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踏着巨人的脚印前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踏着巨人的脚印前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我教《谈中国诗》

《谈中国诗》原文较长,内容丰富,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1.推荐给学生的选段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2.引导学生关注的内容

(1)一个共识:中国诗“富于暗示”。

(2)一个公式:疑问语气做结束。

3.我引导学生说开去的内容――中国诗“富于暗示”的情况有哪些?

(1)以问结束的诗歌

(2)以景结情的诗歌

(3)精选意象的诗歌

(4)精心炼字的诗歌

4.我引导学生应试的内容――如何用“模板”赏析“富于暗示”的诗歌?

(1)以问结束的诗歌赏析举隅(例子略)。

(2)以景结情的诗歌赏析举隅

山 中

王 ?摇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本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请分析本诗最后一句的艺术效果。

结句以景结情,诗人用眼前漫山的黄叶飘飞这一深秋萧瑟景色,烘托(暗示)了自己飘零旅况、久客思归的悲寂心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赏析“以景结情”的大致模板:

指出手法(以景结情)+结合本诗分析景与情+说明审美效果(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结: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

5.引导学生“科研”的内容――如何用“对比”赏析“富于暗示”的诗歌?

(1)精选意象的诗歌赏析举隅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1.诗论说“三诗同一机杼”,请写出三人的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这三句诗都是人树并写,以景衬情,用树之落叶来比喻(烘托)人之衰老。

2.谢榛认为三人的诗句“司空为优”,为什么?

司空曙的诗句写了夜雨、昏灯、黄叶树、白头人,表现了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

韦诗直言人老,韵味不足。白诗写将老未老,悲愁不浓。司空之诗多了夜雨昏灯等意象,色彩感和空间感更强,形象更加具体鲜明;暗示性更强,读者对所暗示的悲愁感受更为真切;联想意义更多:天气不好,处境不妙,心境不佳,身体不康,朋友不多……为外第相访之喜蓄势良多。

(2)精心炼字的诗歌赏析举隅(例子略)。

二、我这样教《谈中国诗》的理据

教《谈中国诗》大体有三种处理方式:

(1)引导学生发现钱锺书的“了不起”: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四是通幽默。由此说开去,可以介绍钱锺书的伟大成就。

(2)引导学生读懂这篇文章:一是整体感知,梳理中国诗的几个特点;二是局部赏析,理解本文的几个有特色的句子。由此说开去,可以小结赏析现代文(尤其是论说文)的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认识并赏析中国诗的一些奥妙。这是本人所选取的路径。

第一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对钱锺书产生崇敬之情,但也可能使学生产生“距离感”,我们的“文化昆仑”太“高大上”了,只能仰望,难以企及!当然,若能引导学生去读关于钱锺书的传记,也是极好的;但这可能受限于很多条件而难于落实。

第二种做法非常实在,非常“接地气”,但目标是“读懂此文”,未免没有发挥此文的价值。何况读懂“此”文的一般方法,未必就适于用来读“此类”文章。因而“一般方法”可能被学生视为“谬论”而质疑老师,甚至不再“跟着老师走”。

第三种做法是接受名家的研究成果,沿着名家指引的方向去体会、认识和研究中国诗的一些奥妙。因而“此文”是“引子”,我只不过是引导学生重走名家的研究路径(归纳),运用名家的研究方法(比较),得出与名家相同或相似的研究结论(中国诗“富于暗示”)。这种办法实用、可操作、可重复,并兼顾了应试和学术训练,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中庸选择。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中学。