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会员之家 第1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摇落山楂满地红
在乡计生协会提供的技术和信息帮助下,河南省武陟县大虹桥乡原马蓬村计生户王红根家承包的50亩山楂今年喜获丰收,吸引了周边许多客商。(秦林林李洪峰)
西华县田口乡
广交科技友 结出丰收果
近年来,在西华县田口乡计生办的协调下,当地计生户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攀亲结缘”,大大提高了计生户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计生办的牵线搭桥,田口行政村的计生户与河南农业大学林果系的专家成了好朋友。在科技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引进枣树丰产综合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6项新的先进技术,切实提高了对枣树的综合管理水平,达到了产量翻番的目的。
该乡计生户交科技友的面很广,不但有外地的农业专家、教授,而且还有本地的“土专家”、“田秀才”。例如:在食用菌栽培方面,该乡滩上村农民王学贞在当地是位小有名气的“土专家”。如今,全乡已有360户计生户与他交上朋友,向他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对于前来求教的计生户朋友,王学贞有求必应,毫不保留。近年来,在乡计生办的大力支持下,王学贞免费为计生户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10期,使500多计生户朋友受益。
据统计,今年该乡计生户已收获木耳1800万袋,收入增加近2000万元。
(毛积德张伟民 何江涛)
“老账本”的日记
“老账本”名叫元书连,今年60岁,是河南省商水县袁老乡关庙村计生协会老会长。元书连从1974年开始担任村里的记账员、会计,因记账清、账目细,村民们都亲切称呼他为“小秀才”。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秀才”忙完村里的工作后,便把家里的一些收支明白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账本上。起初是为了节省开支、方便记忆,时间长了,便成了一种习惯,就这样一记就是30多年!“小秀才”也渐渐变成了“老账本”。
“1983年除夕,我坐在煤油灯下,对这一年来的收支情况进行了一次汇总――今年家庭总收入是862.45元,支出561.5元,结余300.95元。”
“1986年12月20日,阴。今年春天,我承包了村里的一个鱼塘,除去投资,今年净赚了7000多元,再加上其他经济收入,积蓄达到了1万元,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万元户。这一年,我们家也用上了电灯。”
“1992年8月15日,多云。今天,我们家新添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0年5月12日,晴。今天是全村人的喜庆日子,村里新修的柏油路竣工了,走在新修的柏油路上,俺只感觉喉咙发痒,真想唱上一曲。”
“2005年10月20日,小雨。2000年以前,征收农业税一直是村干部最头疼的工作。因种地不挣钱,许多村民都选择了出外打工,村里的田地一度出现了无人耕种的状况。2001年以后,情况就变了。就拿我家来说吧,2002年上交了635元,2003年是240元,2004年只交120多元,今年国家又取消了农业税,去年村里又实行了电网改造,电费也比以前便宜多了,俺农民的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坦了!”
“2008年6月20日,晴。今年儿子买了一合收割机,国家实行农机补贴给补了7000多元,再加上今年小麦机收大会战的收入共赚了2.4万元。下午,村干部来我家告诉我,早年我响应国家号召只生育了一个孩子,国家决定从今年开始每年给我和老伴1200元奖扶金。今年真是喜事连连,家里不仅用上了自来水,全家人还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人每年只交10元钱,得了大病,最多能报销1万元哩!俺农民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
这是“老账本”日记中的几段文字,看似平常,却真实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巨大变化。“老账本”说:“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一直把这账本记下去,让后代看看我们这代人是怎么走过来的,知道珍惜今天的生活。”(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