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绝经提前为哪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绝经提前为哪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绝经前为哪般?

我今年40岁,近几个月来,发现自己绝经了,去医院就诊,医生说我是绝经提前。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山东 王倩王倩读者:

经过我们调查分析认为,引起女性绝经年龄提前的因素主要有:

(1)初潮提前:初潮年龄越早,绝经发生得越早。

(2)生育状况:即首孕年龄越大,绝经愈早;妊娠次数越少,绝经越早。

(3)生活习惯:调查结果表明,每周吃2-3次鱼、虾的女性,绝经年龄较晚;常年坚持喝牛奶的女性,且喝牛奶量越多,坚持时间越长,绝经越晚;从不锻炼身体的女性,绝经年龄早;另外,受到被动吸烟侵害越多,时间越长,绝经越早。

而绝经年龄提前,是因为女性的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而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所以,女性朋友应从绝经提前的原因人手,避免绝经提前的发生。

糖尿病病人摄入蛋白质越多越好吗?

我患糖尿病10余年。最近我在复诊化验尿液时,发现尿液中有微量蛋白。医生嘱我在控制白糖的同时,还要注意适当少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因为糖尿病病人摄入蛋白质并非越多越好。请问这是为什么?

江西刘建军刘建军读者:

糖尿病病人每日的蛋白质供给量以1.0~1.2克/千克体重为宜。其来源主要以瘦肉、鱼虾、禽蛋、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为主。机体得到了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就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与改善葡萄糖耐量,从而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缓解。

然而常言道:凡事皆有度。是不是糖尿病病人摄入的蛋白质越多越好呢?答案是“非也”。这是因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分解产物较多,其中氨、酮酸及尿素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若过多摄入蛋白质,还会增加胃肠负担。尤其是当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出现“胃轻瘫”时,对过多摄入的蛋白质不仅难以消化吸收,而且还会使上腹胀满、灼热、隐痛、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症状加重。

研究还发现,糖尿病病人过多摄入蛋白质还会妨碍机体时钙的吸收,造成钙流失,促进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他们的健康极为不利。另外,蛋白质的过多摄入还会加重肝、肾特别是肾脏的负担。在糖尿病合并肾病时,不但不能过多地摄入蛋白质,而且还要适当地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免加重肾功能损害。须知这种损害,往往又是不可逆的。

专家认为:糖尿病病人只要达到以下建议标准,即可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每日吃1个鸡蛋、喝250~500毫升鲜牛奶,并摄入相当于40~50克的干黄豆的豆类或豆制品,或50~75克的瘦肉、鸡肉,或75~100克的鱼、虾等,即可达到上述建议标准,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

男子也会得滴虫病吗?

我是一位已婚中年男子,最近排尿时常觉尿道有灼痛,结束时还有针刺感,尿道口分泌物明显增多,会坠胀不适。在医院化验前列腺液发现有滴虫,我感到疑惑不解。滴虫病本是女人生的病,我堂堂男子难道也会得?安徽王志王志读者:

男子确实也会得滴虫病。这是因为与霉菌性阴道炎一样,滴虫性阴道炎也是妇女的常见病,但滴虫感染并不是妇女的“专利”,如果妻子患了滴虫性阴道炎,丈夫就有可能通过夫妻性生活而传染上滴虫病。滴虫再从尿道口入侵,逆行向上进入前列腺,进而引起滴虫性前列腺炎,同时也感染上滴虫性尿道炎。

滴虫性前列腺炎患者常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有灼热感、下腹隐痛不适、及会坠胀、排尿结束时尿道内刺痛等症状。包皮、可充血、水肿。又因尿道与前列腺均受到滴虫感染的刺激充血肿胀,造成分泌物增多,所以尿道口常有分泌物溢出。要是将这些分泌物放在显微镜下检查或进行培养,即可发现有滴虫存在。这时,滴虫性前列腺炎也就确诊无疑了。

男子一旦患了滴虫性前列腺炎,思想上不必紧张害怕。因为,这种病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疾病,通过正规治疗是完全能够治愈的。目前,主要采取针对性的杀滴虫药物治疗。具体方法是:口服甲硝唑(灭滴灵)片,每次1片(0.2克),每日3次,连服7~10天为1个疗程,一般3个疗程即可治愈。亦可口服曲古霉素,每次10万~20万单位,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如妻子也患有滴虫性阴道炎,必须同时治疗,方法同上。还需用0.5%的冰醋酸溶液冲洗阴道,并在月经干净后第一天放入滴维净片,1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上述治疗进行一段时间后,应再到医院复查。只有症状消失,前列腺液中未再发现滴虫,才能说明治愈。在治疗过程中,应减少局部刺激与损伤,避免性生活。

为何中老年人持续骨痛要警惕?

我爷爷68岁,最近半年自觉全身酸痛,尤以腰痛最明显,伴食欲下降、消瘦,医生开始按“骨质疏松”、“腰肌劳损”治疗,但无效果。后经专家会诊并做CT检查证实为转移性骨癌,原发病灶在肺。专家讲,凡中老年人持续骨痛要警惕,请问这是为什么?

陕西薛光荣

薛光荣读者:

在生活中像你爷爷这样,南于骨骼疼痛未能及时发现转移癌而误诊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通常,已确诊发生在某一器官的癌肿,若发生转移时多易被认识,但在一些病例中,原发性肿瘤无症状,骨内转移癌所致疼痛可以是仅有或首发症状,并且病程缓慢,则不易被患者注意。

胃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在骨组织本身中生长,半数属良性:后者由其他组织或器官的肿瘤转移而来,绝大多数为恶性。骨关节疼痛,骨性肿胀和运动障碍是骨癌的“三大主要症状”。疼痛开始为间歇性,后为持续性,夜间尤甚,且呈进行性加重。故凡40岁以上出现顽固的骨骼疼痛或难以形容的不适及不明原因的贫血、乏力、消瘦、肿块、甲状腺结节等,均应高度警惕骨转移癌的可能。

一般原发性骨癌好发于四肢长骨,继发性骨癌多发生于骨盆、脊柱、股骨、锁骨与肋骨。易引起骨转移的常见肿瘤有乳腺癌、肺癌、肝癌、肾癌、甲状腺癌、胃癌、肠癌等。在女性骨转移癌中,70%为乳腺癌,其余为。肾及甲状腺的癌肿。男性骨转移癌中,肺癌和前列腺癌占80%。

发现骨转移癌并不困难,关键是要与常见的骨关节痛加以鉴别,并及时做骨骼X线摄片、同位素或其他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应做CT、磁共振(MRI)扫描等特殊的影像学检查。对于持续性骨痛者,将骨骼x线摄片和CT检查作为常规项目,可及早发现骨骼病变(包括肿瘤在内)。

确诊为骨转移癌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应注意控制癌肿,改善患处骨关节功能。倘若不能做手术,则要对患骨进行保护,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跌跤、碰撞,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

胆囊萎缩还要不要手术摘除?

今年我参加社区卫生中心组织的体检,发现胆囊萎缩、胆囊内有结石,医生建议我尽早手术摘除胆囊。可是我平时并不疼痛,又有些害怕手术。请问既然胆囊萎缩了还要手术摘除吗?

湖北李成李成读者:

你患的是萎缩性胆囊炎和胆石症,这是一种常见的结石性胆囊炎,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长期发作的结果。由于有结石的胆囊反复发生炎症,胆囊壁逐渐发生炎性增生、纤维化,胆囊壁被逐渐硬化的纤维组织取而代之,黏膜层遭到破坏,致使胆囊的浓缩胆汁及收缩功能丧失殆进而萎缩。这类病人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一般主张手术将胆囊切除。要是没有手术禁忌证,还是应该及早手术摘除胆囊为好。

可能你认为自己身体上的这种病平时不疼痛,亦无特殊不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可以与你“和睦相处”,但已经萎缩的胆囊和胆结石,在体内却是个隐患,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急性发作)的可能,这是因为胆囊结石容易导致细菌感染,急性发作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高热、黄疸。身体十分痛苦,医生对此也深感棘手,不得已做急诊手术处理,风险很大。

另外,及早做胆囊切除也是为了防止恶变,研究表明:胆囊癌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往往相伴存在,长期慢性结石与炎症的刺激可引起恶变,并且恶性程度高、手术效果差尽管这种恶变的概率很小,但如果发展到这一步,后果就不堪设想:由于胆囊萎缩了,胆囊内无胆汁,手术切除后不会带来不良后果。目前,腹腔镜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你不必担心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