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90后圈里圈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归属感。
在改革开放之前,年轻人能获得归属感的地方,是单位、组织、部队和家族等“集体”,基于这些社会组织的一种重要规则,便是曾经让几代人耳熟能详的“集体主义”。近些年来,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元化,年轻人寻找归属感的方式也变得更为丰富。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时候,他们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小圈子,大作用
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容易让兄父辈认为他们都很自私。
90后们的确都很有自己的个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不考虑别人。实际上,他们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当个性、爱好、背景相似的90后们聚在一起,一种新型的兄弟姐妹般的感情,便往往会慢慢浮现。
而培育这种感情的新型“集体土壤”,就是“圈子”。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圈子”指的是集体的范围或活动的范围。如果给它加上属于90后的释义,那么很可能就是“年轻人的栖身之所”。
几年前,一部《梦里花落知多少》在以90后为主体的青少年群体里火爆流行。这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几个经常“腻”在一起的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纠葛。引起许多90后共鸣的,就是这种对于“圈子”的描述和演绎,以及对圈子里面“闺蜜”和“兄弟”这种关系的刻画。而这种叙事结构,也成了作者郭敬明得以在中国青少年文学市场上“吃遍天”的“一招鲜”。
因为各种爱好和兴趣而形成的圈子,成为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里都非常活跃的力量。在一个圈子里,使用同一套语言,关注同样的事物,那么就是同类人。这成为年轻人寻找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一条重要路径。
“没有圈子混的人是孤独的。”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的感叹,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在网络上,QQ群、群组、贴吧,都成为90后们组成圈子、寻找圈子的最佳平台。
类似于“李毅吧”和“魔兽吧”这样的百度贴吧,类似于虎扑、豆瓣这样的论坛网站,经常创造一些新概念、新词语和新说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亚文化。比如最近大热的“吊丝”,以及之前的“给力”、“咆哮体”等等,都来自于网络上的各种圈子。这些来自于某辈人难以理解的“圈子文化”的语言素材,最后都蔓延成无法忽视的大众文化景观。
当80后们先后步入而立之年,“网络先锋”的接力棒开始交给90后,延续和制造新的圈子文化的任务,也自然成为90后们十分热衷的事情。
而在线下,90后们也没闲着。
小可走出迪厅,来到午夜的空气里透口气。她掏出手机,给今天没到场的一个叫Fiona的姐们儿发了条微信:“乐乐又跟人走了,你也不管管她。”很快,Fiona回信了:“我管她?那天她在群里爆我的料,我还没找她算账呢!”“哎呀,你跟老刘那点事儿,谁不知道啊?你可别藏着掖着了,幼稚!”
小可今年19岁,在一所普通本科高校读设计专业,和她经常一起玩的有那么一小群人,他们组成了一个小圈子。这个圈子基本稳定在四五个人,有时会增加几个人,但一般时间不会太长。“大家就是一起玩的,玩熟了,互相之间挤兑挤兑,八卦一下,也就是图个乐,没有谁对这些话太认真的。”在解释这个圈子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时,小可如此认为。
在这种圈子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往往也有一个或几个公认的“核心人物”,圈子的成员间,重视的是分享,彼此的照顾和帮衬。作为代价,在圈子里,个人生活的私密性受到一定限制,一些事件和细节,会以“八卦”的形式在圈子里讨论传播,而当事人则需要对此保持一定程度的容忍。
这种为了寻找乐趣、排遣无聊而形成的“圈子”,已经成为90后群体中很常见的一种集体形态。
小床帘,大距离
90后们喜欢按照“同类”与否区分远近亲疏的人际关系,如果没有共同的爱好、背景或价值观作相互关系的支撑,即使距离只有一米,也形同陌生人,不会有半点妥协和迁就。
这一点,在如今的大学寝室里,便有非常鲜明的表现。
在许多大学,校方是不允许在多人宿舍里挂床帘的,但是,床帘仍然被一幅幅地升了起来,好像是一道彩色的墙,让原本一览无余的公共空间,瞬间拥有了边界分明的公私分界。
“本来宿舍就小,住的人还多,如果不挂个床帘,那可真是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了。”
“挂床帘这事儿,其实挺传染呢,寝室里有一个开始挂的,就都挂上了。”
“其实并不影响同学之间的感情,因为大家互相都很理解。”
就挂床帘这一话题对大学生进行的随机采访中,几个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的女生给出了这样的意见:
曾几何时,“隐私”和“私域”等词语,是在以“公”为绝对主宰的社会生活中不能被公开讨论的话题,“狠斗私字一闪念”是不容置疑的主旋律。在这种基本社会规则的指导下,集体对于个人生活的干预随处可见,而且无微不至,每个人都生活在无法逃避的管控中。
如今的90后年轻人几乎毫无此类经验,强调对“私”尊重和保护,已经成为一种无需讨论和证明的“天经地义”。于是,私生活渐渐成为不会在集体生活里讨论的一种“忌讳”,每个人都心照不宣地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对别人的生活不闻不问,或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于是,便出现了四对情侣在一间大学寝室里安然共处的“奇观”。
无论是在物理上,还是心理上,抑或权利上,在各种看似难以调和又不可拒绝的集体空间中,用各种方式标示、强调、争取出一块块私人空间,已经成为年轻人在处理个人和集体间关系时的一种常见选择。
小团队,大梦想
任何一个玩过网络游戏的90后,都不会对“公会”这样一种组织感到陌生。它还有别的名字:行会、派别、战队
在这种虚拟的集体中,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遵循着和现实中的社会组织类似的规则。
在许多最流行的游戏里,很多内容是单人无法体验的,当很多个意欲体验同一内容的玩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会通力合作,互相协助。如果这些人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并且在首次合作后继续多次合作,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通过游戏内的公会系统建立自己的公会。
公会和类似的机制,是90后们获得归属感、建立社交关系的重要工具。
而在执行一些任务时,每个参与其中的玩家会担负不同的职能:有负责近战的,有负责远攻的,有负责给队友疗伤的,有负责当“肉盾”吸引攻击的这就形成了一个职责分工明确的团队。
在这种团队中,队员会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克服小我,服从大局。
问题是,这个“大局”,一定是与他们的个体利益紧密相连的,而非某种空洞的说辞或虚无缥缈的承诺:为了战胜大怪物,可以牺牲自己,但是在分配战利品的时候,一定要得到优先挑选的权利,或者其他的褒奖,否则就是不可接受的。
从大学校园到单位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流行文化的侵染,团队概念如今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在众多年轻人中颇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一种观念。
它讲求的合作、团结、竞争、效率、奉献等要素为90后们逐渐接受。
你是否能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这是各种“真人秀”影视作品中对90后们潜移默化施加的一种引导。
2011年,电影《盗梦空间》大热,其中的“盗梦之队”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这样的“专业主义”式的团队合作形态,也成为当下年轻人心中十分走俏的一种价值取向。
“我记得第一次接触到团队的概念,是在一部想不起名字的美国大片里。里面有一个特工小组,每个人都是专家,有电脑、射击、格斗、伪装,几个人配合默契,当时我就觉得,这样的团队太帅了!”正在浙江大学上金融学研究生的吴姗说。
刺猬哲学
和过去相比,90后们的确更不容易接受传统的等级分明的集体形态,而是更偏向于一种“自由人的联合”。在对华中科技大学的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仍然表现出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但是,已经从以前的强调等级式的集体主义,转变成强调平等式的集体主义。
90后们就像是一群试图靠在一起取暖的小刺猬——不远不近才刚刚好。而这也暗合当下时代的一种潮流:年轻人在张扬个性、呼唤对个体的尊重的同时,也在寻求着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