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问方能多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问方能多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质疑,顾名思义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绝不是件简单的事,且“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里所说的“提出问题”绝不是指凡是学生不会的并且又不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甚至是远离课本而漫无边际地“提出问题”,而是指有层次、有步骤、经过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具体地说: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肯定会遇到疑点(见疑),这时不要立即提出,要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疑点(析疑),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怎么解决疑点,或通过小组讨论、班集体讨论解决疑点(解疑),如果疑点仍不能解决,再提出质疑(质疑),即质疑的提出需要经过见疑―析疑―解疑―质疑这样几个步骤。

关键词: 质疑 见疑 析疑 解疑

追溯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教师应控制教学中影响学生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对学习才能够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实际适时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的名言或故事、一些数学符号的由来及数学美的内涵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识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它既能化难为易,又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如:在高一第一课时“集合”的学习中,多以教室内的同学为例自编集合;在高二“数列”的导学中,列举鲁迅的“狗咬人”和“人咬狗”,曾国藩的“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山东、山西、四川人的“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等;在学习“对称”知识时,列举语文中的对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等。借此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学习不是很枯燥,而是很有趣的。若能长期坚持这样做,则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也只有积极参与,深入思考、提出质疑才成为可能。

学生的大胆质疑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郭沫若先生说过: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应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性教学论》提出: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应以解决学生的疑点为出发点。可见,让学生质疑是多么重要。

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和教师提问在意义和效果上是不同的。指导学生课上主动发问,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主动精神。教师提问有时效果也不错,但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大胆发问是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问题则是极其自然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态度和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解决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它往往受制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无论是口头的或书面的。使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最好方式是“质疑”这样一种经验或体验,它可以激发蕴藏于智力深层的智慧。因此,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大胆质疑。

1.给学生指出:“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问题解决过程中,在元认知的作用下,调用(或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有效地组织问题解决的认知操作活动,使认知操作活动起到消除问题‘障碍’的作用,实现问题从‘给定’到‘目标’的转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质疑”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思维‘障碍’,而想尽快解决问题(达到“目标”)的一种认知操作活动。显然,发现问题是思考之后的结果,平时缺乏独立思考的人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也就是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独立思考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给学生指出:什么是学习?怎样做学问?

古人云:“学人不疑,是谓大忌,惟其疑而屡破,故破疑即是悟。”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指出:“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要学会思考问题。”他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固然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归纳起来就是:“做学问,要学问。光学答,非学问。”清晰地指出了“发问”、“质疑”的重要性。

3.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帮助学生克服“质疑”的心理障碍。

在儿童幼小时期,好问似乎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常常盯着大人问这问那,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主动发问的热情逐渐降低。这应该是不正常的。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深度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随着思考的深入发展,提出的问题也将会更多、更具体、更有意义,而不是孩提时代的简单的“为什么”。

学生主动提问的困难主要是缺乏一个培养的环境,也有诸如“依赖性强、懒得动脑筋”;“迷信权威,唯书唯师是从”;“死记硬背已成习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障碍”;“缺少发问训练,思维迟缓,语言贫乏,胆子太小”,等等。大多数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怕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被人笑话;怕提问语言不流畅,结结巴巴的给人笑话,特别是女同学,胆子太小。

为此,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各类学生创造“发问”、“质疑”的条件,特别要为由于胆小而羞于启齿的学生“开小灶”,给予特别鼓励,培养学生“学中问,问中学”的主动学习能力。

4.拓展“质疑”的渠道,延伸“质疑”的空间。

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研究是无止境的,而教学的艺术性则根植于“高度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发展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相信学生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人”。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引导学生“质疑”,并不一定局限于课堂。“质疑”的时间可以延伸到课外,如下课后或晚自修时都可以;“质疑”的空间可以拓展到教室外,如教师办公室、走廊里或教师、学生的家里等;“质疑”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甚至是E-mail。因为课堂上提问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全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而且有的数学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很长的推理演算过程,有的还要利用数形结合才能说明,口头上很难说得清楚。也许还有胆小的学生始终得不到口头质疑、当面释疑的机会。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是新形势下创新教育的需求和体现:学生若只会沿袭老师或书本,历史将会凝滞。不会质疑或不敢质疑的学生肯定是缺乏活力的学生,人类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将取决于知识的生产能力、知识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尤其是知识的创新能力。人类经济的竞争就是一场知识的竞争,一场无形或隐形的战争。它标志着人类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将是全球共享的主题词、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