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创业过程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创业过程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世纪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信息创新等等来推动社会的前进。当今世界正在掀起创业潮流,而创业的兴起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许多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创业人才,在创业过程中,遭遇众多问题,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意义、特征,总结得出进行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方法。通过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发展高校教育,另外也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创业过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

随着创业活动兴起,许多中小型创业企业迅速发展的创业型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创业型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具备企业家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尤其是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具有高校背景的创业人才。对在创业过程中的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

一、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

纵观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的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方案,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够协调性。甚至一些院校不顾及学校硬件、软件设施情况如何,学科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是否匹配,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增加学校的知誉度,而盲目的开设一些当今比较热门的专业。比如:在这之前对创业过程、教学计划、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等都未能进行认真的调研,没有充分发挥自己学校的特点,并且也没有现实中调研取证,这样使得专业与市场发展不相吻合,导致专业由热变冷,使得所培养的人才创业思维能力不强,知识体系欠缺,就业以及创业能力不强,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高校创业现状

当今世界,“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焦点。一些发达国家早已经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实行设计大赛,例如:美国德州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高校掀起了一阵“商业计划竞赛”的活动,当中有一些学生各自组成团队,根据各自特点,分工合作对某项创业项目进行设计。在国内,清华大学开创首例,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活动,例如:2000年4月,清华大学视美乐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在校组建的创业公司,以其独特的核心技术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此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也陆陆续续的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活动。

3.大学生创业的原因

从社会的环境来讲,改革开放不但使得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而且使传统的旧观念得到改善,许多人追求创新成为潮流。当时,处于人生最慷慨激昂、意气风发阶段的大学生对创业有着强烈的渴望,并乐于参与其中的激情。此外,国内一些高校开展各种各样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许多大学生产生了示范效应,从客观层面,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环境。[1]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业人才的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创业人才培养是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创业实践知识、能力、心理品质等的教育活动。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推进者,因此创业教育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例如:据不全统计,全国5100家高校科研究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近三万项,其中能够转化并批量生存的达到20%,形成规模的高达10%,再如:1983年至1992年,湖北省50多所大学中,科研成果高达上千,其中不乏国际或者国内水平的,从理论上讲,能够创造出具有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由此可见高校进行创业人才的培养、进行创业教育的意义重大。[2]

三、在创业过程中,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1.明确目标,培养创业型人才

创业人才是在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的基础上面,知道创业过程的专门人才,换而言之,就是为了创业而培养人才。当都明白这些的时候,在制定或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在学习了创业理论和技能以后,能够有意识的寻找和抓住创业机会,通过开发创业项目,达到企业的创建工作。

2.培养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本领

创业人才能力的培养是构建创业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必须改革调整课程体系,增加系统性的创业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课程,扩大与创业有关课程。与此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优势的师资队伍,创业是实实在在的管理活动,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既要选择有阅历的教师,又有懂理论的。在创业过程中,如果缺少相关知识,可以请进来,来弥补这么方面的不足,比如: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创业成功的过程,请创业成功者来学校讲述创业过程。

3.增加教学比重,掌握职业技能

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比较重视教学环节,加强实践、实训教学,运用学到的创业理论知识,使创业理论和创业技能有效的转化为创业能力以及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强调学生要精通或者掌握专门的知识,获得一到两门的职业技术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个是未来实施创业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绝大多数创业成功者的共同经验。比如:因为中考分数不够,没有条件上到普通高中,只能选择五年制大专,在此期间的学习中,学校深知这些学生的能力何在,通过增加课堂计算机课程以及数控理论技术指导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之外,增加一些实验室操作训练,来增强学生对该两种技能的学习,并要求他们考取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通过增加这样的课程学习,使这些学生毕业就能够很好的掌握两门技能,为就业方便、为以后的创业作铺垫。[3]

四、基于创业过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方法

1.合理设置高校创业人才培养课程

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关键,也是高校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载体。高校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综合性的改革,在开设的课程中挖掘、开发、增强和融入创业教育的内容。要加强创业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从而启发大学生将创业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并引导大学生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杯具去在创业过程中更好的发展与运用。比如:北德州大学音乐学院就把创业教育课程与本专业进行融合,开设了音乐创业与营销,音乐创业导引,讲授有关音乐类企业的内容,再有就是康奈尔大学就跨学科教育作为培养创业人才的方法,开设了创业精神与化学企业、设计者的创业精神、小型企业与法律等课程。通过这些过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的运用。[4]

2.丰富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于理论教学是无可比拟的。在现有的基础之上,高校应该搭建一个平台,来锻炼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创新能力。例如:举办具有药学特色的创业计划大赛,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培养难以从书本上获取的多种能力,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市场洞察能力、分析决策能力等等;通过与医药企业或者其他企业,建立具有药学特色的实训基地,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3.利用校友资源,培养创业人才

校友资源是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人力、物力、社会影响力等各种资源,校友资源对于母校的发展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校友资源也是高校办学的的主要资源之一,能够给创业活动过程带来资金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还可以推动创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校友自身创业的成功经验对于高校学生创业起到示范作用,在当今的时代下,通过校友资源来推进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途径,比如: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企业家训练基地,邀请校友企业家分享成功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

4.构建学生创业过程的扶持体系

政府作为推动就业的引导者,应该在对于大学生创业上给予支持、引导、规范,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根本保证,我国高校建立学生创业的扶持体系,包括智力支持和资金支持。智力支持是在创业过程中,建立高校学生咨询、辅导机构,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资金支持是指在学校中建立创业基金,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比如:国家和地方政府与高校协作,对高等学校的学生的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专项资金或者鼓励企业成立激励高校学生创业的奖励基金,探求对高校学生创业资金的扶持工作,推动高校学生创业过程的正常进行。[6]

5.积极开展科技竞赛、科技创业活动

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通过创业活动的,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理解。科技竞赛不仅是学生们展示创业成果的平台,也是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近年来,教育部、团中央等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电子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大赛”等,通过这些比赛来展示学生们的创业成果,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的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化过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使学生学到创业知识和技能,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创设创业的氛围。[7]

五、结束语

创业人才培养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和新方向,从现在或者未来的技术进步、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强大来看,都需要大量的创业人才。在现代创业的潮流中,很多高校创业人士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创业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素质型的人才,因此基于此过程,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间接地起推动作用,为国家输送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秀敏等.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2(23):74-77.

[2]李太公等.试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J].生产力研究,2002(3):203-207.

[3]郭占元.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6-11.

[4]夏人青等.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J].复旦教育论坛,2007(6):56-60.

[5]许剑颖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11-14.

[6]张春虎.英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借鉴[J].创新窗业,2010(7):58-59.

[7]周敏丹.对高校创业教育有效途径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9):37-40.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生命周期视角下中国特色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识课程体系设计”(编号:2011SJB88007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卫民(1979—),男,江苏淮安人,硕士,讲师,淮阴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处科长,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