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单采血小板和混合浓缩血小板的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单采血小板和混合浓缩血小板的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比较单采血小板混合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行血小板输注患者的一般资料,对其进行血小板数值检测。借助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CCI)、血小板回收率(PPR)、临床症状开展临床疗效评估工作。结果:单采血小板组有效率CCI为90.0%,PPR为93.3%;混合浓缩血小板组有效率CCI为63.3%,PPR为68.3%。两组输注后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临床出血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混合浓缩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

中图分类号 R4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32-02

血小板(PLT)减少,是引发临床上出血的常见原因,由于治疗不及时、效果不佳,直接增加死亡危险性,所以备受关注。在临床治疗中,血小板输注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现阶段,血小板主要包含单采血小板、混合浓缩血小板。本文笔者就单采血小板、混合浓缩血小板进行比较,具体内容、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所有入选患者近期连续输注血小板均超过3次。其中,男49例,女71例;年龄10~78岁,平均(40.65±6.73)岁;排除标准:可能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因素(发热、骨髓移植以及脾脏肿大者等)[1]。病理诊断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AA)12例,淋巴瘤(ML)2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NLL)38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8例,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5例,骨肉瘤7例,乳腺癌3例,直肠癌9例,卵巢癌3例。将120例患者分为单采血小板组和混合浓缩血小板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理诊断结果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制品来源均由血液中心提供:单采血小板,行CS-3000PLUS系统制备,每袋1个治疗量;混合浓缩血小板,每400 ml全血提取2 U血小板。两种血小板,其中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含量≥2.5×1011/L。输注方法:患者进行输注前,均行ABO、Rh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凝聚胺法),在确保和供者血型相合后实施输注。观察并记录,患者输注前后血小板,并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e-2100)测定。同时,测量患者的身高以及体质量,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CCI)以及血小板回收率(PPR)。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输注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回收率(PPR)作为评价输注疗效标准[2-3]。有效标准:1 h CCI大于7.5或24 h CCI大于4.5,1 h PPR大于30%或24 h PPR大于2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输注后CCI、PPR疗效比较

单采血小板组有效率CCI为90.0%,PPR为93.3%;混合浓缩血小板组有效率CCI为63.3%,PPR为68.3%,说明两组浓缩血小板均起到输注疗效,见表1。

2.3 两组输注后临床出血症状比较

单采血小板组:出血停止或减轻者43例,出血停止或未减轻者17例,有效率为71.67%。混合浓缩血小板组:出血停止或减轻者31例,出血停止或未减轻者29例,有效率为5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26,P

3 讨论

血液病、肿瘤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均会产生血小板异常减少情况,针对此类患者,实施血小板输注治疗,已经获得公认。输注血小板判定依据:血小板数、临床出血程度[4];血小板输注疗效判定标准:输注前后CCI、PPR变化情况。

从表1结果来看,对血小板减少患者行单采血小板、混合浓缩血小板输注,均会起到疗效,而单采血小板输注疗效更为明显。分析其原因:同种免疫抗体的产生,包含人类白细胞抗原类抗体、抗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抗体。文献[5]报道,进行反复输液的血小板患者,半数以上均会发生同种免疫抗体,约30%~70%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情况。同时,受到独立因素(感染、发热等)、人为因素(运送问题、输注时间等)的影响,降低血小板输注的总体疗效。

综上所述,血小板输注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患者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实现临床最佳治疗效果,行输注时要规避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因素。单采血小板,能够提升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实现治疗作用,规避大出血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汪德清,张晓娟,吴晓珍,等.972例次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后回顾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4):248-249.

[2]罗炎杰,高峰.议输血科(血库)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标准化管理实用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8-259.

[3]王秋实.反复输血的血液病患者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9):703-704.

[4]易筱荣.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889-1890.

[5]孙晓明,牛爱年,尹秋霞,等.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关系讨论[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22-223.

(收稿日期:2013-04-26) (编辑:何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