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透过大学生就业问题改革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透过大学生就业问题改革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透过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 高等教育体系 教育改革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建设的宝贵人才,实现其充分就业。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亦关系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精英教育日益走向大众化教育,各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4万,2005年达到338万。但莘莘学子们经过四年的寒窗,获得的却是失业。教育部统计,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仅70%左右: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34万人,2005年79万人。可见毕业生人数跳跃式增长,同时滞留未能就业的毕业生的人数也在迅速上升。由此而产生继续深造读研、出国或改行,更有甚者待业于家中等异常社会现象。作为~名高校教师,授课之余时常与自己的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就业感受和体会,反思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

1.1 缺乏自信。自信心是成功就业的重要保证。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没有信心、畏缩迟疑、应对能力差。表现在心理承受能力和主动推销自己的能力差,有恐慌感,遇到困难心理压力大,碰到机遇不能当机立断。由于缺乏自信,在招聘过程中紧张恐慌,无从介绍自己,更不知道如何了解单位的情况。因此,招聘会频繁参加,但却没有任何实效,被迫无奈走上考研的道路。或毕业后待业在家的可悲结局!

1.2 缺乏良好的修养素质。良好的个人修养是体现一名大学生最重要的综合素质之一,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良好的应聘礼仪、合适的衣着、言谈得体是成功就业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但是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去应聘现场就像逛火街,随便递上简历,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胡乱溜一圈草草了之。

1.3 缺乏诚信。由于就业的竞争压力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有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为找到一份好工作,自荐材料避实就虚甚至弄虚作假;与单位签约时盲目签约、随意毁约,严重违背了诚信道德原则。

1.4 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就业观。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当代大学生受金钱、利益和功利的诱惑形成了拜金主义人生价值观,就业时重金钱,图实惠。这些错误观念诱导下,择业时迷失正确的目标,恶化就业心态,产生不良后果。

1.5 缺乏安全意识和社会经验。当前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经验、疏于心理和思想防范、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面对庞杂的就业市场缺乏相应的社会知识和心理准备,导致误入求职陷阱引发的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2 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的上述表现,就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弊端。

2.1 学科专业建设不平衡、不完善。教育部为使学生适应市场。便于就业,对专业进行了规范和调整。但各高校在开办专业和招生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要结合学校的经济效益和实际办学条件,对热门专业和少投资就可开办的专业多招生,对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强的老牌专业多招生。从而造成毕业生供需不平衡。另一方面,目前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使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越来越具有变化性和复合型,四年前学生入校时制定的专业培养计划,在学生毕业时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可见由于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科建设的不平衡、不完善对学生就业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2 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缺乏。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近年的扩大招生,一方面入校的学生质量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不大,使毕业生的质量有所下降。大部分毕业生在校时只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主动创造意识和能力,综合素质较差,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

2.3 缺乏对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目前各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两种形式;开办就业信息网和举办校园就业招聘会。但在提高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和就业技巧方面的指导是空白。大多数高校的毕业生参加招聘会很积极,但在招聘现场却表现得很盲目,胡乱投上简历连招聘单位的情况都不问就匆匆离去;学生缺乏科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就业观,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到基层或小城市就业,不愿到西部工作,只想去沿海或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造成毕业生供需不平衡,人才浪费;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就业观念陈旧落后,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中非常严重的问题之一。

3 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方向。如前文,高校连年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大幅度上升,就业压力增长。但这并不表明我国的大学生太多了!社会已饱和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才匮乏。据国家统计局: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3%,就是北京、上海这样人才集聚的城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差很大。每万人中大学生的人数,美国是我国的30多倍。就连发展中国家印度也是我国的3倍。进入21世纪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就业空间是很大的。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改变,出现的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工程师及技术工人将供不应求。所以当前的高校和大学生要积极的变革调整自己,真正做到高等教育改革与促进就业相结合,以适应新的形势。

3.1 健全学科专业建设。学校应更新观念、转变学科专业建设机制。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应及时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培养计划的制定要有前瞻性。目前新的经济体制下市场会自动对资源(人力、物力)配置进行调节,但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因而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必须进一步增强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可采用多学制、多方向的模式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利用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准确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市场人才需求变化信息,形成动态的学科专业机制。

3.2 加强学生综合实力的培养。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为:精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照好的敬业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可塑性高。可见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改革环节为:大学生综合实力的培养。大学生不仅要具备精深复合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思维灵活具有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

3.2.1 加强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很多大学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自己的专业要学什么?他们从未自发主动地去思考过这些问题,而是被动盲目的上课、听课,当真正进入工作状态时发现这怎么和想象的不同?显得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大学生更多的是要思考、领悟、体验,变被动盲目学习为主动积极学习才能提高自己。从学校毕业只是在校学习阶段的结束,而不是你人生学习的结束,掌握领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高校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针对每位学生的优缺点,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3.2.2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理论知识,如何将其转化为实践所用,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知识最终的目的,目前高等教育大纲中主要的实践环节为: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设计。指导教师应利用和变革这些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将专业理论转化为生产实践。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自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接触了解社会,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和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3.2.3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择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坚强的意志、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加强学生公德心、责任感、职业伦理和敬业精神教育;加强学生诚信素质教育。大学毕业生作为国家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诚信的品质。

3.3 加强毕业指导工作。

3.3.1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就业指导教师必备的三点重要素质:第一,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第二,必须掌握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和大学生就业政策,使毕业生择业更加合理,克服就业的盲目性和短期性。第三,必须具备信息处理和运用的能力,就业需求的预测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沟通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但目前各高校毕业指导工作由辅导员承担,其中大多数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根本不具各就业指导教师的重要素质。就业指导只片面强调就业率,不管就业质量;仅满足于就业信息的提供,没有就业技巧的指导,更谈不上“创业”指导;辅导员管理的学生过多,极大地降低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成果。故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培养和改革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机制,对改善当前形势下各高校的就业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3.3.2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应在入学时就得到引导,在低年级学生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整个大学期间学生结合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特长及所学专业,正确评价自己,全面认识自我,尽早为自己的职业做好规划,树立积极而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减少将来就业的盲目性。进入专业课的教学后,专业课教师应结合专业知识渗透职业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同时应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健全校园监控、安全防御机制;防止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落入求职陷阱。

3.3.3 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实现灵活就业。采用先就业再择业的方式,解决毕业后的生存和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大学生初次择业时:破除专业对口的限制,找到工作实践的机会,积累经验;不能过高要求单位资质、待遇等,往往是较小的单位更能锻炼一个人多方位的能力。利用就业机会,积累实践经验和人力、物力资本,认识自身特长和工作特点,为以后选择适合自身特点或者更好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获得独立自主、财务自由和工作保障等全面的成就,而且可以为他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太的贡献。同志曾指出: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者,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持社会稳定和繁荣会有更大的作用。

4 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一名大学高年级专业课教师在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的三月和我的学生共同度过这段就业的艰难期,感受着他们的焦虑、不安和彷徨,希望借此文能够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做出一些贡献。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