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前,报业在危机感的驱使和“疑似利好”的诱惑下,进入多元化经营时期,热衷于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养几只老母鸡生金蛋,这样的好事谁不想?出发点是对的,愿望也是好的,但问题是,新增长点是把“双刃剑”,只有少数高手能受益,而许多媒体开发新增长点却是吃力不讨好,甚至亏得一塌糊涂,成了填不满的无底洞。

总体来看,目前媒介开发新的增长点,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

一是本行业经营。如报社、报业集团创办子报子刊。报业集团成立后,一些集团纷纷收编子报、子刊。一些地市报看得眼热,也一哄而上,子报热风起云涌。

二是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我国报业传媒涉足的跨行业经营领域,主要有房地产、旅游、餐饮、贸易等项目。如办新闻旅行社就蔚然成风,不光北京、武汉、重庆、太原、成都、哈尔滨、济南、厦门等大城市的报社办旅行社,而且,河南的洛阳、南阳,江苏的江阴、徐州、扬州,湖北的荆州、黄冈、十堰,山东的淄博、威海、聊城,江西的景德镇、宜春,四川绵阳,湖南株洲,以及河北承德等地市报社,也成立了新闻旅行社。

对于管理层来说,麾下子报子刊形成阵容,自然更有成就感,儿孙满堂,多子多福。子报子刊确实也有办成“印钞机”的,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南方都市报和21世纪报系,都让业内艳羡不已。但问题是,它们的成功,对于多数效仿者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多子不仅不能多福,反而苦水更多,而且只能往肚里咽。

具体来说,即使是省会城市,报业集团办子报,也是维持局面的多,赚大钱的少。收购子报、子刊,动力往往来自行政干预,有的行业报朝不保夕,或者面临取消刊号,于是被“过继”给当地报业集团,结果这些报刊成了“啃老族”。虽然坐拥七八家甚至更多的子报、子刊,但一些报业集团“一大家子人”只能由真正能赚钱的两三家、甚至一家子报供养,其他的子报刊要么是亏本,要么是勉强保本。世界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显示,发达国家组建媒介集团,很少出自行政行为,而主要是市场行为。即使是用市场之手组建的集团,也不一定能百年常青,更何况我们用行政力量拼凑的“航空母舰”。

地市报办子报,更是值得商榷。现在各省省报集团办的全省性晚报(都市报)都很强大,这主要不是因为他们人才多,而主要得益于政治上的优势。它们对省内各地市的舆论监督,受到的牵制比当地报纸少,所以,更容易赢得民意,对于报纸来说,民意往往就意味着公信力,政治资源转化为新闻资源。尽管在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经济大省,有的地级市(如无锡、苏州等)经济实力强,地市级晚报能找到相对较大的生存空间,但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地市级晚报来说,往往被省级晚报压得喘不过气来,发行量两三万份,甚至不足1万份,而报纸赢利的发行量门槛是7万份。

报业搞多元化经营,赚钱也不是很容易。如新闻旅行社热,热闹的背后往往是无奈。首先,由于旅行社主体数量在持续增多,已被公认为是微利行业,由于没有超出别人的先天优势,传媒进入旅行社行业,并无太大意义。即使办新闻旅行社能赚钱,从报业长远的发展来看,也是得不偿失。因为在服务中,旅行社很容易和游客产生纠纷,而这种纠纷最终会损害游客对报社的印象。在网上,可以找到一些“旅游被某某新闻旅行社骗”的帖子。报业长远发展要靠人气,人气对报纸来说弥足珍贵,如果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但不能赚人气,反而成为损失人气的“黑洞”,这样的增长点不要也罢。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个古训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经营之道。然而,当看起来很美的诱惑来临时,许多报业经营者却把“可做”当成了“该做”,在战略上出了问题。有的地市报,本身发行量就很小,专业化还未做成功,就做起了多元化经营,殊不知,“浮华不过一掬沙”。

报业并非“多子多福”,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误区表明,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要从规模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

报业经营要学会放弃,“有所不为”才能轻装上阵。放弃有时很困难,甚至很痛苦。唯其如此,才更需胆识与智慧。

(作者单位:武汉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