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立足根本挖掘资源,落实课程三维目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足根本挖掘资源,落实课程三维目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课程资源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是教材、学生和教师,因为他们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本文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实例,从教材、学生和教师三方面深入探讨课程资源的挖掘

关键词: 教材资源 学生资源 教师资源 三维目标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目标的落实需要课程资源提供有力的支持。教材、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也是挖掘课程资源的立足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我们立足教科书、学生、教师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等潜在的课程资源,寻求有助于实现三维课程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淡淡我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

一、深入研究教科书,合理利用教科书资源

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上教版化学新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给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怎样才能使用好它,对教师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来自对教科书的把握和利用,要掌握利用教科书资源的主动权,避免被教科书牵着鼻子走,防止出现照本宣科,做教科书的主人。

1.挖掘新教材潜在资源

教科书上的材料不能弃而不用,也不能照单全收,关键是吃透教材,使课本资源在新课标的框架下融入教学的整体设计中。顺应新课程理念就要整合各种资源,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为课堂教学所用,从而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如上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中,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未作集中而系统的讲解,甚至显得零碎、零乱,那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否按照教材上的方式平铺直叙呢?不能;教师能否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呢?也不能。这就是说,教师基于这些呈现的资源作发掘,才能顺应新课程理念,仅仅让学生知道用什么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理解用这些药品的优点,以及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仅仅让他们知道用什么装置制取同样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探究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制取装置;它们还有哪些缺点,还有没有更好的设备代替它们,或者再做一些理想的改进,等等。43页和44页的两个装置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但哪个有利于动手操作?若把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有什么优点?你还有没有别的容器代替锥形瓶?不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一样吗?其实,新教材提供的只是例子,这是它的功能之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好新教材,也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资源。传统教学抓住典型的、基础性的知识教学,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下,教师要用好新教材、开发出各种课程资源。

2.利用新教材现有资源

教科书表述方式的变化是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一方面,因其陈述性的内容和结论性的知识少了,教师必须作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实验栏目和学生活动栏目等培养学生学习方式形成的内容却增加了许多,这要求教师必须运用好这些现成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如课本第44页的“交流与讨论”,虽然只有三个问题,却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重点内容。首先,它是学生必须探究的内容;其次,它是学生活动过程的载体;再次,通过这一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式。新教材上这些形式新颖别致的栏目都是极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只有用足用好它们,并进行创造性的重组、优化与整合,才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总之,面对新教材所提供的各种丰富而又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既要重视,又要用好,更要灵活对待,增删取舍与否,都要和自己的整体教学设计和谐一致。

二、唤醒学生的生活感受,使之成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要唤醒学生的生活感受,就要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而不是仅仅从教师的感觉出发。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和认知体系是构建新的认知体系的基础。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学生知道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而且不止一种,如木炭燃烧、人的呼吸等。但是如果想以获得二氧化碳为目的,就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原料、速度、纯度、反应条件等。在选取原料时,可以提问:除了课本上的药品以外,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那些物美价廉的代用品?通过实验对比,用哪一种制取二氧化碳可能会更好?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把课本知识投放在生活的背景下,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食醋、贝壳、鸡蛋壳和水垢等都是学生熟悉的,这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浅显,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下面实验探究的难度,使学生较易完成自主实验探究。这样就能很好地挖掘学生身上所隐藏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表面看这二者似乎毫不相干,实际上却不可分割。学生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不同的生活感受学习的;学生的学习不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他们必须以原有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只有唤醒学生的生活感受,才能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成为可被利用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需要,这不仅使自主学习成为一种自然行为,而且使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成为可能。书本知识往往是片面抽象的,把它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体现了新课程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有利于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活动富有情趣,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做一个过程性目标落到实处,成为支持学生持续努力学习的精神支柱。

三、教师是创造性地利用课程资源的主人

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不仅要细心发现和创造性地利用学生的经验与感受,而且要创造性地使用书中的许多资源,这就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需要组织,教学过程需要设计,教学情境需要创设,教学结果需要反思和评价,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这种智慧在教学预设时是重要的,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时更加重要。教师的学识、机智、能力、潜在的智慧等宝贵的资源都是新课程顺利实施、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如二氧化碳的收集不用排水法,是因为它能溶于水,而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却出现了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以检验其成分的题目,于是有学生提出疑问: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用排水法就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吗?它的溶解性并不太强,能否尝试?这些问题都可能是教学预设时所没有想到的,对于学生的这些额外的问题,教师是不能回避的,因为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但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既要挑战学生,又要挑战教材,更要挑战自我。教师的潜在资源更重要。面对新颖的教材、灵性的学生、动态的课堂和新课标的要求,只有教师才能把它们创造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教师是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课程资源的主人。

新课程下,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学生、教师等潜在的课程资源,才能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