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心理语言学基础上的外语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心理语言学基础上的外语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心理语言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通过对人类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行为和心理进行研究,从而探索人类语言习得过程和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它不仅研究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应用语言系统,还对语言学习过程中心理模式发生的改变进行描述。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心理语言学与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联。此外心理语言学也对现代外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启示作用。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出发能更深刻、全面、科学地理解“教”和“学”的辩证的关系。有利于科学地认识现代外语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不过由于心理语言学目前仍在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很多理论还未能据为定论。本文所介绍的许多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检验。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规则;认知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175-5

一、心理语言学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心理语言学的影响

心理语言学起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期许多像B.Skinner这样的语言学家借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人们通过刺激、反应、巩固的方式来掌握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被解释为一种被动的接受,学习者通过一遍一遍机械的重复行为来使得一种知识或语言被强化和巩固。语言被理解成一种习惯,反复刺激成为习惯形成的必要条件。当时的行为主义者也被称为机械论者。机械论者否认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因素,强调学习仅仅是一种训练。虽然后来C.E.Osgood提出学习迁移模型,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出它广泛的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行为规范当中,但也只是肤浅的理解和解释了心理环境和认识发展对于学习语言的影响。

(二)转换生成语法对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推动

五十年代后期,以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盛行以后,对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渐渐转向了认知领域。乔姆斯基认为人类语言具有共同的深层语法结构,即各种语种底层的普遍规则,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等。Chomsky认为人类的语言是一个整体,人类先天具有掌握语言的能力即语言习得机制:儿童能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较为准确的掌握母语。Chomsky站在自己的生成转换语言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人类使用语言时的心理过程。

(三)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语言学的影响

到了20世纪80年代,心理语言学研究更多受到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影响。心理语言学工作的主题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哲学、神经科学以及其他相邻学科。语言理论、语法规则、语言分析再度受到重视。句法结构在言语处理中的作用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因为人工智能首先需要对人的智能有透彻的了解,并对语言作形式化的处理后,计算机科学家才能实现智能型的人机对话。在言语听辨研究方面,根据神经网络特点提出的新的连接主义模型,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结点之间的平行互动,扩展激活作用等方面解释连续性语音听辨,心理词汇和词汇检索等语言理解过程及其神经心理基础,把心理语言学研究导向纵深发展。心理语言学对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的探索,进一步深化了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二、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法的普遍规律

行为主义者对于解释语言学习时只是强调外部世界的事件(即教)如何使得个体行为产生改变(即学)。这种观点在60年代受到了激烈抨击,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Noam chomsky。chomsky认为研究人类语言应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研究人类语言的能力,二是研究人类语言的应用。而人类的语言能力虽然受到某些规律支配但它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语言习得机制”,它使得儿童能够在相对贫乏的认知能力基础上以较快的速度精确掌握一门语言。相对于成人健全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学习的集中精力,儿童掌握母语时的准确和迅速让人惊讶。乔姆斯基称这种能力为先天能力,在遗传学领域儿童在学习任何语言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切语法的普遍规律或者说是底层结构。换而言之语言能力是人类的一种固定属性。

但是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LAD)和普遍语法结构并不是每一个语言学家都认同的观点。部分语言学家认为在处理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第二外语学习的差异时,语言习得机制理论衰退的很快。多数心理语言学家认为普遍语法转变成个体语法的认识发展规律是有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小孩说话的发展过程与其身体发育过程是一致的,大体上都是在一岁半到六岁之间,过了这个“临界期”,再学话就有困难了。在此期间,小孩的语言习得主要靠模仿。但心理学研究表示,小孩所能模仿的只是那些他已经具备语法能力的句子。至于那些超过他能力的句子(如两三个定语从句的主从符合句),尽管他能听懂但也模仿不出来。但是随着认识的发展,当他渐渐掌握这种句法的特点时,通过模仿他便能够熟练的掌握这种句式了。

成人与儿童的区别或许在于,成人已经相当熟练的掌握了一种句法结构。当要求他再去学习和熟练掌握另一种句法结构时,便可能会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可能会从心理和生理上本能的排斥思维去构建另一套语言体系。

三、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认知异同

儿童与成人在认知事物和处理信息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众所周知成人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要强于儿童,但成人在学习第二语的表现却比儿童母语学习要困难的多。这种认知差异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悖论,研究这个现象需要从不同方面人手。首先儿童母语习得可从多方面考察:a.普遍语法规则的作用。b.语言习得和认知过程的同步性。c.语言输入及感情过滤等方面。

Chomsky的弟子R.Jackendoff在坚持生成语言学的基本精神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独立发展了一套以空间概念和认知为基础的语法学派即“概念语义学”(conceptual semantics)。Jackendoff注重强调词汇一语SL--概念一认知之间的关系。大脑处理可投射的语言信息必须与上面各类信息保持一致,同时也受它们的限制。Jaekendoff称之为认识限制(conceptual semantics)。在普遍语法转换成为个别语法的过程中jackendoff认为语义的概念必须反映四个方面的内容:a.反映人类组织概念的本源性特征即概念结构必须与事物映射在大脑中的认知结构相同。b.概念结构必须是最本源的认知结构,不能在被细化。c.概念必须反映词语的选择限制。d.必须能分化句法结构歧义。

儿童语言习得与基本认知能力共同发展,母语学习被看作映射人大脑的一种基本能力。随着认识的完善儿童天生的习得机制(1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开始退化。可能在成人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伴随学习的认识功能已经淡化,学习外语成为一种单纯的记忆和模仿过程从而加大了掌握外语的困难,延长了学习外语的时间。

中介语的产生:

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中介语假设的前提是在基于一种语言为基础的认识上去学习第二语言。

中介语假设提出第二语言学习的中间状态,并归纳出导致中间状态的五中过程:母语迁移(1anguage transfer)、对目的语言规则的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训练迁移(transfer due to effects of teaching)、学习策略(1earningstrategies)、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对比分析相关原因:由于语言属于行为范畴,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培养一套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原有习惯会产生迁移作用。如果是负迁移,则对学习产生干扰。这种干扰又分两种:a.阻碍性干扰,指的是目的语言中需要学习的一语言是原来语言中所没有的。b.迁移性干扰,是指母语的语法和规则对于目的语言学习时产生的误导和错误。学习这者习惯用母语的语法规则去强行套用在其他语言上。

另外中介语的产生过程也伴随惰性和心理干扰因素:由于学习者对于目的语言没能完全掌握,在需要表达某些超过他现有的语言知识或技能所能表达的内容时,就不得不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这些手段也叫学习者的交际策略。交际策略的采用也是学习者中介语系统形成的原因之一。像回避(avoidance)和换说法(paraphrase)这两种外语初学者经常采用的交际策略,它们对学习者中介语系统的形成是有较大的影响的。例如,英语初学者在想表达“Ilost my way”这一意思时,因想不起或不知道way这个单词,他便会回避该词,而代之以Aroad,说出“Ilost my road”这一用词不当的句子;又如学习者在不会“It's against the law to park here”这个表达式时,若需表达相同意思时,就会换说成不合语法的“This p1ace,cannot park”。

四、现代外语教学的方式转变

(一)B.L.Whorf的语言思维

考虑到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在第二语言的教学方式就必须发生转变。对第二语言的教学转变按照whorf的认识发展论的规律,在儿童第一次语言习得过程中语义与意识就已经进行了一次同步协调。要建立成熟、精确的第二语言系统就需要构造语言与意识的第二次结合。按照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规则,普遍语法的核心原则和参数是相同的,但是诱发习得的环境因素和对于世界的迫切的认知需求已经相对稳定和退化。B.L.Whorf提出“语言和思维相互联系的假设”一个人所讲的某种语言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语言的共性也就是思维的共性。Jackendoff的概念语义学中强调人类的认知基础是人类特有的空间概念,具体而言空间概念可以由视觉、听觉、嗅觉和非语言因素(如手势语)处理。语言学习应该符合认知过程的发展,J.Piaget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内因和外因互相作用的过程。他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了关于外部的知识,从而使得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了发展。认识通过语义概念构成最基本的概念元,概念元通过句法结构和语音系统表征为人类的语言。

(二)语言习得机制的退化与交流的需要

按照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其核心参数和原则在人类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那么诱导个别语言生成的因素自然成为语言环境、语言材料和交流的动机。现代国内外语教学普遍存在语言环境和交流动机的不足。语言交流的缺失,造成TJ.Piaget的“发生认识”的缺失。并不具备真正语言系统的特质即语言的交流、语言的创造能力、以及Whorl的文化语言的概念。现代语言教学强调一种“浸入”式语言教学,即营造出一种完全仿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尽量的运用自身的认知能力去掌握一门语言。因此对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就是对这种讲这种语言民族的心理认识的再认识。认识始终伴随着语言的学习,人类认识具有无穷性,因此人类的心理表征(语言)也具有无穷性,这就是语言创造性的基础。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要么完全有要么完全没有。Sapir-Whor假设虽然偏激,但对于现代外语教学也具有启示意义。

(三)语言系统的开放性

Chomsky认为语言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创新”。新创造的句子在理论上应该是无限多的,事实上很少有人会在现实生活中反复使用完全相同的句子。当语言学家观察儿童学习母语是发现,尽管儿童掌握的句子有限,小孩也不会始终重复相同的语言,而是总结规律创造性的使用各种句子。“创造性”成为语言的本质属性,现代认识论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动态的平衡。思维投射语言,语言反映思维。鉴于思维的无限性,因此也可以理解成语言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即创造力。创造性从一个方面加深了语言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为掌握一门语言增设了难度。但从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语言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现代语言教学应该努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正面的感情过滤,为自主循环提供条件。

(四)Stephen Krashen输入假设模式

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强调“输入”在二语学习中的重要性,Chomsky虽然提出了普遍原则的先天论,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普遍原则与二语学习的一般关系。Krashen从输入假设理论人手强调在输入过程中对输入材料和输入对像进行控制,从而最大程度的启动接受者在二语学习得过程的“自然”习得能力。

Krashen的输入假设模式中“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探讨了开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可理解输入”是指为学习者提供的输入信息应该略微超过一点学习者现有水平,用i+1来表示。i表示现有习得水平,1表示略微超过的部分。输入假设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发生的必要条件,即“i+1”。可理解输入从外部环境来说明第二语言习得是如何发生的及其发生的条件。此外输入假设理论也讨论了教学中二语习得的五个方面。(1.语言习得假说;2.自然顺序假说;3.监控假说;4.情感过滤假说;5.语言输入假说)

教学的具体情况应按照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而定。语言环境的建立和语言材料的输入应该建立在接受者的理解基础之上,教授内容、教学材料、

教学大纲应该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而言“不可理”(Incomprehensible input)等同于噪音。因此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得”,那么按照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输入应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才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性活动。兴趣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可以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有赖于语言材料的趣味性,Krashen曾这样表达他对语言输入的要求:“给外语学习者好的语言输入应当把学习者的社会需要考虑进去,内容上应有所选择,形式上和呈现方式上应有所变更。结构上倾向于简单,重复多,冗余信息多,结构上规律性要比一般使用更强些。

五、总结

Piaget认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都是伴随这认识的发展,但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应看到儿童母语与外语习得中的差异,外语学习的情况比母语习得要复杂的多。因此不能简单将儿童习得母语的经验简单的移植到外语学习上。从心理语言学从发对现代外语教学有如下启示:

(一)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儿童习得母语并不是靠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地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把语言规则内在化,形成隐含规则,创造性的使用语言。这是人类大脑处理新语言材料的工作原则,对外语学习也同样适用。

(二)重视外语教学中的输入控制

按照Krashen的输入假设模式,有控制的输入是最能够还原人类幼儿时期的语言习得机制。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原则发生转变。激起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知识输入的过程中加人认识输入,知识输入、文化输入。如此才能形成一套准确的外语系统。

(三)学习过程中的不断适应

儿童在交际过程中接触到许多陌生的、尚不能运用的语言材料。但这并不能妨碍他的交流,相反,他能从交际中不断地同化和适应,使他的语言逐步走向完善。这种习得过程对外语的学习也有启发。

在非正式语言环境之下掌握第二语言,实际上面临着语言材料、语言环境的缺失。在这种缺失的条件下要实现外语掌握是十分困难的。这也是现代外语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心理语言学只能提供认知规律或句法结构方面的知识,从而指导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对于语言环境的缺失和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的工作,还需要教育工作这从实际出发不断的改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