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年之后是通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年之后是通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亚洲地区作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承受着大宗商品涨价压力,而成本无法向消费与零售领域转移,这使“亚洲制造”的财富直接流向美、欧等亚洲商品进口国。亚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决定了其比欧美国家承担了更多的通缩与通胀风险。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徘徊只能持续大约3年时间,短暂通胀之后,亚洲可能将迎来较大规模的通缩

亚洲国家承受原材料涨价压力

传统财富分配方式,即发达国家通过低价购入原材料,凭借再加工与制造,返销高价制成品的财富分配方式,目前已发生巨大变化。由于亚洲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发达国家的制造功能一直在向亚洲国家转移,在亚洲地区,形成庞大的制造能力。但亚洲国家仅是实现其外延的制造加工功能。由于亚洲国家无足够的内在需求消化制成品,这些制成品被返销回美国、欧洲及世界各地。

美国与欧洲从亚洲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通讯产品、电子机械部件、汽车、家电、家具、服装鞋类与玩具等。统计显示,亚洲周边国家已经成为美国商品进口的最大来源,2005年1月,美国进口商品1230.33亿美元,其中亚洲地区占418.69亿美元,占美国总进口的34.03%, 比从北美地区进口的商品高出80.38亿美元。但这种生产制造功能向亚洲地区的迁移,意味着亚洲国家会受到原材料涨价成本推动与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图1)。

亚洲地区作为制造业加工中心,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进口,而大宗商品涨价的直接影响,就是亚洲工厂的进口成本上升,直接反映到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大幅飙升,但由于产出端竞争激烈,PPI并不能完全传导至消费与零售领域,直接的后果便是压薄亚洲制造业利润空间。美国与欧元区通过进口亚洲国家制成品,可大大压低原材料涨价对其经济的负面影响。

“亚洲制造”的财富向美、欧转移

从反映各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水平的进出口价格指数来看,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价格指数大幅增长(图2),而出口价格却出现大幅下降,反映出亚洲国家更多承担的是进口成本的上升,但无法通过出口将成本转嫁出去。反观美国,进出口价格指数基本保持同步走势。这种状况直接的后果便是财富从亚洲向美国转移。

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与韩国是亚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中心,2004年大宗商品的大幅涨价推高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内地与韩国的PPI,而相比而言,美国与欧元区的PPI则处于相对低位。总体看来,亚洲国家与地区的PPI比欧美国家的PPI呈现出更大波动性,在通缩压力下,亚洲国家的PPI会低于欧洲国家PPI,而在通胀压力下,亚洲的PPI比欧美地区更高(附表)。亚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决定了其比欧美国家承担了更多的通缩与通胀风险。

上下游传导断裂,3年后将面临通缩

长期来看,大宗商品与生产价格指数推高消费价格指数的能力在逐渐减弱。根据我们对国内外上下游价格传导的研究,上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生产价格指数上游对消费价格指数下游确有一定的传导能力。但进入90年代以后,经过滞后处理的生产价格指数对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解释变差,生产价格指数对消费价格指数的传导关系出现断裂。

历史经验显示:每次大宗商品的冲击,短时间内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通胀,但由于供给原因与产出领域竞争的不断加剧,每一次的通胀水平与上次相比,有减弱趋势。上世纪80年代末,商品牛市时,美国消费价格指数在6%左右,到了1995、1996年商品价格走高的时候,美国消费价格指数只有4%左右,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7-10%左右。而在这两年的商品价格冲击下,美国消费价格指数只有3%左右。中国2004年也只有3.9%。

历史经验也证明,长时间的大宗商品冲击必将加剧全球产出领域的激烈竞争,部分下游企业被淘汰,而之后的经济调整不可避免,短暂通胀之后必将迎来较大规模通缩。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徘徊只能持续大约3年时间(图3)。

作者为江南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