原因的分析,借用犯罪学心理和刑法学理的一些理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质必须感受到现实的紧迫的危害性,自己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第二,在人质被绑架以后,人质与绑匪之间有一定的相处时间,在此期间绑匪会对人质有略施小惠或者其他的关心活动。第三,人质必须与外界隔离,也就是只能接受到绑匪所传递的信息。第四,人质必须在内心形成一种确认,也就是对绑匪充分的依赖,不对逃脱怀有任何的想法或者幻想。这是斯德哥尔摩现象产生的四大主客观要件,通常在满足这四个条件的情形下,才能够形成这种特殊的心理学现象。

二、影视作品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投射分析

自从1973年这一心理学现象被正式确立以后,便在世界范围内被予以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众多的艺术作品中,开始越来越多地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或者故事化。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映射或者解析斯德哥尔摩现象成为一种重要的题材和素材。并且由于艺术的加工性,使得这一心理学特征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情节和内涵,这一心理学现象的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从心理分析学的角度来看,认为这一现象的形成与新生婴儿对与最靠近的有力成人的心理依赖情绪有关,这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心理因素的起源。基于心理分析学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我们选择两个较为特殊的故事来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影视作品中的投射进行分析。

(一)电影《完美的世界》中的菲利普

电影《完美的世界》是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电影的主体并不是为了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一问题进行解析或者探讨,但是影片中两位重要的主人公,布奇和菲利普之间的关系,却正是这一心理学现象的投射和写照。在影片中,布奇是一个越狱的逃犯,在逃跑的过程中意外地挟持了8岁的小孩菲利普,这本是人质与绑匪的典型故事。但是在二人逃往阿拉斯加的过程中,布奇与菲利普之间却产生了这种超乎于人质与绑匪之间的应有感情的故事,二人亦师亦友、亦父亦子的关系成为整部电影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在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菲利普在已经可以选择自己的人身自由时毅然选择了作为布奇的人质继续前进,并且在影片的结尾,当布奇被警车围堵时,菲利普对布奇的掩护都体现了他不希望布奇被捕的心理。在这部电影中,菲利普形成这种心理特征基本满足我们上文提到的四大要件,这是一个极具典型的故事。

(二)电影《杀手里昂》中的小玛提尔达

在好莱坞电影中,除了我们刚刚提到的《完美的世界》这部电影以外,还有其他多部电影也有对这一题材的涉及。但是本文只选取两部电影作为简单的介绍,另外一部就是同样在世界影坛获得极高声誉的电影《杀手里昂》(也译为《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的男女主角分别是让・雷诺扮演的杀手以及14岁的娜塔莉・波特曼扮演的小玛提尔达。同样是人质与劫匪的故事,影片的结局与《完美的世界》有极为相似的地方,都是以一种不完美的伤感为最终的基调。在这个故事里,小玛提尔达的身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人质,在与杀手相处的过程中,她与杀手之间不仅产生了一种伙伴的关系,而且在这个14岁的小女孩心中,更是有一种奇特的爱慕之情。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对在1973年发生的银行抢劫案中,为什么在被解救以后会有女人质表示愿意嫁给绑匪这一奇特现象。确切来讲,这是斯德哥尔摩心理的一种异样衍生,也是这种心理特征最终多样性发展的心理体现。不得不提的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与扮演小玛提尔达的波特曼对于角色成功的把握密切相关,她也是在众多的类型电影中对于角色心理特征成功把握的一个典范。

在本文中,我们选取的两部电影都与儿童有关,这一选择充分尊重心理分析学对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心理因素的起源,儿童的世界受到成人社会、思维的干扰较少,各种心理活动的产生不需要强行意志的心理暗示,是一种自然的产生和自然的表达,原始纯朴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我们对问题本质的探析。对于大部分非心理学专业的观众而言,他们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一专业概念的了解也大多是通过电影、小说等形象化的方式来获得。

三、斯德哥尔摩现象的社会原因解析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作为心理学上的一种典型现象,除了我们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提到的这一现象形成的四个专业现实性的原因以外,我们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也认识到,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非偶然出现的,一些社会原因同样是导致这一症候群形成的重要原因。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成长所经历和需要的最重要的环境,斯德哥尔摩现象的产生,虽然具有偶然性,与当时的外在条件有关,但是人质家庭环境对于这一心理活动的产生依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上文中提到的两个人物中有所启示。无论是菲利普还是小玛提尔达,他们的家庭环境都与正常的孩子有着差距。菲利普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封闭的,不让孩子参加万圣节活动,刻意地阻止菲利普与小伙伴之间的往来。在这种缺乏男性力量的家庭环境中,菲利普的成长缺乏一种积极力量的引导。小玛提尔达的家庭环境中虽然有健全的双亲,但是父亲所从事的工作无疑是这个家庭中最不稳定的因素,也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这个家庭最终的悲惨结局。小玛提尔达在父亲进行交易的环境中长大,这种环境的复杂性对小玛提尔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影响。她身上所具备的与年龄不符的冷静和淡定也多半是受到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菲利普与布奇之间的感情,很大程度上由于布奇这个人物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菲利普的童年缺陷,这种家庭环境、家庭温暖的缺失让菲利普轻易地在绑匪的身上找到,这是到最后菲利普努力保护布奇的重要原因。而对于小玛提尔达而言,里昂的出现在警察的眼中虽然是绑匪,但是对她来说,里昂可能恰恰是帮助她脱离一个生活环境的契机。所以她对于里昂的感情,有着多种情愫的交杂。这一切,就构成了在电影的海报上,那个站在里昂旁边表情倔强的女孩。

(二)人物性格

家庭环境的差异性会对个体性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除了这种后天性的外部环境以外,每一个个体自身也都存在着一些隐形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在外部环境的激发下,往往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以小玛提尔达为例,不寻常的家庭环境固然是造就这个小孩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也同样意识到,小玛提尔达性格的形成与其天生的性格特质密切相关。小玛提尔达的家庭环境虽然具有特殊性,但是并不具有个性,小玛提尔达这个人物,却是极具有个性特征。无论是主动要求里昂将其训练成杀手,还是在一个奇特的境遇里爱上这个杀手,都彰显着这个孩子性格里的怪异。对于象征着正义力量的警察而言,里昂是个杀手,是绑匪。但是对于小玛提尔达而言,里昂就是她的爱人。导演吕克・贝松设计了这两个无论是年龄、环境、生活习惯都有着较大差异的形象,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让影片层层升华。在斯德哥尔摩现象中,人质情结的具体体现也有着不同,人物性格的差异会导致这种情结的表现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

(三)个案特征

虽然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中涉及这一题材,但是从整体来看,斯德歌尔摩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即使在相同的客观环境下,不同的主体也有着不同的反应。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一类心理现象的统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症候群有着相同的反应模式。相反,由于个体环境的差异,个案特征是斯德歌尔摩现象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所谓个案特征,我们从上面的两个故事中也可以看出,虽然在轮廓与模式上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引起情感变化的因素却是不一样的,这些诱因并无固定的内容,更像是每个人个性中缺陷的探索者,由缺憾或者先天因素转化而来。

[参考文献]

[1] 胡志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及其对后进生教育的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09(01).

[2] 高明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表现、成因和应对[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 赵阳.佩科拉的悲剧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

[4] 陈章.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J].中外文摘,2010(04).

[5] 封冰.谁是娜塔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J].都市心情,2007(04).

[作者简介] 张新安(1972― ),男,河南周口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