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实践课堂”之案例三则评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实践课堂”之案例三则评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述三个五年级阅读教学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显示了基于语文实践的阅读教学的特征。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实践首先必须是“语文”的,其目标指向“语文实践能力”即“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实践能力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实践又必须是“实践”的,即在运用中学习,在“做中学”。语文实践能力,只有在具有交际意义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在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中形成的语感,获得的语言积累才具有积极的价值,更具有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把课堂的时间、空间让位给学生的语文实践。

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实践形式,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围绕着学生与文本对话所进行的听说读写活动。如案例一,林文锋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朗读、默读、想象和表达等语文活动。“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语文实践。“读”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林文锋老师从课文的中心词“梅花之魂”入手,引导学生细读第十三自然段,领会作者笔下的“梅花之魂”的实质。在这个片段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突出表现在:1.指导学生潜心会文,关注课文的语言文字。通过比较、想象等手段,使概括、抽象转化为具体、形象,透过文章的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爱梅之情;2.突出“做中学”的实践特色,让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累积阅读经验,培养语感;3.面向全体,最终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如增加学生默读、自由练读的次数,保证学生个体实践的机会,以及增加自由表达机会,关注学生个体感受、表达的差异性等。

案例二中,陈智文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在阅读实践中引导学生获得某种阅读方法和策略的过程。片段教学着重两个能力的培养,一是对这类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何把握,二是怎样以抓住重点词句思考批注的方式细读课文。体现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方面对“程序性知识”即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不是知识概念的讲解、记忆,而是经验的积累与重组、建构,是在学生亲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的。教师着重承担着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适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式的干预,帮助学生重组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语文实践的主体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实践应是学生自发、自觉、自愿的主体行为。从案例三可以看出,钟振裕老师非常重视阅读动机激发、阅读态度和能力的发展。在推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钟老师不断激发学生产生新的阅读需求。从激发学生最初的阅读需求开始,接着让学生聚焦人物自主阅读,透过语言文字感悟形象,然后再引领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精彩,最后激发新的探究需求,引导拓展阅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对话的伙伴,着力于抓住机遇,启发、点拨、补充,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断深入,实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动态生成的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