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州地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调查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州地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调查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我国志愿者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笔者对“后亚运时代”的广州地区大学生进行有关参与志愿者活动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呈现出参与积极性较高、获得赞誉度较多、参加目的性不一、表现解困力不强的现状,其原因是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良好素养的尽情释放、价值取向的多元影响、实践能力的普遍缺乏等。本文由此提出要对大学生志愿者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着力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培植、夯实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等对策。

关键词 广州地区 大学生 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志愿者活动在我国呈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在广州,随着2010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行,志愿者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越来越为人们熟悉,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而大学生作为志愿者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备受关注。

广州地区大学生在“后亚运时代”,有否将志愿者活动进行到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值得进一步跟进、了解和研究。为此,笔者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在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对其中一些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个别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5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47份,占收回问卷的99.3%。为表述方便,下文中的大学生特指本次调查的被试者。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乐于参与志愿者活动,但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现状的分析

(一)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生对参与志愿者活动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对此,92.2%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其中,28.6%的大学生更表示“经常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已经把参与志愿者活动当成常态工作来对待;当问到“是否愿意继续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时,依然有92.2%的大学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调查中,被问及“大学生有没有必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时,13.6%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72.3%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14.1%的大学生认为“没什么必要”,选择“完全没必要”的比率为0,没有一名大学生否定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必要性;对“参与志愿者活动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的回答,89.5%的大学生认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正向的影响”,持积极的、正向的态度,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大多数大学生不仅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还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面对“如果志愿者活动与自己的私事相冲突,你会怎么选择?”的提问,71.8%的大学生选择“继续进行志愿者活动”,13.4%的大学生是“看情况而定”,2.7%的大学生“无法选择”,只有12.1%的大学生“放下正在做的志愿者工作,去做自己的事情”。

(二)获得的赞誉度较多。

在人们印象中,参与志愿者活动是没有回报的,但是,68.9%的大学生却认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获得了社会大众的赞誉这种隐形的回报”,显现社会大众普遍对大学生志愿者是赞赏的;当被问及“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过程中是否得到人们的配合?”,回答“非常配合”的占12.8%,“比较配合”占79.6%,“基本配合”占7.6%,“不配合”的比率为0(见表1),反映出大众对大学生志愿者是信任和配合的,对其工作是认可和赞赏的。

表1 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过程中是否得到人们的配合(%)

对“你觉得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评价高吗?”的回答,86.4%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普遍较高”;“你感觉人们是怎样看待志愿者活动的?”,49.7%的大学生选择“是提倡社会公益的好办法”,24.8%的大学生选择“是提倡援助社会弱势群体的良好机制”,22.3%的大学生选择“倡导了互帮互助的精神”,仅3.2%的大学生认为“纯粹在搞宣传、走形式”,可见96.8%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社会对志愿者活动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能够从中获得尊重、肯定和鼓励。

(三)参加的目的性不一。

大学生普遍热衷参与志愿者活动,但是,他们参与的初衷却各不相同:出于回报社会之需,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发挥自我专长,实现自己的社会和自我价值;学习新的技能,提高自我竞争能力;丰富实践经验,为将来就业积累资本;拓宽社交圈子,积累人际资源;提高组织能力,为走上社会做充足的准备;从众心理使然,赶潮流、追时尚,满足好奇心等,参与的目的不一,不易一言概之。

其中,显现出功利性的目的不容小觑。对“你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44.5%的大学生基于“能锻炼自己,提升自身能力”,35.8%的大学生为了“积累经验,有利于就业”,10.5%的大学生源于“充实课余生活”,选择“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只有区区9.2%的大学生(见表2),相比之下,站在个人立场考虑问题的大学生要比站在社会立场的考虑问题的大学生多得多,如此悬殊的反差说明相当部分大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出发点何落脚点,不能从社会需要出发,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功利色彩浓重;对“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对将来就业有何影响”,35.3%的大学生肯定地回答“十分有利于将来就业”,57%的大学生觉得“有一定好处”,只有7.7%的大学生认为“影响不大”,没有一名大学生认为“与就业无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并非完全出于志愿者活动是服务他人的初衷。

(四)表现的解困力不强。

志愿服务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碰到困难、阻碍、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谈到“目前志愿者活动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时,尽管66%的大学生觉得是“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传达到学生”,但是,其中却少有同学会主动留意相关的信息, “等靠要”的心理较严重,不会主动解决面临的困难;对“参与志愿者活动遇到过的最大阻碍是什么?”的排序,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与学习时间相冲突”(64.2%)、“经济上的开销较大”(21.9%)、“个人能力不很足够”(11.9%),六成多的大学生困惑于不能妥善处理好志愿者活动与学习的关系。

对进一步问及的“参与志愿者活动会否影响学习?”,94.2%的大学生认为“多少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其中更有74.3%的大学生表示“在上课时间收到过志愿服务的任务”。对于“志愿者活动与学习发生冲突时,你如何处理?”12.1%的大学生选择“以学习为主”,8.7%的大学生选择“以志愿者活动为重”,48.3%的大学生“同时兼顾学习和志愿者活动”,但是,也有30.9%的同学“拿不定主意,随大流”,表明相当部分同学面对矛盾和困惑时没什么主见。

值得注意的是,89.7%的大学生表示事先没料到志愿者会碰到这么多阻碍,所以,面对困难和阻碍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心理难免有些失落,不知如何调试和解决,表现出解决困难的能力有待提高。对“是否有必要专门为志愿者活动立法”的回答,48.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34.2%的大学生认为“必要性不大”,15.2%的大学生认为“没必要”,2.1%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显示大学生没意识到要积极保护志愿者的权益不受损害,主动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不强。

二、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现状的成因

(一)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

理论学习只有联系实际,才会生动、具体和深刻。学校和社会非常重视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实际、走向群众,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

志愿者活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桥梁,学校大力支持、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大学生们也意识到要挑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梁,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走出学校这座“象牙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接受社会的洗礼,跨越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鸿沟。所以,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二)良好素养的尽情释放。

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有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为人处事热情积极,志愿服务尽职到位,是众多志愿者群体中能传播无穷正能量的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专业素质较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自觉、主动、有效地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发挥出来,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较高;他们素养良好,有助于理解志愿服务的内容要求,有利于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志愿服务效果较好。大学生志愿者还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服从指挥和安排,工作积极认真,勤思考、乐奉献,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因而,大学生志愿者大多令服务对象满意,受认可度较高,获得的赞誉度较多。

(三)价值取向的多元影响。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开放环境的信息万变,东西文化的相互激荡,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接连不断地对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形成一股股的冲击波,更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个性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念不断产生、引进并被接纳,新的价值体系正在整合之中。

在这个新旧价值体系交替的过程中,传统和现代的价值观念并存,单一的价值取向向多元的价值取向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个体本位取向与群体本位取向并存就是这种多元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大学生受其影响,在价值判断和选择时呈现多元务实的倾向。例如,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多样,超过九成的大学生出于个人因素的考虑选择参与志愿者活动,并带有较强的功利性,究其原因是受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影响较深。

(四)实践能力的普遍缺乏。

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革新,职业变更的频繁,只有知识储备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社会化呈单调性,书本理论知识较多,实际动手能力较弱,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实践能力,才能解决眼高手低的问题。

大学生涉世未深,对社会的深入了解相当有限,实践能力较弱,工作起来常感到力不从心。大学生往往带着满腔热情参与志愿者活动,但对复杂的社会状况、流动的服务对象、多变的工作环境、超强的工作负荷等估计不足,当他们碰到错综复杂的情况时,却因自身解决困难的能力不足,往往心中无数,莫衷一是,甚至束手无策。例如大学生不能处理好志愿服务与学习的冲突,不善解决志愿者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不懂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就是缺乏实践能力的最好佐证。

三、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对策

(一)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责任是外界条件对行为主体的客观要求,是对人的行为的外在约束和规范。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要有知识水平、职业能力、社会责任这三张合格证书。社会责任成为21世纪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不少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进行考量的首要素质。

责任是我们每个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与生俱来的,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内心的一种需要,没有它人生就像气球一样空虚,轻飘而不踏实。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勿忘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意识到将自己所学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他人,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也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大学生明确参与志愿者活动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一朝一夕就了之事,而是历经深思熟虑、持之以恒坚持之事,应坚持不懈地从事志愿者活动,身体力行地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二)着力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

“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特征是志愿和无偿。志愿精神是一种基于道德的不图回报的精神,是一种出于自愿的奉献社会的精神。

在我国,志愿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反映了和谐社会关怀扶助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使大学生坚持在志愿者活动这个更大的平台成长,超越小我,投身大我,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眼光不囿于个人的狭小空间,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博大的胸襟,用爱心去诠释、用行动去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减少短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功利目的,做好长期从事志愿者活动的思想准备,将志愿服务精神进行到底,在奉献中达到自身和社会的“双赢”。

(三)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培植。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乘着改革开放快车进入我国的各种文化观念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各种思想观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面对光怪陆离、瞬息万变的各种思潮,他们可能还来不及分析、判断、选择就加以接受了,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加强“三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培植。教育大学生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积极为国家创造财富,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在志愿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发扬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无私帮助他人、为他人创造幸福,使自己也得到幸福,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夯实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

大学生对“志愿者”的概念、组织、服务内容、活动范围、工作领域等了解程度如何,关系到他们能否较好地理解和开展志愿者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志愿者”的相关内容和知识,20.8%的大学生“不了解”,30.2%的大学生“不太了解”,46.8%的大学生“大概了解”,只有2.2%的大学生表示“了解”,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97.8%)对“志愿者”似懂非懂,了解不全面、不深入;而排在前三位的了解途径是学校宣传(87.5%)、同学介绍(78.1%)、社会传单(33.8%)。

由于大学生对志愿者活动的相关了解不深,不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推广拓展,制约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深化开展。而他们了解的途径比较单一,以学校宣传和同学介绍为主,因此,学校要夯实志愿服务的培训,给予大学生清晰明确而有效的辅导。学校及志愿者协会等机构,应开设相关讲座和课程,请专业人士对大学生加以专业辅导和培训,帮助大学生深入系统地了解志愿者的基本理念、责任和权利,志愿服务所需的基本知识、专业能力、团队合作等内容,提高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会参与志愿者活动后的心理调试等等。

当前,我国志愿者事业蓬勃发展,大学生志愿者已成为志愿者队伍的生力军,是志愿者活动的中坚者,是志愿者精神的传播者。如何让志愿者活动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丰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内容,拓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范围,提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能力,以及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和奖惩机制等问题,值得相关部门和工作者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

注释:

《思想道德修养》第51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2版.

《志愿服务精神》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