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研究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在白粉病发病前用药2次,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危害且对黄瓜安全。推荐使用剂量为250~300 g/hm2。

关键词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140-01

黄瓜是苏北沿海大丰市栽培的众多瓜菜种类之一,种植面积超过1 000 hm2,主要集中分布在新丰、大中、大桥、草堰等镇,由于多年种植黄瓜,以黄瓜为寄主的多种病害发生普遍,生产过程中一旦对病害防治不力或防效不佳,就会造成产量损失与品质下降,仅以黄瓜白粉病危害为例,重发生年份就可以减产2~3成[1-3]。据报道,新型药剂醚菌酯对其防治效果较佳,为寻求更经济有效的农药品种,进一步明确不同剂量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效果,笔者于2012年进行了田间试验,探讨该药剂对黄瓜白粉病在本地区的最佳使用剂量及对黄瓜是否安全,现将试验过程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大丰市草堰镇草堰村某农户田中,土壤质地为黏壤土,肥力中上等,pH值7.8。试验田为露地黄瓜,前茬为甘蓝,黄瓜于2012年5月初移栽,畦宽100 cm,畦距30 cm,一畦栽2行黄瓜,行距50 cm,株距30 cm,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一致。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发事达(南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市售;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市售。防治对象: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4]。供试黄瓜品种:津研1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即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0 g/hm2(A)、250 g/hm2(B)、300 g/hm2(C),250 g/L嘧菌酯悬浮剂500 mL/hm2(D),以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共15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采用利农牌HD-400型喷雾器常规均匀喷雾,药液用量1 500 kg/hm2。施药时间分别于2012年6月12、20日施药2次,6月12日第1次施药时白粉病初发病,黄瓜处于挂果期[4]。

1.4 调查方法

分别于第1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2次施药后10 d调查各小区黄瓜的发病情况。施药前每小区定5个点,每点2株,每株自上而下查10片叶,计100张叶片。

病指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5-6]: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100

防治效果(%)=×100

据施药后不定期的观察,各处理区黄瓜生长是否发育正常,并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各小区的防病效果经反正弦转换后方差分析,并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第2次施药后10 d调查,处理A、B、C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分别为70.1%、76.9%、81.3%,不同剂量间的防治效果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处理A的防治效果比处理B略低,差异不明显,但显著低于处理C;处理B的防治效果比处理C略低,无明显差异,处理A、B、C与处理D均无明显差异。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用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在白粉病发病前喷施2次,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危害,并且对黄瓜安全。推荐使用剂量为250~300 g/hm2。

4 参考文献

[1] 程菊娥,戴建平,刘建宇.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长江蔬菜,2010(4):61-62.

[2] 曹春梅,张庆平,赵文先,等.保护地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3):19-20.

[3] 李青青,李继平.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J].甘肃农业科技,2006(6):25-26.

[4] 胡健,仇广灿,成晓松,等.5%己唑醇SC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J].上海蔬菜,2009(1):68-69.

[5] 王彦杰,洪秀杰,金辉.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分析[J].北方园艺,2007(3):199.

[6] 郝林华,林学政,陈靠山.多功能生物制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应[J].植物保护,2006(4):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